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俄制中”,究竟是谁出的主意?

2018-08-06 20:05:04   

邱 林




最近似乎突然火起来的美国“联俄制中”一说,很大程度上缘于7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赫尔辛基的会晤。但是,就算美俄领导人真有意合伙“制中”,也不是单靠一次在第三国的会面就能敲定的。

那么,美国“联俄制中”是谁的主意?一些主流媒体都把其倡导者指向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是他向特朗普政府提出来的。美国一家报纸近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做出了详尽相关报道。渐渐地,舆论界谈论基辛格建议“联俄制中”的声音多了起来。

然而,分析人士认为,不相信基辛格会向特朗普提出见地粗糙的“联俄制中”的战略主题,它是相关媒体的一种蓄意的舆论营造,其目的是影响当今复杂的“贸易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中的纵横捭阖。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实际上,在2016年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时,特朗普就已有了“联俄制中”的主张。他在接受一家美国媒体采访时称,俄罗斯与中国的友好、靠近,对美国来说是最大的威胁,是美国把中俄变成了朋友。因此,美国有必要与俄罗斯联手遏制中国。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联俄制中”的说话更是甚嚣尘上了——2016年12月26日,德国《图片报》援引“西欧情报机构”基于“特朗普团队信息”所做的分析报告称,特朗普的“准执政班子”在制订未来执政计划时,就提出实现美国与俄罗斯关系正常化,借此平衡和削弱中国。

当然,特朗普“准执政班子”的智囊人士中也许有基辛格的影子,他在与特朗普见面时也可能建议新政府“要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尤其在美国有一种中国的发展势头会盖过美国,并将会威胁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共识的情形下。

鉴于基辛格当年曾成功斡旋并促成美国“联俄制中”,加之他还是一位主张运用均势原则指导外交实践的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前国务卿和现实主义学者,当美国将贸易战的大棒挥向中国、赫尔辛基“特普会”成功举行,以及特朗普与普京之间有一搭无一搭地示好几乎同时发生时,“联俄抗中”这个“旧闻”毫不意外地被再次翻了出来。

综合来看,“联俄制中”这一主张实际上就是出自特朗普之手。在此前特朗普利用打贸易战以及不断加大在南海的军事挑衅力度,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领域上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的同时,对俄罗斯却是另一番景象。特朗普不但顶着国内强大的压力,举行了美俄首脑峰会,并且在国内的一片则骂声中依然执意邀请普京访问华盛顿。

即便如此,但特朗普政府要实施“联俄制中”可能性不大。首先,美俄“联”起来很难,双方有乌克兰、叙利亚等多个死结,俄罗斯绝不会让,美国要让就会失去欧洲的信任,遭到国内反俄势力的反对。

其次,对中国“制”起来更难,俄中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让俄罗斯用对抗中国来换取同美国缓和关系,做如此亏本的战略买卖,俄罗斯人没有那么傻。

苏联已经被美国搞死了,俄罗斯又差点被美国搞死。特朗普一方面想与普京接触,让美俄关系朝好的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断对俄罗斯实行政治、经济制裁,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难道还不涨记性,会好端端的俄中互补关系不要,去帮美国继续领导世界吗?答案是否定的。

其实,美国不允许中国崛起,更不会允许俄罗斯变得更强。俄罗斯与美国的矛盾是结构性的,不会因为结盟抗中而减少,双方在合作中会防范对方,俄罗斯将利用合作抗中而加速发展,以期在中国垮掉后,俄有独立对抗美国的实力,美国不会对此无动于衷,将严加防范。

“联俄制中”给一种自作多情的印象,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已经遭到美国保守势力的猛烈抵制,尤其是特朗普与普京进行会面之后,这种抵制浪潮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美国对“通俄门”的调查结果也在不断地趋向对特朗普不利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