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数据重大利好,出现反弹,为何多数劳动群众感受不到呢?

2017-07-04 14:53:44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常态化发展,我国经济增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放缓为中高速,同时,世界经济面临着复苏压力加大的现象,众所周知的是,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号称“世界工厂”,拉动我国经济增速重要的“一驾马车”是出口,也正因为如此,我国经济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较大,换句话说,只要世界经济能够复苏,便能够带动我国出口贸易,从而拉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一直倡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去杠杆去产能的经济政策,从各项经济数据反映来看,经济改革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如果说我国经济已经触底反弹的论调还为时尚早,经济是一个周期性的长期观察,在没有长期稳定的增长来临之际,都不能妄下结论。不过当前有重要经济数据向好,为什么广大劳动群众却感受不到呢?


经济数据向好,为什么广大劳动群众没有切身体会?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今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显著增长,同时,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明显回升,(采购经理指数(PMI)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据官方统计,2017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中国6月财新制造业PMI 50.4,高于预期的49.8,前值49.6(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当PMI大于50时,说明经济在发展,当PMI小于50时,说明经济在衰退。)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制造业发展在稳中向好,从具体数据来看,拉动本月数据向好的指数为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4.4%和53.1%,分别比上月上升1.0和0.8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为52.0%和51.2%,分别高于上月1.3和1.2个百分点,且为年内最高!
(小编认为这个指数是最为关键的,稍后讲一下主要经济体经济数据可以印证),但是,广大劳动群众似乎并没有感受到经济稳中向好的状态,这个可以理解,毕竟我国经济并没有全面复苏,而且从经济向好数据传导给我们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而更重要的是,大型企业PMI指数扩张较快,中性企业PMI为50.5%,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而小型企业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能容纳广大劳动群众就业的是部分中型企业以及绝大多数小型企业。
从数据中看出,中型企业及小型企业PMI指数是出现明显回落的,这也意味着,制造业稳步向好的受益人更倾向于大型企业的劳动群体!从另一个层面讲,我国采取的供给侧改革及去产能经济政策,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大宗商品原材料环节,而这些环节,谁垄断着谁受益,不细讲,你懂得!
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向好,能否带动我国经济?


今年来,美国经济复苏强劲,美联储持续加息,近段时间以来,欧洲,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释放鹰牌信号(货币政策有望不在宽松),从数据上来看,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终值 57.4,创2011年4月以来新高。作为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6月制造业PMI终值 59.6,同样创6年多来新高,主要受订单数量增加推动,法国6月制造业PMI终值 54.8。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受制于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当前与我国贸易往来紧密的经济体已经出现明显复苏,这将有望进一步带动我国出口新订单,同时有望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希望这一向好的经济表现不会过早的结束,也希望广大劳动群众能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