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寒露:祖国的亲人看你们来了!告诉大家一个客观真实的朝鲜
2016-07-29 16:15:04
今天回来了,看到很多朋友的留言,衷心感谢大家的信任与支持!朝鲜之行,受到很多教育,我会用系列文章详细的告诉大家一个客观真实的朝鲜。
此行我们有52人,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志愿军烈士陵园,看看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表达我们的敬意!
陵园位于朝鲜桧仓郡,车程3个多小时,去的路上一直下着雨,到了陵园门口雨就停了。我们一路上去,在岸英同志墓前举行了纪念仪式,几位老师发言了,我也有幸作为青年代表发言。几天里,同志们非常关心我们几个年轻人。
我发言主要内容是:祖国的亲人来看你们了,不只是我们这些人,所有热爱祖国,热爱毛主席的同志,都想来看你们。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社会主义在中国能不能实现?请允许我用毛主席的话来回答: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
同志们都是怀着崇敬,激动的心情看望祖国最可爱的人。后面一排排他们的墓碑,绿茵陪伴,很多同志的名字我都不知道,后来我发现一无名烈士墓。
朝鲜人民是真诚感恩中国人民的,墓碑正面是中文,背面是朝鲜文,所知道的任何个人信息都刻在后面。可惜,大多数同志都是不多的信息,最少的就是这尊无名烈士墓碑。
即使不知道名字,即使没有任何信息,还是庄严立碑,万世传颂!
这些后面详谈,本文重点说说岸英和思齐。
岸英牺牲的消息,周总理接到,不忍立即告诉毛主席。毛主席知道后非常悲痛,却说:谁叫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呢?
在毛主席心里,岸英是好儿子,其他的年轻人都是好儿女,他不分亲疏,甚至,把人民看的更重。
很多人提议把岸英接回祖国,在北京安葬,毛主席坚决不允许。同时,金日成同志发电报:岸英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他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希望他安葬在朝鲜!
毛主席接受。后来再有人提议接回岸英,毛主席才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他应该和他的战友们埋在一起。
此后,再也没人提接回岸英,直到去世毛主席也没能去朝鲜看过,只是留着岸英的衣物默默思念。
因为怕思齐接受不了,毛主席一直瞒着,直到思齐主动问毛主席,此时岸英牺牲已经第三年。
思齐恸哭,毛主席的手冰凉,伤心至极。
思齐第一次去朝鲜是1959年,毛主席叮嘱自己去,不要打扰朝方,朝鲜艰难。
思齐回国后,向毛主席详细告知,陵园的方位,规模,多少台阶等所有细节。
240个台阶,代表240万志愿军。毛主席自己不去,肯定有不想麻烦朝方的因素,毛主席若去,肯定非常隆重。就通过思齐的眼睛,来看望岸英和所有志愿军烈士。
导游在车上告诉我们,思齐去过朝鲜5次,前四次都是去平安南道桧仓郡烈士陵园,第五次去岸英牺牲的地方,平安北道东昌郡。
第五次是2006年5月,此时思齐已经75岁,她知道自己可能没机会再来朝鲜,特意来到岸英牺牲的地方。还立了一块碑。并且带回了一抔土,就像带回岸英的英灵!
这次有一位湖南湘潭的同志特意带了一袋湘潭的土,埋在烈士陵园。
思齐哭着说:岸英,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来看你了!
说到这里,导游哽咽了,我也忍住眼泪。作为导游,他说过肯定不只一次,但是毛主席,岸英和思齐,我们的志愿军实在太伟大,感人。
今天早上我们最后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中午回国,我特意找到导游,请他把思齐为岸英立的碑文详细告诉我,我要告诉大家,告诉所有热爱毛主席的人。
碑文是:
毛岸英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于1950年11月25日,因美帝飞机轰炸牺牲于此处。
刘思齐 2006年5月12日
石碑由花岗岩制成,碑高1.1米,基座高25厘米,象征着毛岸英牺牲的日期。
刚查了一下资料,以前有报道:
思齐说:“岸英,我来了!今天总算圆了我55年来最大的心愿。来大榆洞之前,我到朝鲜来过四次。但直到来到这里以后我才发现,大榆洞才是我真正应该来的地方,我早就应该来了。
这是我天天梦里想的地方,在梦中我来,就是想看到你,就是想看到你的背影,哪怕是擦肩而过。”说到这里,刘松林已是泣不成声,她身旁的朝鲜人民军翻译朴秀莲则是一边流泪,一边用哽咽的声音将发言翻译给陪同的朝鲜人民军少将安永基。
安永基少将紧锁双眉,双目紧闭,泪水也情不自禁地顺着眼角流了下来。
思齐立碑的事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看到这篇报道,写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一个人哭了,很多年没哭了。
路上一直下雨,一到陵园门口,雨就停了,当我们纪念活动结束,雨又开始下。后来导游告诉我们,同时,平壤下大雨。
难道真是有灵?据说因毛主席发生过一些有灵之事,不少人亲见,苍天真的有灵,毛主席就是中国人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