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会不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伊朗能力摆在那 盘点伊朗封锁战利器
2019-05-30 08:31:19
目前美国包括航母在内,已经集结大量的海军力量抵达伊朗的外围,一时间关于美国准备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的猜测一直不绝于耳。根据媒体报道,目前美国集结在波斯湾地区的军队包括至少7艘美军战舰,其中包括林肯号航母以及“基萨奇”号两栖攻击舰这类搭载大量作战飞机的超级战舰以及综合战斗力强悍的宙斯盾级驱逐舰,这些火力已经可以发起灭国之战了。
但是伊朗很显然也不会束手就擒。自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伊朗政府就未曾向美国屈服过,这背后伊朗的一个重要底气就是伊朗扼守着中东地区的战略咽喉,世界能源中心的霍尔木兹海峡,再加上伊朗装备的数量庞大的反舰导弹,足以让美国心生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的念头的时候投鼠忌器。

在伊朗数量庞大的反舰导弹家族中,两款最新的成员最近显得相当抢眼,这两款分别是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和霍尔木兹海峡导弹,这两款导弹据称都是弹道导弹式的反舰导弹,因此很多媒体将其联想称中国研发的东风21D以及东风26这样的反航母弹道导弹,不过很显然,这两者并没有很明显的关联。
据介绍,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是伊朗基于伊朗现有的征服者110短程弹道导弹为基础研发的一款反舰版本,根据伊朗的说法,这款导弹射程超过3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弹头重量达到650公斤,在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模式下,拥有极高的打击精度,一旦命中目标,将造成极大的杀伤。

早在2017年的时候,伊朗就已经公开了其霍尔木兹2型反舰弹道导弹,该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小型弹用涡扇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系统,从而让这款导弹具备了亚音速-超音速结合的弹道能力,这种能力让霍尔木兹2型导弹的突防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据介绍,霍尔木兹2型导弹相比波斯湾导弹,其射程只有250公里,但是其突防速度达到了4-5马赫,这样以来,极大的增加了拦截的难度,分析指出,这样的能力是专门针对美国海军普遍装备的宙斯盾系统,毕竟美国海军的宙斯盾系统是一款已经经过无数次检验的防空拦截系统,因此一般的反舰导弹很可能就会被美国海军完善的防御体系给拦截下来。

除了这两款导弹之外,伊朗还拥有卡德尔岸舰导弹、纳西尔反舰巡航导弹以及胜利系列反舰导弹等等,当然,了解细节的网友肯定知道,这些反舰导弹都和东方某国的武器有着非常源远流长的关系。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方某大国向伊朗先后出口了一系列威力强大的反舰导弹,型号涵盖 C-801、C-802、C-704、海鹰-2等。此外,还向这个国家出口了多款可以发射舰载反舰导弹的导弹艇,这些武器组成了伊朗足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火力储备。
虽然伊朗服役的各种导弹的射程非常短,但是这样的射程对于伊朗反制美国海军而言,已经足够了。因为伊朗拥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理优势,那就是这个国家扼守着中东能源走廊波斯湾,而这一地区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能源供应中心,而美国海军经常在这一带地区进行军力部署,特别是霍尔木兹海峡,其最窄的宽度仅仅38.9公里,这对于伊朗的导弹而言,具备足够的能力实现对这个地方进行封锁。因此虽然伊朗已经多次公开声称无意对霍尔木兹海峡进行封锁,但是很显然,只要伊朗的封锁能力还在,就足以让美国海军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上,美国海军确实在中东地区吃过大亏。1987年,正处在两伊战争依然还没有结束,在这一年的5月17日晚上,伊拉克一架“幻影”F-l战斗机,携两枚AM-39“飞鱼”导弹在波斯湾上空巡航,伊拉克飞行员突然对正在在波斯湾航行的美国海军军舰发动攻击。其发射的飞鱼导弹将斯塔克号护卫舰炸开一个大洞,最终导致这艘护卫舰遭遇重创,并导致了37名官兵死亡,21人受伤,最终美国耗资1.42亿美元才算是将这艘船修好。但是这个大亏却吃的有点窝囊。
根据事后伊拉克方面给出的说法,当时伊拉克飞行员错误的将美国护卫舰当成伊朗的目标故而发起了攻击,但是因为当时美国正在全力支持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跟伊朗大两伊战争,因此美国并没有对伊拉克进行过多的指责,相反吃下了这个闷亏。在这次事件中,被美国寄予厚望的防御体系丝毫没有发挥作用,直到先后被两枚飞鱼反舰导弹命中,斯塔克号护卫舰所装备的“密集阵”近防系统都没有任何动静,成为真正的废物一个。
不过,毕竟美国海军的实力摆在那里,一旦认真起来,美国海军的强大力量足以让一些小国的算盘落空,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海军试图使用群狼战术打击美国海军舰队,但是却弄巧成拙,这就是发生在1986年的锡拉德湾海战,这次海战让利比亚的海上力量损失殆尽,为最终卡扎菲身死国灭打了一个前站。

1986年为了打击在两伊战争期间支持伊朗的卡扎菲政权,美国海军派遣包括美国号航母、"珊瑚海"号航母、"萨拉托加"号航母为首的庞大舰队进入利比亚的锡拉德湾,在海战初期,利比亚海军试图派遣“纳努契卡”级导弹艇对美国军舰发起突袭,并使用其搭载的SS-N-9海妖反舰导弹对其造成重创,但是很显然,利比亚的导弹艇很难是集结了6艘航母的美国海军的对手,最终在美国海军舰载机的打击之下,利比亚损失了5艘该型导弹艇,从而元气大伤。
但是伊朗很显然也不会束手就擒。自伊斯兰革命成功以来,伊朗政府就未曾向美国屈服过,这背后伊朗的一个重要底气就是伊朗扼守着中东地区的战略咽喉,世界能源中心的霍尔木兹海峡,再加上伊朗装备的数量庞大的反舰导弹,足以让美国心生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的念头的时候投鼠忌器。
在伊朗数量庞大的反舰导弹家族中,两款最新的成员最近显得相当抢眼,这两款分别是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和霍尔木兹海峡导弹,这两款导弹据称都是弹道导弹式的反舰导弹,因此很多媒体将其联想称中国研发的东风21D以及东风26这样的反航母弹道导弹,不过很显然,这两者并没有很明显的关联。
据介绍,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是伊朗基于伊朗现有的征服者110短程弹道导弹为基础研发的一款反舰版本,根据伊朗的说法,这款导弹射程超过3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弹头重量达到650公斤,在雷达+红外复合制导模式下,拥有极高的打击精度,一旦命中目标,将造成极大的杀伤。
早在2017年的时候,伊朗就已经公开了其霍尔木兹2型反舰弹道导弹,该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助推器+小型弹用涡扇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系统,从而让这款导弹具备了亚音速-超音速结合的弹道能力,这种能力让霍尔木兹2型导弹的突防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据介绍,霍尔木兹2型导弹相比波斯湾导弹,其射程只有250公里,但是其突防速度达到了4-5马赫,这样以来,极大的增加了拦截的难度,分析指出,这样的能力是专门针对美国海军普遍装备的宙斯盾系统,毕竟美国海军的宙斯盾系统是一款已经经过无数次检验的防空拦截系统,因此一般的反舰导弹很可能就会被美国海军完善的防御体系给拦截下来。
除了这两款导弹之外,伊朗还拥有卡德尔岸舰导弹、纳西尔反舰巡航导弹以及胜利系列反舰导弹等等,当然,了解细节的网友肯定知道,这些反舰导弹都和东方某国的武器有着非常源远流长的关系。事实上,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东方某大国向伊朗先后出口了一系列威力强大的反舰导弹,型号涵盖 C-801、C-802、C-704、海鹰-2等。此外,还向这个国家出口了多款可以发射舰载反舰导弹的导弹艇,这些武器组成了伊朗足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火力储备。
虽然伊朗服役的各种导弹的射程非常短,但是这样的射程对于伊朗反制美国海军而言,已经足够了。因为伊朗拥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地理优势,那就是这个国家扼守着中东能源走廊波斯湾,而这一地区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能源供应中心,而美国海军经常在这一带地区进行军力部署,特别是霍尔木兹海峡,其最窄的宽度仅仅38.9公里,这对于伊朗的导弹而言,具备足够的能力实现对这个地方进行封锁。因此虽然伊朗已经多次公开声称无意对霍尔木兹海峡进行封锁,但是很显然,只要伊朗的封锁能力还在,就足以让美国海军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上,美国海军确实在中东地区吃过大亏。1987年,正处在两伊战争依然还没有结束,在这一年的5月17日晚上,伊拉克一架“幻影”F-l战斗机,携两枚AM-39“飞鱼”导弹在波斯湾上空巡航,伊拉克飞行员突然对正在在波斯湾航行的美国海军军舰发动攻击。其发射的飞鱼导弹将斯塔克号护卫舰炸开一个大洞,最终导致这艘护卫舰遭遇重创,并导致了37名官兵死亡,21人受伤,最终美国耗资1.42亿美元才算是将这艘船修好。但是这个大亏却吃的有点窝囊。
根据事后伊拉克方面给出的说法,当时伊拉克飞行员错误的将美国护卫舰当成伊朗的目标故而发起了攻击,但是因为当时美国正在全力支持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跟伊朗大两伊战争,因此美国并没有对伊拉克进行过多的指责,相反吃下了这个闷亏。在这次事件中,被美国寄予厚望的防御体系丝毫没有发挥作用,直到先后被两枚飞鱼反舰导弹命中,斯塔克号护卫舰所装备的“密集阵”近防系统都没有任何动静,成为真正的废物一个。
不过,毕竟美国海军的实力摆在那里,一旦认真起来,美国海军的强大力量足以让一些小国的算盘落空,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卡扎菲时代的利比亚海军试图使用群狼战术打击美国海军舰队,但是却弄巧成拙,这就是发生在1986年的锡拉德湾海战,这次海战让利比亚的海上力量损失殆尽,为最终卡扎菲身死国灭打了一个前站。
1986年为了打击在两伊战争期间支持伊朗的卡扎菲政权,美国海军派遣包括美国号航母、"珊瑚海"号航母、"萨拉托加"号航母为首的庞大舰队进入利比亚的锡拉德湾,在海战初期,利比亚海军试图派遣“纳努契卡”级导弹艇对美国军舰发起突袭,并使用其搭载的SS-N-9海妖反舰导弹对其造成重创,但是很显然,利比亚的导弹艇很难是集结了6艘航母的美国海军的对手,最终在美国海军舰载机的打击之下,利比亚损失了5艘该型导弹艇,从而元气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