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重直升机迎来突破性进展!14米长的大“砍刀”,就问你怕不怕!
2019-12-09 20:06:23
众所周知,解放军在直升机上一直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在直20服役以后这一现状有所缓解,但是在重型运输直升机方面,我国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但是就在最近,我国在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研制上迎来了重大进展!本篇文章虎哥就跟大家好好唠唠这件事~
就在不久前,航空工业昌飞传来好消息,经过两年的艰难研发,昌飞成功试制出14米长复合材料旋翼!
这也标志着昌飞攻克了重型直升机关键技术:大型复合材料旋翼技术,为国产重型直升机的服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家可不要小看国产重型直升机这个旋翼14米的尺寸,要知道美国目前服役的性能最好的CH-53k重型直升机的旋翼直径才不到25米,也就是说单个旋翼长度还不到13米。
我国重型直升机这个长度14米的旋翼,也就比俄罗斯的米26主旋翼小,后者的主旋翼直径达到了32米。
虎哥可以这么说,在直升机的分系统中,除了动力系统之外,最难的就要数旋翼系统了。
可能大家直观印象中,直升机是一个低速的飞行器,其研制难度怎么也不会超过战斗机吧?
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虽然说直升机是低速飞行器,但是旋翼可不是。
直升机旋翼的翼尖部分的切线速度实际上已经达到音速了,但是旋翼的其他部分因为在中间,却又达不到音速。
所以要同时在一个叶片上满足从跨音速到低速旋转的需求,还要保证足够大的升力和更好的升阻比,这旋翼的气动设计难度比一般飞机的机翼还要大。
并且旋翼的这个结构属于又薄又窄,同时还得轻,要不然自重太大必然会影响载重和航程,由于高速的旋转,其还要承受巨大的力矩和载荷;
一片小小的旋翼,还要满足这么多非常苛刻的条件,可以说,其比设计飞机的机翼还要难上许多。
也正是因此,旋翼也是直升机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旋翼——里面技术难度最大的部分。
不过还好,我国目前在复合材料上的积累已经足够,国产复合材料旋翼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作为引进SA365N海豚直升机关键技术之一,国内相关单位引进了海豚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技术,并且实现了国产化。
新世纪中国相关单位又为AC313直升机研制了更大尺寸复合材料旋翼,根据相关资料,AC313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桨叶长度超过8米,这也标志的我国的复合材料旋翼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未来重型直升机的旋翼可以肯定也会使用最新的复合材料,不过从8米长度一下子延长将近一倍达到14米,这肯定非常困难。
正是因为国产复合材料旋翼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因此国产重型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研制工作将由相关单位负责。
从8米到14米,不仅仅是长度加长了。这需要从复合材料桨叶模压系统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复合材料桨叶模压成型工艺,桨尖包铁成型工装等诸多技术进行攻关,只有每个环节都满足甚至超出设计要求,才能确保研制出高可靠性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
而14米超大型复合材料旋翼研制成功,标志着国产重型直升机又突破了一个关键技术
不过在虎哥看来,我们也还没到可以骄傲的时候,至少在旋翼的设计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CH-53K的旋翼叶片,尖端有后掠,中部有两处微微凸起,根部下方还有轻微变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我国离这个水平还有很多路要走。
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国产重型直升机研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可能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它腾飞的雄姿。
但是就在最近,我国在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研制上迎来了重大进展!本篇文章虎哥就跟大家好好唠唠这件事~
就在不久前,航空工业昌飞传来好消息,经过两年的艰难研发,昌飞成功试制出14米长复合材料旋翼!
这也标志着昌飞攻克了重型直升机关键技术:大型复合材料旋翼技术,为国产重型直升机的服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家可不要小看国产重型直升机这个旋翼14米的尺寸,要知道美国目前服役的性能最好的CH-53k重型直升机的旋翼直径才不到25米,也就是说单个旋翼长度还不到13米。
我国重型直升机这个长度14米的旋翼,也就比俄罗斯的米26主旋翼小,后者的主旋翼直径达到了32米。
虎哥可以这么说,在直升机的分系统中,除了动力系统之外,最难的就要数旋翼系统了。
可能大家直观印象中,直升机是一个低速的飞行器,其研制难度怎么也不会超过战斗机吧?
事实上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虽然说直升机是低速飞行器,但是旋翼可不是。
直升机旋翼的翼尖部分的切线速度实际上已经达到音速了,但是旋翼的其他部分因为在中间,却又达不到音速。
所以要同时在一个叶片上满足从跨音速到低速旋转的需求,还要保证足够大的升力和更好的升阻比,这旋翼的气动设计难度比一般飞机的机翼还要大。
并且旋翼的这个结构属于又薄又窄,同时还得轻,要不然自重太大必然会影响载重和航程,由于高速的旋转,其还要承受巨大的力矩和载荷;
一片小小的旋翼,还要满足这么多非常苛刻的条件,可以说,其比设计飞机的机翼还要难上许多。
也正是因此,旋翼也是直升机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旋翼——里面技术难度最大的部分。
不过还好,我国目前在复合材料上的积累已经足够,国产复合材料旋翼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作为引进SA365N海豚直升机关键技术之一,国内相关单位引进了海豚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技术,并且实现了国产化。
新世纪中国相关单位又为AC313直升机研制了更大尺寸复合材料旋翼,根据相关资料,AC313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桨叶长度超过8米,这也标志的我国的复合材料旋翼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的未来重型直升机的旋翼可以肯定也会使用最新的复合材料,不过从8米长度一下子延长将近一倍达到14米,这肯定非常困难。
正是因为国产复合材料旋翼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因此国产重型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研制工作将由相关单位负责。
从8米到14米,不仅仅是长度加长了。这需要从复合材料桨叶模压系统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复合材料桨叶模压成型工艺,桨尖包铁成型工装等诸多技术进行攻关,只有每个环节都满足甚至超出设计要求,才能确保研制出高可靠性的复合材料旋翼桨叶。
而14米超大型复合材料旋翼研制成功,标志着国产重型直升机又突破了一个关键技术
不过在虎哥看来,我们也还没到可以骄傲的时候,至少在旋翼的设计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CH-53K的旋翼叶片,尖端有后掠,中部有两处微微凸起,根部下方还有轻微变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我国离这个水平还有很多路要走。
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国产重型直升机研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可能不远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它腾飞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