美国惊呼:中国对伊朗采取了许多紧急措施
2015-04-19 15:48:32
困兽犹斗,伊朗历经长期制裁,必须发展出各种方式才能生存下去。饱受磨难束缚,如今得到解脱,其飞跃发展是可以预见的。
但是伊朗的处境仍然困难,首先是以色列强力运作美国会议员杯葛核武协议,最终结果仍有变数。
美欧与海湾国家是坚强团伙,ㄧ向共同行动,伊朗与其抗衡倍感吃力,若不是中俄支撑着则伊朗状况会更糟糕。伊朗已受到数次制裁,将来再度被制裁的可能性无法排除,面对强大的天然敌人,伊朗别无选择,只能更紧密的与中俄抱团自保。
伊朗惨痛教训够多了,ㄧ定不会重蹈覆辄,经验证明,与欧美在金融、经贸、投资各方面的互动愈多,则欧美的制裁力道就愈大。
美国惊呼:中国对伊朗采取了许多紧急措施
4月2日,就伊朗核计划的最终全面协议终于达成了政治框架。由于预料到未来西方取消对伊制裁的可能性,中国采取了许多紧急措施以确保在伊朗的贸易与能源利益。虽然伊朗对此表示欢迎,但是仍就对北京的努力持谨慎态度。
据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络)4月13日报道,在欧美加紧制裁的时候,伊朗越来越转向亚洲以求经受住它的冲击。尽管努力哄劝北京疏远德黑兰,但是在北京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之际,华盛顿被迫多次延长了美国给予中国的制裁豁免权的期限。据国际原子能机构说,实际上,中国2014年1月从伊朗购买的原油将伊朗日出口量推高到了132万桶;比2013年11月与P5+1集团达成的协议所规定的上限高出32%。显然,中国预感到会永久性地解除制裁,希望走在这一切的前头。
报道说,伊朗是中国许多关键战略利益的中心,其中包括扩大能源供应,并使供应取道更加多样化;取道中亚构建连通中东与中国的“丝绸之路”,以及增加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报道称,因此,能源和贸易不是两国合作的唯一领域。通过中国出售先进的国防技术和援助伊朗的弹道导弹计划,中伊两国展开的防务合作历时30年。2014年5月,在伊朗国防部长侯赛因·达赫甘罕见的、大张旗鼓的北京之行期间,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宣布希望密切与伊朗的军事合作。
报道称,但是伊朗人对中国人持怀疑态度。他们清楚他们间的关系主要是金钱关系。如果不是西方制裁留下的空缺,不是北京欲壑难填的能源需求,他们对北京会在这个伊斯兰共和国发挥如此积极的经济作用表示怀疑。伊朗人还对中国对这个他们的市场投资不足感到不快。2014年4月,伊朗叫停了合同金额达25亿美元的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开发南阿扎德甘油田签署的合同,之前该项目被多次延期。伊朗官员抱怨中国的设备与服务质差价高。
此外,中国依然有理由取消现有的在油气部门的合同。制裁机制依然没有解除。中国企业依然对与伊朗做生意会对它们与美国生意的冲击心有余悸。伊朗的资金依然在中国的银行。如果6月达成最终协议,那么合同的恢复将会相当慢。无论是中止还是潜在“(制裁)即刻恢复(snap-back)”条款的前景都使企业害怕贸然闯入伊朗。
但是中国商业决策和其在伊朗的存在都不含有政治动机,使它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伙伴。如果签署了最终协议,中国再次希望做好准备。在该框架协议宣布仅一周后,伊朗能源官员前往北京,讨论中国增购伊朗石油和对伊朗石油部门投资的事宜。虽然伊朗希望可以吸引欧洲的公司,特别是液化天然气开发和技术方面的公司,但它也在指望中石化和中石油来开发南帕尔斯天然气田的天然气以及亚达瓦兰油田和北阿扎德甘油田的石油。据报道,中国还同意铺设一条旨在将伊朗天然气输往巴基斯坦的管线。虽然该项目因制裁而被搁置,而制裁至今尚未解除,但巴基斯坦渴望取得进展,这样一旦对伊朗能源出口禁令取消,这条管线马上就可以连通。
报道称,中国还希望伊朗融入亚洲的多边组织——或许正在努力怂恿他们往东看。北京(和俄罗斯)主动提出支持伊朗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近日宣布,伊朗将成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这会有助于使两国间商业往来合法化,并为此提供便利。5月,习近平主席将对德黑兰进行他首次的正式访问。他将成为13年后首位访问伊朗的中国国家主席。
文章认为,中国占据了天时地利,完全可以收获伊朗经济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不仅是因为在别人被挤走的时候,它继续在那里经营,而且还因为这一框架协议刚一宣布,它就采取了务实措施夯实它的承诺。局面很像是临时协议宣布后的情形。无论是出于经济还是政治上的原因,伊朗都对此表示欢迎。但是伊朗首选的合作伙伴是西方——这就是为什么它从一开始就参加谈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