骠骑参领:中国该如何应对老美的步步紧逼?
2017-08-23 16:35:08
对朝动武与发动贸易战,手法不同,但是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打压中国,遏制中国的上升势头。事已至此,中国应该更加清新了,我们应该放弃幻想,准备斗争,敢于对美国说不。俄罗斯就讲,不支持一些国家旨在扼杀朝鲜的经济主张,这话为什么中国就不敢说呢。在军事上不打第一枪那就算了,在外交领域,中国也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主张,而不是自我限制在美国的话语权之下,动弹不得。
中国面临这样的局势,有其必然性的一面,当前中国正在崛起,这股向上向外的力量迸发了强大的张力,然而这股张力也必然受到现有国际力量格局的反弹。当中国处于上升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时,成为各种力量争取的对象,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断发展与欧盟,俄罗斯,日本的关系,钓鱼岛危机之前,中日已就建立中日自贸区达成共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日本经贸多元化的战略措施,奥巴马上台以前的中日关系是比较友好的,中日最高领导人互访也比较常见。然而自奥巴马上台之后,中国周边就变了天了,南海,东海问题接踵而至。危机的到来不是因为我们的对手天生与我为敌,而是自己的发展壮大已经让对手不能忽视。
一年之前,中俄军舰同时出现在钓鱼岛,安倍半夜惊醒,紧急召集政府要员商量对策,前几天,美日在钓鱼岛附近搞演习,再次强调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中日钓鱼岛争端以来,美国的立场很微妙,也说过钓鱼岛在美日安保条约之内,然而只是闪烁其词,并无实际形动,美国也同时表示不选边站队,而当下,美国改变了之前的模糊态度,跳到前台支持日本挑战中国核心利益,以此可见,有印度顶在前面,美日可肆无忌惮、游刃有余;二则说明,美日军事集团困绑更加紧密,较之前的互相利用,美日军事同盟实质性愈发突显。
细数目前看到的各种方案,大多都是出于一腔爱囯之心之下的出谋划策,动机都是好的,谁都希望印军立即退出中国领土,但是,细数各种方案,都有这样的局限和缺点,笔者没去过印度,怎样对付印度只能是纸上谈兵。毛主席说过,没有不可以分析的事物,中印边界对峙也是如此,我认为比对付印度更重要的是认清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孙子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中囯的状况是什么,印度的状况是什么,把这些搞清楚了,如何对付印度就一目了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当前那些主张以霹雳手段打击印度的,真正了解印度越界的动机吗?
首先要搞清楚,印度是不是中国的威胁,印度越过边境,真的就是为了侵占中囯的土地,甚至觊觎中囯的西藏?不排除他有这样的野心,但是支持野心得要实力,却实,印度在中印边境的常规军力要比中囯更为雄厚,因为中囯是印度的主要战略方向,但印度不是中囯的主要战略方向,然而印度的战略力量与中囯是不能比拟的,印度不具备与中囯战略决战的实力。
境由心造,飞速崛起的中国让印度如临大敌,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中国不屑于与印度这样的对手为敌,莫迪政府如再不清晰认识自己,必然造成更为严重的战略误判。
印度非要和中囯过不去,要与中囯打大仗,这对于印度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因为一点小摩擦而导致大规模的冲突,不用中囯主动谋划,印度内部则会自动分裂,和中国杠下去这是损人不利己的,精于计算的印度人不会傻到这个程度的,所以印度此次越界,有些紧张过度,并借机敲诈中囯,印度想和中囯谈条件,中囯要无条件,就是掐住了印度的心眼,和印度打过交道的人说,印度人划价是出了名的,印度人不崇尚礼尚往来,反而认为夺取你的利益是理所应当的。
在中印朗洞对峙时,班公湖又出现中印小规模肢体冲突,这个小冲突,能说明大问题,冲突是发生了,然而冲突却没有升级,说明中印双方对战争是十分谨慎的,合于利则行,不合于利则止,这才是军事行动的指导法则。
莫迪最近说,印度在各种领域都非常强大,印度不惧怕任何对手。这些话估计莫迪自己都不会相信,但是事已至此,莫迪也只有这样说才能使民族主义这支鸡血更加有效,印度内部的问题要比中国更为严重,政党势力的斗争,难堪重负的债务,越发激列宗教冲突,猖獗的分裂势力,多事故且低效的公共服务系统,加剧了印度内部社会的分裂和冲突的暴发,这些都是比所谓的中国威胁更为严峻的问题。
高手都是点到即止的,给别人留后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1962年的战争就是这样,仗打完了,印度清醒了,中印还可以做朋友,这次,很多人把印度越界当成了不共戴天之仇,似乎要来个决一生死才痛快,这其实就是意气用事,不考虑结果,军事为政治服务,倘若因为军事行动,导致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即使打得很漂亮,也是战略的失败。亡囯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谨之,中囯不允许任何人侵占中囯的一寸土地,但也不能因此就降低战争门槛,妄动干戈。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是没有控制冲突规模的能力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印度一日不撤军,美国就在朝鲜半岛上叫嚣就越凶悍。事到如今,可以基本确定朝鲜半岛打不起来,出奇不意,攻其不备是兵家常识,朝鲜早几个月就进入了战备状态,朝鲜上下已经做好了迎接美国入侵的准备,在美国的各种文攻武备之下,朝鲜不仅没有示弱,而且越战越勇,无视美国的威胁顶风作案两度发射导弹,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朝鲜对美国发出了明确的指向性威胁—打击关岛,这是冷战结束以来所没有过的,据称,打击计划已做好了,朝鲜据现在最近的一次导弹试射也显示了能够威胁关岛的能力。
中国可以和美国一起努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朝鲜核问题,但美国在朝鲜动手,就触动中国核心利益,那时不仅仅是维护和平的问题。而是以牙还牙,你动我的奶酪,我也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中美打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美国拉大旗,作虎皮,目的是为了向中国敲诈更多的利益。
美国一直针对朝鲜就是敲山震虎,这个虎就是中国,从中国几次忍痛制裁朝鲜的结果看,美国口头上表扬一下中国的支持,转过身就对中国发动攻势,7月份朝鲜发射导弹之后,美国对中国不耐烦了,指责中国在遏制朝核上没起到作用,要对中国与朝鲜有经济来往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制裁,当时外交部就反击美国人“过河拆桥”,没想到美国人果然过河拆桥了,在中国的帮助之下,联合国通过了最新的制裁决议,中国表示遵守联合国决议,商务部宣布全面停止从朝鲜进口煤炭,但没过多久,美国就宣布了对华贸易“301调查,在全世界引发轩然大波,特朗普终于向中国发动了贸易战了,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对华发起301调查之后,美国立即开启了对华新一轮敲诈,一年一度的美韩最大规模的“乙支自由卫士”演习又开始了,中国呼吁美朝“双暂停”,这是中俄联合声明中主张的精神,然而,美国显然是置之不理的,接下来,朝鲜可能又要发射导弹,把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推向紧张,美国就又找到了进攻中国的靶子。中国还能继续冲动冤大头么?还会帮助美国制裁朝鲜么?在朝鲜半岛,我们不仅仅准备应对美国随时在朝鲜半岛动手,还应该识破美国厉兵秣马背后的政治图谋,在朝鲜半岛也是全方位的较量。
特朗普发动的对华贸易战,也恰好在邓福德访华之后,邓福德来了一趟中国之后明白了,美国想在朝鲜半岛动手是有人管的,邓福德把这事向特朗普汇报之后,特朗普就在经济领域对华动手了。对朝动武与发动贸易战,手法不同,但是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打压中国,遏制中国的上升势头。事已至此,中国应该更加清新了,我们应该放弃幻想,准备斗争,敢于对美国说不。俄罗斯就讲,不支持一些国家旨在扼杀朝鲜的经济主张,这话为什么中国就不敢说呢。在军事上不打第一枪那就算了,在外交领域,中国也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主张,而不是自我限制在美国的话语权之下,动弹不得。
中国面临这样的局势,有其必然性的一面,当前中国正在崛起,这股向上向外的力量迸发了强大的张力,然而这股张力也必然受到现有国际力量格局的反弹。当中国处于上升期,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时,成为各种力量争取的对象,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断发展与欧盟,俄罗斯,日本的关系,钓鱼岛危机之前,中日已就建立中日自贸区达成共识,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日本经贸多元化的战略措施,奥巴马上台以前的中日关系是比较友好的,中日最高领导人互访也比较常见。然而自奥巴马上台之后,中国周边就变了天了,南海,东海问题接踵而至。危机的到来不是因为我们的对手天生与我为敌,而是自己的发展壮大已经让对手不能忽视。
一年之前,中俄军舰同时出现在钓鱼岛,安倍半夜惊醒,紧急召集政府要员商量对策,前几天,美日在钓鱼岛附近搞演习,再次强调美日安保条约适用钓鱼岛,中日钓鱼岛争端以来,美国的立场很微妙,也说过钓鱼岛在美日安保条约之内,然而只是闪烁其词,并无实际形动,美国也同时表示不选边站队,而当下,美国改变了之前的模糊态度,跳到前台支持日本挑战中国核心利益,以此可见,有印度顶在前面,美日可肆无忌惮、游刃有余;二则说明,美日军事集团困绑更加紧密,较之前的互相利用,美日军事同盟实质性愈发突显。
细数目前看到的各种方案,大多都是出于一腔爱囯之心之下的出谋划策,动机都是好的,谁都希望印军立即退出中国领土,但是,细数各种方案,都有这样的局限和缺点,笔者没去过印度,怎样对付印度只能是纸上谈兵。毛主席说过,没有不可以分析的事物,中印边界对峙也是如此,我认为比对付印度更重要的是认清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孙子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中囯的状况是什么,印度的状况是什么,把这些搞清楚了,如何对付印度就一目了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当前那些主张以霹雳手段打击印度的,真正了解印度越界的动机吗?
首先要搞清楚,印度是不是中国的威胁,印度越过边境,真的就是为了侵占中囯的土地,甚至觊觎中囯的西藏?不排除他有这样的野心,但是支持野心得要实力,却实,印度在中印边境的常规军力要比中囯更为雄厚,因为中囯是印度的主要战略方向,但印度不是中囯的主要战略方向,然而印度的战略力量与中囯是不能比拟的,印度不具备与中囯战略决战的实力。
境由心造,飞速崛起的中国让印度如临大敌,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中国不屑于与印度这样的对手为敌,莫迪政府如再不清晰认识自己,必然造成更为严重的战略误判。
印度非要和中囯过不去,要与中囯打大仗,这对于印度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因为一点小摩擦而导致大规模的冲突,不用中囯主动谋划,印度内部则会自动分裂,和中国杠下去这是损人不利己的,精于计算的印度人不会傻到这个程度的,所以印度此次越界,有些紧张过度,并借机敲诈中囯,印度想和中囯谈条件,中囯要无条件,就是掐住了印度的心眼,和印度打过交道的人说,印度人划价是出了名的,印度人不崇尚礼尚往来,反而认为夺取你的利益是理所应当的。
在中印朗洞对峙时,班公湖又出现中印小规模肢体冲突,这个小冲突,能说明大问题,冲突是发生了,然而冲突却没有升级,说明中印双方对战争是十分谨慎的,合于利则行,不合于利则止,这才是军事行动的指导法则。
莫迪最近说,印度在各种领域都非常强大,印度不惧怕任何对手。这些话估计莫迪自己都不会相信,但是事已至此,莫迪也只有这样说才能使民族主义这支鸡血更加有效,印度内部的问题要比中国更为严重,政党势力的斗争,难堪重负的债务,越发激列宗教冲突,猖獗的分裂势力,多事故且低效的公共服务系统,加剧了印度内部社会的分裂和冲突的暴发,这些都是比所谓的中国威胁更为严峻的问题。
高手都是点到即止的,给别人留后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1962年的战争就是这样,仗打完了,印度清醒了,中印还可以做朋友,这次,很多人把印度越界当成了不共戴天之仇,似乎要来个决一生死才痛快,这其实就是意气用事,不考虑结果,军事为政治服务,倘若因为军事行动,导致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即使打得很漂亮,也是战略的失败。亡囯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谨之,中囯不允许任何人侵占中囯的一寸土地,但也不能因此就降低战争门槛,妄动干戈。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是没有控制冲突规模的能力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印度一日不撤军,美国就在朝鲜半岛上叫嚣就越凶悍。事到如今,可以基本确定朝鲜半岛打不起来,出奇不意,攻其不备是兵家常识,朝鲜早几个月就进入了战备状态,朝鲜上下已经做好了迎接美国入侵的准备,在美国的各种文攻武备之下,朝鲜不仅没有示弱,而且越战越勇,无视美国的威胁顶风作案两度发射导弹,令人瞠目结舌的是,朝鲜对美国发出了明确的指向性威胁—打击关岛,这是冷战结束以来所没有过的,据称,打击计划已做好了,朝鲜据现在最近的一次导弹试射也显示了能够威胁关岛的能力。
中国可以和美国一起努力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朝鲜核问题,但美国在朝鲜动手,就触动中国核心利益,那时不仅仅是维护和平的问题。而是以牙还牙,你动我的奶酪,我也要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中美打仗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美国拉大旗,作虎皮,目的是为了向中国敲诈更多的利益。
美国一直针对朝鲜就是敲山震虎,这个虎就是中国,从中国几次忍痛制裁朝鲜的结果看,美国口头上表扬一下中国的支持,转过身就对中国发动攻势,7月份朝鲜发射导弹之后,美国对中国不耐烦了,指责中国在遏制朝核上没起到作用,要对中国与朝鲜有经济来往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制裁,当时外交部就反击美国人“过河拆桥”,没想到美国人果然过河拆桥了,在中国的帮助之下,联合国通过了最新的制裁决议,中国表示遵守联合国决议,商务部宣布全面停止从朝鲜进口煤炭,但没过多久,美国就宣布了对华贸易“301调查,在全世界引发轩然大波,特朗普终于向中国发动了贸易战了,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对华发起301调查之后,美国立即开启了对华新一轮敲诈,一年一度的美韩最大规模的“乙支自由卫士”演习又开始了,中国呼吁美朝“双暂停”,这是中俄联合声明中主张的精神,然而,美国显然是置之不理的,接下来,朝鲜可能又要发射导弹,把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推向紧张,美国就又找到了进攻中国的靶子。中国还能继续冲动冤大头么?还会帮助美国制裁朝鲜么?在朝鲜半岛,我们不仅仅准备应对美国随时在朝鲜半岛动手,还应该识破美国厉兵秣马背后的政治图谋,在朝鲜半岛也是全方位的较量。
特朗普发动的对华贸易战,也恰好在邓福德访华之后,邓福德来了一趟中国之后明白了,美国想在朝鲜半岛动手是有人管的,邓福德把这事向特朗普汇报之后,特朗普就在经济领域对华动手了。对朝动武与发动贸易战,手法不同,但是目的一样,都是为了打压中国,遏制中国的上升势头。事已至此,中国应该更加清新了,我们应该放弃幻想,准备斗争,敢于对美国说不。俄罗斯就讲,不支持一些国家旨在扼杀朝鲜的经济主张,这话为什么中国就不敢说呢。在军事上不打第一枪那就算了,在外交领域,中国也应该有自己鲜明的主张,而不是自我限制在美国的话语权之下,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