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盟友挥舞关税大棒时,日本很需要中国
2018-08-14 15:36:12
邱 林
在最近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谋求改善同中国关系,希望尽快访问中国,促进中日双边首脑会谈举行,将是日本首相安倍对中国主要的外交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日本很需要中国。
一个鲜明的例证是,中日两国政府首脑与外长8月12日就《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互致了贺电。有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年内访华,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中近来出现的积极趋势。当天,在日本很多媒体的报道中,“中日两国应发展什么样的双边关系”成为了热议话题。
有日本媒体发表文章称,日本人意识中总认为“中国的发展是日本的损失,这种观点太过短视”、“右手握手左手握拳,这样不会产生真正的友情”、“日中关系不应走向零和,而应双方都有所‘赢’”。
分析人士认为,包括特朗普亚洲政策在内的国际舞台上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两个邻国关系转暖起到了较大作用。日本不敢像中国那样和美国硬碰硬地对抗,日本只能在私下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促进多边贸易协定, 以此影射美国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符合国际多边自由贸易规则。
国家之间存在地缘政治学对立,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冲突。人们注意到,近年的日中关系中,“日中友好”这种感性提法已较少,“战略互惠关系”等理性词汇更多被使用。如果进行意译,就是“也许有相互不理解的地方,但在可能的领域将以双赢方式来推进”。
如今美国从世界舞台收缩,明确地只优先考虑本国利益,这必然会推动日本更积极寻求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贸易安排。
美国可以在上世纪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的时候那么肆无忌惮的打击日本,而对于中国却无法如此,因为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外交自主、文化思想还是军事控制等任何一个方面,那时美国对于日本的控制远远超过如今对于中国的控制。
今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关税“大棒”挥向了中国。可是,特朗普对中国的攻击越多,日本的附带损害就越大,毕竟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特朗普的不稳定行为促使中日把目光投向了2025年,而不是1945年。这一共同的事业使两国寻找更多合作机会。
过去,对华关系的恶化使得日本更加依赖反复无常的特朗普政府,但特朗普政府拿外交政策做交易的策略令美国的所有盟友和战略伙伴感到不安。如果日本能够修补自身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它就能够在外交政策战略中注入更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正因为存在领土、历史认识等难题,中日在经济上取得利益一致关系是有意义的。虽然现在双边关系局部紧张,但是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国欲崛起于世界,与欧美抗衡,改善与日本关系是先决条件。
特朗普政府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倡导“美国优先”,罔顾世界贸易规则,破坏自由贸易体制对其他国家进行单边制裁,中国和日本都是美国制裁的对象。因此,中日两国在这一问题上可以说是感同身受,两国均主张维护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打起了相反的旗帜。
贸易战风险提升之际,中国和日本有意加大经贸和金融关系,形成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的组合。中日如果能扩大贸易,便可通过贸易转移,弥补特朗普单边保护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
中日双方过去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贸易和民间企业投资,如今随着本币互换合作,以及中国给予日本境外投资者额度等金融领域的合作,中日经贸关系将上新的台阶。允许投资方用本币直接结算等中日金融合作,有助于减少两国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和日元的国际化,也可降低双方投资的成本和风险。
在最近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谋求改善同中国关系,希望尽快访问中国,促进中日双边首脑会谈举行,将是日本首相安倍对中国主要的外交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日本很需要中国。
一个鲜明的例证是,中日两国政府首脑与外长8月12日就《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互致了贺电。有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年内访华,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中近来出现的积极趋势。当天,在日本很多媒体的报道中,“中日两国应发展什么样的双边关系”成为了热议话题。
有日本媒体发表文章称,日本人意识中总认为“中国的发展是日本的损失,这种观点太过短视”、“右手握手左手握拳,这样不会产生真正的友情”、“日中关系不应走向零和,而应双方都有所‘赢’”。
分析人士认为,包括特朗普亚洲政策在内的国际舞台上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对两个邻国关系转暖起到了较大作用。日本不敢像中国那样和美国硬碰硬地对抗,日本只能在私下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或促进多边贸易协定, 以此影射美国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符合国际多边自由贸易规则。
国家之间存在地缘政治学对立,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冲突。人们注意到,近年的日中关系中,“日中友好”这种感性提法已较少,“战略互惠关系”等理性词汇更多被使用。如果进行意译,就是“也许有相互不理解的地方,但在可能的领域将以双赢方式来推进”。
如今美国从世界舞台收缩,明确地只优先考虑本国利益,这必然会推动日本更积极寻求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贸易安排。
美国可以在上世纪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的时候那么肆无忌惮的打击日本,而对于中国却无法如此,因为无论是政治体制、经济结构、外交自主、文化思想还是军事控制等任何一个方面,那时美国对于日本的控制远远超过如今对于中国的控制。
今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关税“大棒”挥向了中国。可是,特朗普对中国的攻击越多,日本的附带损害就越大,毕竟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特朗普的不稳定行为促使中日把目光投向了2025年,而不是1945年。这一共同的事业使两国寻找更多合作机会。
过去,对华关系的恶化使得日本更加依赖反复无常的特朗普政府,但特朗普政府拿外交政策做交易的策略令美国的所有盟友和战略伙伴感到不安。如果日本能够修补自身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它就能够在外交政策战略中注入更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正因为存在领土、历史认识等难题,中日在经济上取得利益一致关系是有意义的。虽然现在双边关系局部紧张,但是中日关系的发展,中国欲崛起于世界,与欧美抗衡,改善与日本关系是先决条件。
特朗普政府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倡导“美国优先”,罔顾世界贸易规则,破坏自由贸易体制对其他国家进行单边制裁,中国和日本都是美国制裁的对象。因此,中日两国在这一问题上可以说是感同身受,两国均主张维护世界多边自由贸易体制,与美国的单边主义打起了相反的旗帜。
贸易战风险提升之际,中国和日本有意加大经贸和金融关系,形成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的组合。中日如果能扩大贸易,便可通过贸易转移,弥补特朗普单边保护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
中日双方过去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贸易和民间企业投资,如今随着本币互换合作,以及中国给予日本境外投资者额度等金融领域的合作,中日经贸关系将上新的台阶。允许投资方用本币直接结算等中日金融合作,有助于减少两国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和日元的国际化,也可降低双方投资的成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