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最近一两年,美国军方终于打破了“以治安战为中心”的谜之自信,开始认真考虑“大国对抗”。
2018-10-07 17:03:06
“我要发展高超声速武器!”,五角大楼科研主管格里芬如此说、“AI、软件才是正道!”DARPA义愤填膺的表示、“空军要扩大73个中队!”空军部长威尔逊大喊、“大航母、大巡洋舰、355舰队不能少!”美国海军不甘示弱;就连四等人型战斗牲口都弱弱的表示:“国防部长是我家的人,我要扩军!”……
这一片聒噪之中,美国陆军反而好像没啥动静,除了表示要搞机械化转型,重开M1坦克生产线之外,在亚太地区,美国陆军除了说过几个155毫米榴弹炮防空之类的笑话,以及宣称要发展射程500公里的“反舰弹道导弹”外,就比较安静了。
不过呢……
这怎么可能!陆军作为三等人,但“二等人”(空军)还不是它身上掉下来的肉?每年“击沉海军”、“打败陆军”喊得这么起劲,在抢军费问题上当然不能缺席!
然而,传统上来说,亚太地区是海空军的主场,美国陆军的传统重点一向是在欧洲,准备和抵抗毛熊的坦克洪流——当然陆军也不是没有和中国交过手……但那不是就被打出“美国陆军历史上最耻辱的200公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美国陆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从朝鲜中部溃逃到三八线以南)了吗?
从朝鲜战争后,美军就已经意识到,朝鲜半岛这么个狭窄的绞肉机里面,最好还是不要填美国人的肉为好。所以驻韩的美国陆军,从兵力数量来说,相对还是很少的。
但现在明眼人都知道,和中国对抗是美国新一轮军力投资的主要方向,陆军继续喊着“俄罗斯威胁”,其实是弄不到几个钱的。
最近,美国“防务大新闻”(Breakingdefense)网站的记者采访了美国陆军“远程精确打击火力联合小组”(LRPFCFT)的组长陆军上校约翰·拉斐特,这位老兄透露,美国陆军正在考虑研制一种射程达到1000英里(约合1600公里)的新型武器。
这种新型武器将确保美军能够“掺和”到如今方兴未艾的“多域战”概念中,和一等二等四等人一起,在太平洋上大战“新兴大国”。陆军的想法是,通过一种地面发射的“战略火力”,和战斗机、战舰、潜艇上发射的远程火力一起,为后续进攻打开通路。
然而大家都知道,射程超过500公里的弹道导弹或者陆基巡航导弹,那是违反美俄“中导条约”的,所以美军肯定要设法回避。
那么最“简单”的,当然是用高超滑翔导弹咯,高超声速滑翔导弹是一种“中导条约”和后来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START)条约时代没有明确规定的武器,可以用来打擦边球。
但……
国防部副部长格里芬前几天不是说了么,这玩意研制难度很高,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有可能赶上中国的水平。
高超技术一时半会用不上,拉斐特上校透露,他的部门为了提出可行方案,就开始“脑洞大开”了,他们找出了过去20年的各种“脑洞”计划,然后重新评估其可能性。
这里面,他们提出的第一个是:战略远程大炮(SLRC)……
没错,你没看错,射程1600公里的大炮……
据说,这种大炮的想法是通过炮管发射一种价格低廉,速度也较慢的弹丸,它们尺寸体积小,且可以密集发射,用于摧毁软目标,比如雷达、导弹发射器和机动指挥部……
……射程1600的……大炮……!
另一边,由于中导条约规定的“中程导弹”,主要是指陆上发射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那么我们把导弹升到空中,不就能回避中导条约了吗?
所以美国陆军的另一个想法更让人无语——从直升机上发射!
直升机发射弹道导弹当然也可算是一种空射导弹,虽然蛋疼得很,但你看看俄罗斯如今在里海部署的导弹艇……
既然毛子能用导弹艇打“擦边球”,那每个美国用直升机来也合理嘛……
据报道,拉斐尔上校谈及了“超级大炮”的基本概念,他说,陆军的设想是,这是一种能够大量服役的,价格可承受的武器,它要可以装在轮式、或者履带底盘上能够激动。通过炮管发射一种,新设计的,长杆型,箭矢一样的炮弹,炮弹上装有火箭发动机,虽然飞行速度并不能达到高超声速,但是它能够以超音速飞行,并且具备机动能力。弹上搭载能够承受发射瞬间过载的先进电子设备,能够进行制导。整个技术难度应该低于高超声速武器。
……
等等……
等等……
其实说白了你这不还是个导弹,就无非有个“热发射”的发射筒?!
然后你就管它叫大炮!?
这……
……我居然觉得美国人无耻的样子有点好笑……!
换句话来说,这样的“大炮”和国内不久前披露的使用电磁弹射技术加速火箭弹,提高射程的设想如出一辙啊,区别只在于提供初始加速度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据这位上校表示,陆军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设计,其实就是受到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的飞毛腿的TEL导弹发射车难以猎杀的启发,他们打算在太平洋基地挖掘一系列洞库隧道,然后发射车平时藏在里面,战时开出来发射……这种部署方式的生存能力比核潜艇还高……
!……你说的虽然不错,但……这……!这不就是“长城工程”的美国版?
……
哎……这回我们被鹰酱摸了的样子……
不过呢,这个事儿吧,其实在美国人想之前,中国火箭军已经也想过了——美军有没有可能通过在亚太岛链部署导弹来对抗我国的导弹呢?
结论是不行,毕竟岛链的面积就那么点,侦察监视力量非常容易就连续覆盖你了,一举一动都能看得见,高超武器本身就擅长打地下工事——根据美国人的计算,1吨重的高超弹头摧毁地下工事的能力远超过“炸弹之母”GBU-57——战时大不了把你的基地全炸一遍。
反过来,我国地大物博,隐真示假、机动部署的余地很大,美国的侦察监视能力即使翻上几十倍,也没办法对我国的导弹部队进行全面监视。这就是我国坚决不和美国人谈中导条约这类东西的基本底气。
所以,在这篇采访里,我们看到,拉斐特上校自己也表示,目前这个计划最大的难题是侦察监视能力不足,陆军自己的侦察监视能力尚不足以为这些射程1600多公里的导弹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援。
所以,这个计划是胎死腹中呢,还是耗费巨资搞出来糊弄人呢?看起来,还是前者可能性更大吧,不过,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一片聒噪之中,美国陆军反而好像没啥动静,除了表示要搞机械化转型,重开M1坦克生产线之外,在亚太地区,美国陆军除了说过几个155毫米榴弹炮防空之类的笑话,以及宣称要发展射程500公里的“反舰弹道导弹”外,就比较安静了。
不过呢……
这怎么可能!陆军作为三等人,但“二等人”(空军)还不是它身上掉下来的肉?每年“击沉海军”、“打败陆军”喊得这么起劲,在抢军费问题上当然不能缺席!
然而,传统上来说,亚太地区是海空军的主场,美国陆军的传统重点一向是在欧洲,准备和抵抗毛熊的坦克洪流——当然陆军也不是没有和中国交过手……但那不是就被打出“美国陆军历史上最耻辱的200公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美国陆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从朝鲜中部溃逃到三八线以南)了吗?
从朝鲜战争后,美军就已经意识到,朝鲜半岛这么个狭窄的绞肉机里面,最好还是不要填美国人的肉为好。所以驻韩的美国陆军,从兵力数量来说,相对还是很少的。
但现在明眼人都知道,和中国对抗是美国新一轮军力投资的主要方向,陆军继续喊着“俄罗斯威胁”,其实是弄不到几个钱的。
最近,美国“防务大新闻”(Breakingdefense)网站的记者采访了美国陆军“远程精确打击火力联合小组”(LRPFCFT)的组长陆军上校约翰·拉斐特,这位老兄透露,美国陆军正在考虑研制一种射程达到1000英里(约合1600公里)的新型武器。
这种新型武器将确保美军能够“掺和”到如今方兴未艾的“多域战”概念中,和一等二等四等人一起,在太平洋上大战“新兴大国”。陆军的想法是,通过一种地面发射的“战略火力”,和战斗机、战舰、潜艇上发射的远程火力一起,为后续进攻打开通路。
然而大家都知道,射程超过500公里的弹道导弹或者陆基巡航导弹,那是违反美俄“中导条约”的,所以美军肯定要设法回避。
乍一看以为美国陆军要把当年NASA和加拿大合作,用战列舰的406毫米炮管和203毫米炮管接在一起搞出来的这个大炮(发射过卫星)复活回来,把炮弹打到轨道上去,飞过来呢……
那么最“简单”的,当然是用高超滑翔导弹咯,高超声速滑翔导弹是一种“中导条约”和后来美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START)条约时代没有明确规定的武器,可以用来打擦边球。
但……
国防部副部长格里芬前几天不是说了么,这玩意研制难度很高,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有可能赶上中国的水平。
高超技术一时半会用不上,拉斐特上校透露,他的部门为了提出可行方案,就开始“脑洞大开”了,他们找出了过去20年的各种“脑洞”计划,然后重新评估其可能性。
这里面,他们提出的第一个是:战略远程大炮(SLRC)……
听起来好厉害,感觉比德国人的多拉还厉害多了哪!
没错,你没看错,射程1600公里的大炮……
据说,这种大炮的想法是通过炮管发射一种价格低廉,速度也较慢的弹丸,它们尺寸体积小,且可以密集发射,用于摧毁软目标,比如雷达、导弹发射器和机动指挥部……
……射程1600的……大炮……!
另一边,由于中导条约规定的“中程导弹”,主要是指陆上发射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那么我们把导弹升到空中,不就能回避中导条约了吗?
所以美国陆军的另一个想法更让人无语——从直升机上发射!
直升机发射弹道导弹当然也可算是一种空射导弹,虽然蛋疼得很,但你看看俄罗斯如今在里海部署的导弹艇……
既然毛子能用导弹艇打“擦边球”,那每个美国用直升机来也合理嘛……
据报道,拉斐尔上校谈及了“超级大炮”的基本概念,他说,陆军的设想是,这是一种能够大量服役的,价格可承受的武器,它要可以装在轮式、或者履带底盘上能够激动。通过炮管发射一种,新设计的,长杆型,箭矢一样的炮弹,炮弹上装有火箭发动机,虽然飞行速度并不能达到高超声速,但是它能够以超音速飞行,并且具备机动能力。弹上搭载能够承受发射瞬间过载的先进电子设备,能够进行制导。整个技术难度应该低于高超声速武器。
……
等等……
等等……
其实说白了你这不还是个导弹,就无非有个“热发射”的发射筒?!
按照美国人这说法,用冷发射出筒的白杨导弹也可以算是射程一万公里的大炮了……哈哈哈
然后你就管它叫大炮!?
这……
……我居然觉得美国人无耻的样子有点好笑……!
换句话来说,这样的“大炮”和国内不久前披露的使用电磁弹射技术加速火箭弹,提高射程的设想如出一辙啊,区别只在于提供初始加速度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据这位上校表示,陆军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设计,其实就是受到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的飞毛腿的TEL导弹发射车难以猎杀的启发,他们打算在太平洋基地挖掘一系列洞库隧道,然后发射车平时藏在里面,战时开出来发射……这种部署方式的生存能力比核潜艇还高……
!……你说的虽然不错,但……这……!这不就是“长城工程”的美国版?
……
哎……这回我们被鹰酱摸了的样子……
不过呢,这个事儿吧,其实在美国人想之前,中国火箭军已经也想过了——美军有没有可能通过在亚太岛链部署导弹来对抗我国的导弹呢?
结论是不行,毕竟岛链的面积就那么点,侦察监视力量非常容易就连续覆盖你了,一举一动都能看得见,高超武器本身就擅长打地下工事——根据美国人的计算,1吨重的高超弹头摧毁地下工事的能力远超过“炸弹之母”GBU-57——战时大不了把你的基地全炸一遍。
反过来,我国地大物博,隐真示假、机动部署的余地很大,美国的侦察监视能力即使翻上几十倍,也没办法对我国的导弹部队进行全面监视。这就是我国坚决不和美国人谈中导条约这类东西的基本底气。
所以,在这篇采访里,我们看到,拉斐特上校自己也表示,目前这个计划最大的难题是侦察监视能力不足,陆军自己的侦察监视能力尚不足以为这些射程1600多公里的导弹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援。
所以,这个计划是胎死腹中呢,还是耗费巨资搞出来糊弄人呢?看起来,还是前者可能性更大吧,不过,还是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