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僚机的迷思
2024-12-13 00:28:50
无人僚机已经说了有10年了。一开始,美国空军和海军都信心满满,各种思路百花齐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海军主张高度自主的无人作战飞机,一般飞行和任务阶段都需要高度自主,重点在于日常出动,以补充有人的舰载机。美国空军则主张遥控为主的无人作战飞机,一方面降低自主飞行和任务能力的难度,另一方面更加适合按需增援出动(surge)的模式。
美国空军和美国海军各有道理。
美国海军需要从航母上出动。航母的甲板和机库只有这么点地方,每一架飞机都要一个顶俩,统统都需要具有日常出动能力,大举出动也只有这些飞机。另外,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要求很高,无人化不仅减少飞行员要求,也没有了保持熟练性的训练要求。
美国空军没有那么大的跑道和停机坪限制,日常任务环境反而比舰载机更加复杂,所以日常任务还是由有人机为主,在需要的时候出动大量无人机增援,所以对自主化和日常使用的要求降低,但对成本控制的要求更高。
图片
X-47B其实达到相当高的成熟度,但缺了最关键的自主任务能力
美国海军兴致勃勃地推动X-47B研制,基本解决了无人机上舰和一般飞行的问题,包括弹射起飞、拦阻索降落、甲板上和机库里与有人机混合调度、空中加油等。但在最要紧的自主任务能力方面卡住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先前乐观的期望。本来X-47B的下一步就是UCLASS计划,这就是实用化的舰载无人作战飞机,结果转向了,变成舰载加油机,最后推出MQ-25“黄貂鱼”。
美国空军则改道“忠诚僚机”,第一阶段推出Kratos XQ-58“女武士”,第二阶段让通用原子Gambit和安杜雷尔“暴怒”竞争,较小的XQ-58出局了。
图片
美国空军“忠诚僚机”最后在GA Gambit(上)和Anduril“暴怒”(下)之间竞争
不过这张图里或许泄露了一点天机。
图片
在这里,一架F-22、一架F-35(应该是A)和一架XQ-58在并排飞行,看着一样大是因为距离和透视的关系,其实XQ-58要小很多
有意思的是,F-22和F-35都以较大的迎角在飞行,而XQ-58基本是水平姿态。
这说明F-22和F-35都在低速飞行,需要用大迎角补偿机翼升力的不足,而XQ-58还是在设计的巡航速度飞行。也就是说,XQ-58的巡航速度比F-35和F-22都要低很多。
无人僚机,顾名思义,需要伴飞有人战斗机,但需要低成本,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不管航空科技如何发达,要达到足够的速度、航程和机动性,就意味着相应的起飞重量和成本。或者说,速度、航程和成本是不可能三角,只能得到两样。在大国竞争的时代,成本必须压低,航程不大则根本没用,能牺牲的只能是速度了。这对XQ-58如此,对Gambit和“暴怒”也如此。看气动布局就知道,巡航速度只是亚音速,还不到高亚音速,和XQ-58一个德行。XQ-58还有对地攻击的要求,Gambit和“暴怒”已经转向ISR为主了,机动性要求也相应降低。也就是说,“忠诚僚机”实际上只是无人哨机,需要早早放出去到前沿散开,也别指望在有人机遇到强敌的时候“舍身救主”,根本没有足够的速度和机动性。
这当然依然是有用的,但与人们对无人僚机的想象也大不相同。日前透露的歼-20S“一带三”仿真研究也是ISR无人机,不是一般想象的无人僚机。也就是说,中美在这一问题上想到一起去了。
符合想象的无人僚机不是不可能。只要解决了自主作战和有人-无人自动协调问题,能达到甚至超过有人战斗机的速度、航程、机动性的无人机是造得出来的,但就别指望低成本了,光航空系统就不可能比有人战斗机轻小,加上高级人工智能和态势感知,绝不可能是“可消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