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70周年华诞 中国海军两大目标舰实现历史性大突破!
2019-04-30 07:16:31
70周年华诞 中国海军两大目标舰实现历史性大突破!
先上图 !先上图 !先上图 !先上图 !越看让你越糊涂,你糊涂就对了!
下图:这是2018年南海大阅兵中所谓的094B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特别注意,三排格栅式排水孔,另外,从前到后三条“纵缝式”进排水孔(不是格栅式哦)
还要特别提醒您的是,这艘核潜艇的围壳要比今年青岛曝光的战略核潜艇窄的多,注意啊,围壳的上面各种升降设备和通气管占满了上表面。

下图:这是今年青岛70周年海上大阅兵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特别注意,龟背下面只有一条格栅式进排水口。
特别注意,原来的三条分开设置的纵缝式进排水口变成只有一条,埋在格栅式下面。
还有一个最大最大的区别,围壳的上表面升降设备与后面的通气管之间有一大片空地,这是放置“救生钟”的地方,这也是与所谓的094B最大的区别。
您是不是再次糊涂了?这就是对了,不但您糊涂了,我也有点糊涂,不过也明白了。

从头说起
中国海军70周年华诞海上大阅兵遇上浓雾,雾中看舰朦朦胧胧,却是考验中国海军战斗力的时刻。
有网友说能不能临时改到没有大雾的海面再进行阅兵?这就是个笑话了。
敌人大雾来犯怎么办?难道要等到大雾散去再打?
从另外一个角度,这次雾中大阅兵还起到了另外一个效果,让参加阅兵的外国军舰见识了中国海军的组织能力和指挥协调能力,以及熟练和卓越的操舰能力,这个“意外”体现的正是中国海军扎扎实实的战斗力!
一个转自香港记者秦枫微博发出赞叹:
“我只能贡献(拍照)到这个清晰度了,今天简直雾太大了,飞机一架没看见,光听声儿了。站在观摩舰飞行甲板上,一些外国海军代表团同行很赞叹,这么复杂的气象条件下,组织海上阅兵,体现了中国海军的真正现代化。也有不少外国海军同行,感到很惊讶,说这么复杂的气象组织海上阅兵活动,他们真的不敢做。”
网上也有网友说到:
这要是战时起雾难不成还不打啦?军队说到底还是为了打仗而存在的,观赏检阅那都是副产品。
其实,根据中外记者在检阅舰上后来近距离拍照的照片上看,许多惊喜从雾中闪现出来,有的还是最新发现。
第一个惊喜,是“094B”吗?
对比一下这次参加海上阅兵的新型战略核潜艇的几处细节:
如果从艇号来看、倾向于094B。因为央视称:前面两艘战略核潜艇是长征-10、11,后两艘攻击核潜艇(095)是长征-15、16。

按国外有专家的文章推算,中国093大概有10条,094大概有6条,加上091和092,20艘编号应该是没错的。
先对比一下094和094A
仔细看哦!所谓“成败在细节”


反正本次参加阅兵的战略核潜艇,与去年南海阅兵的那艘肯定有不同,龟背更宽了,龟背的边缘刀劈斧剁般的棱角鲜明,与南海阅兵的所谓094B又有很大不同,一般认为巨浪3型潜射洲际导弹直径更大,迫使设计者不得不展宽龟背以适应新潜射洲际导弹,这个解释是科学的。

注意核潜艇进排水格栅的变化,细节区别很大。
从409开始到这次已经有四种型号,不管是092G、094、094A、094B,还是094、094A、094B、095。
最大的改动看样子就是侧面的排水口由原来的三排格栅变成了1排格栅加1排纵缝。

或许不是完全按建造顺序来排号,而是094系列计划六艘,预留了六个号,409~414。
093的第一艘407是2006年入列、408是2008年入列,
如果每一代的核潜艇是先造攻击核潜艇、后造战略核潜艇,那么409(2004)、410(2007)应该是092G。
截取央视的阅兵示意图

官方已经正式报道上述094正式名称为长征10号,舷号412。是新型战略核潜艇。
推测资料称,094最大排水量达12,000吨,主要武器是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
除094改进型外,阅兵队伍中还有1艘094型,2艘093A攻击核潜艇,2艘039B改进型常规潜艇,2艘039改进型常规潜艇。
按照海军命名规则,中国核潜艇均以“长征”为代号。
目前外媒推测我军已经公开的服役的核潜艇有:
091型攻击核潜艇3艘,
093型攻击核潜艇8艘,
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4艘。
其中,
091的长征1号(401)、长征2号(402)退役,长征三号(403)、长征四号(404)、长征五号(405)现役。
092仅有1艘,为长征6号(406);
093有长征七号(409)、长征八号(410)、长征九号(411);
093A有长征十四号(417)、长征十五号(418)、长征十六号(419);
093B有长征十七号、长征十八号。
094有长征十号(412)、长征十一号(413)、长征十二号(414)、长征十三号(415)。
外媒推测没有公开亮相的是095型攻击核潜艇和096型战略导弹核潜艇,与后者配套的巨浪-3 。
美国情报显示,2018年11月,中国海军使用“长城201”导弹测试艇在渤海测试巨浪-3潜射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超12,000公里,可携带单弹头和多弹头。
毫无疑问,中国海军潜艇部队是强大的,而其具有仅次于美俄的作战能力,是地地道道的“亚太狼群”。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力报告”披露,如今中国共有64艘潜艇,其中攻击型核潜艇6艘、弹道导弹核潜艇4艘、常规潜艇54艘。
外媒的报道其实不准确
外媒的这个“猜测”有两个是明显错误,错误1:407、408、416三艘被外媒给吃了?
从401---4XX是连号的,没有缺号。新闻报道2006年服役了两艘核潜艇,胡主席亲自为其中一艘授旗。
它093的首艇407(“09工程”新阶段的开始),093的第二艘是408(下图)、2008年入列。

开始的“ 长征X号 ”与 40X 是对应的,后来有091退役了,401,402这两个艇号就没有了。
但是艇名长征1号、长征2号用在新服役的艇上,所以后来的X就不再对应,比如这次的新型战略核潜艇。
“ 长征十号 ”(412)。错开两个数,说明在它入列之前,已经有两艘再次被命名为“长征1号“、”长征2号”。
“ 长征十五号 ”(418)错开三个数,说明在它入列之前,已经又有一艘再次被命名为“长征3/6号“。
错误2,409是战略核潜艇,不是093攻击核潜艇!根据2013年在南海某基地该艇公开曝光图看,409是妥妥的战略核潜艇。(看下图)

战略核潜艇 与 攻击核潜艇 是按 2:2:3生产和部署,因为每次战略核潜艇出海都有1~2艘攻击核潜艇护航。
根据外电报道,中国从2015年起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就已经开始作战值班(在外进入深海发射阵位)标志着中国海基核打击作战能力正式建立。
所以,中国至少已经有6艘战略核潜艇,否则,不会同时有四艘在三亚 “ 晒太阳 ”。
按照世界上有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国家的惯例,一般是按照1:1:1比例遂行部署,既一艘在港休整(维修),一艘在部署的航行途中,一艘在大洋深处的战位,这样的模式进行战备值班部署。
这样部署的好处是,实际上等于3艘中有2艘处于可随时进入战斗的状态,只有1艘休整状态。因此,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实际上是核大国三位一体核战略中在勤效率最高的核力量,要比陆基和空基高的多,这也是为什么各个核大国如此重视核潜艇的根本原因。
另外每艘航母至少需要 2 艘攻击核潜艇,官媒曾报道过“ 第42艇员队 ”,每艘核潜艇是2支艇员队,可以在海上换勤。
这样大家是不是可以推测出,中国大概有多少艘在役的核潜艇?
最后小结一下:
如果读者实在懒得分析文中到底有多少核潜艇,就说说如何辨识新型核潜艇与老式核潜艇的区别。
中国最新型的核潜艇在构造上已经与第一二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新型核潜艇的围壳要比老式的核潜艇有所加长,这主要是在围壳中安置了新型的“救生钟”装置。另外,单从外形(线型)上看,围壳不再有窗口,围壳的前上端有圆滑过渡,围壳的前下端有填角,围壳后有一段微小的长圆形凸起。
再有就是新型的侧舷声呐采用了艇首侧上方的安置办法。
整个潜艇的制造工艺也有大的提升,更加圆滑,新型的消声瓦贴敷的极为平整,显示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先进科技和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图例一:无轴泵喷推进器(世界领先,别国没有,特别说说美国也没有)。
图例二:围壳中新增加的“救生钟”,进一步给密封舱的艇内腾出了空间。
图例三:大面积的侧舷声呐,这个已经改了成为艇首和艇的前上侧的新型声呐。


再谈谈核潜艇的减阻设计及所谓的“龟背”
核潜艇的阻力主要来自艇身的“湿面积”,“湿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这与飞机的空气动力学不是一回事,但是许多人很容易搞混)。设计者在综合比较后,会选择减少艇身总的“湿面积”这种优化措施,抵消龟背的影响。
假如从艇首就开始追求流线型,耐压舱的艇身直径就要加大,然后设置从艇首就开始的“全通式的整流罩(龟背)”,好看的同时湿面积也会加大很多,就像俄亥俄一样。“湿面积”大了阻力也就大了,所以,像094这样的龟背式的整流罩未必不是最佳的选择,这需要专业的眼睛才能辨识好坏和优劣。
绝大部分军迷不清楚龟背内下潜后是自然进水的,通俗的说,龟背内的发射筒是被水淹掉的,龟背不是耐压舱,就是个整流罩(壳子)。下潜后,龟背内是注水的,流水孔越多,下潜速度越快。俄亥俄级的龟背只有一条纵缝,下潜速度就没有094快。
其实,被一些网友吹嘘的流线型怎么怎么不得了的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也有龟背。
像其他型号的潜艇一样,俄亥俄级以自留进水的方式,注满导弹发射筒区域耐压艇体上面的空间,因此其上层建筑只是起到导弹舱上部导流罩的作用。上层建筑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条纵缝式流水孔,从指挥台围壳稍前位置开始,沿水平方向一直向后延伸到导弹舱稍后的尾部耐压艇体的转折点处。
下图 我们从后面看,俄亥俄的“龟背”也很高大,只不过这个龟背是从艇首延伸过来的,掩饰了本来应该凸起的龟背,但同时也增加了整个艇身的“湿面积”,理论上“湿面积”越大阻力越大。
与094的龟背比较,究竟谁的设计更合理就只能见仁见智了,只有设计者自己会权衡利弊,然后优中选优。

最惊人的是:
新型战略核潜艇装备了巨浪3型潜射洲际导弹,射程可达12000公里以上。
有确凿的根据,70周年海上阅兵出现的新型战略核潜艇装备了巨浪3型潜射洲际导弹,因为这次出现的新型战略核潜艇的导流罩(龟背)只有一条格栅式自流水孔,这说明比起三条格栅式自流水孔的设置,显然是注水量减少了。

注水量减少了,意味着龟背内的发射筒占据的空间加大了,这是因为巨浪3导弹发射筒的直径和体积在龟背内的占比加大了,不再需要三条格栅式进水孔,这是唯一科学的解释。
简单说,就像饭碗里的米饭多了,能倒进去的汤和水少了一样的道理。或者说,放进水桶里的石头多了,能注入的水少了一样。
这意味着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在潜射洲际导弹射程上突破12000公里以上的国家。
英国没有(英国核潜艇上的三叉戟D5是美国给的)。
法国没有,法国的M51潜射洲际导弹2016年刚刚达到8000公里。
俄罗斯也没有,俄罗斯历经磨难20多年才初步成功的布拉瓦潜射洲际导弹打不到12000公里。

目标!目标!目标!
我军的装备发展是有“目标”的,所谓目标,就是研发的武器装备能够实现赶超,你有的我要有,你没有的我也要有。
我们来简单的数数已经基本实现的:
陆军:99A大改主战坦克、精确制导远程火箭炮、红旗系列野战防空系统。
空军: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轰20洲际远程轰炸机,远程运输机运20,红旗系列高端反导、防空导弹。
战略火箭军:东风21D、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东风41固体推进剂重型洲际导弹、中段反导、反卫、激光反导、反卫,高超音速飞行器武器、高超音速洲际导弹机动弹头。
海军:055万吨大驱,巨浪3型射程12000公里以上的潜射洲际导弹!
战略支援部队:北斗导航卫星、海洋监测监视卫星(打航母)、高分同步卫星(打航母和弹道导弹探测和侦察)、数据链星群、通信卫星群。
在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华诞庆贺之际,中国海军以实现2个创新发展的战略装备目标的勃勃英姿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这是两件伟大的成绩!
(说明:辽宁舰和002航母以及052D驱逐舰、054A护卫舰等仍然算过渡装备,暂时不算进目标舰。095和096核潜艇暂时不列入其中。)
俱往矣峥嵘岁月,数风流还看今朝!
再过10年,我们回过头来看现在的中国海军,展开你想象的翅膀,那时的中国海军更加不可限量!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是理想的彼岸!
还是那句话,厉害了,中国海军!厉害了,我的国!
先上图 !先上图 !先上图 !先上图 !越看让你越糊涂,你糊涂就对了!
下图:这是2018年南海大阅兵中所谓的094B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特别注意,三排格栅式排水孔,另外,从前到后三条“纵缝式”进排水孔(不是格栅式哦)
还要特别提醒您的是,这艘核潜艇的围壳要比今年青岛曝光的战略核潜艇窄的多,注意啊,围壳的上面各种升降设备和通气管占满了上表面。
下图:这是今年青岛70周年海上大阅兵的战略导弹核潜艇,特别注意,龟背下面只有一条格栅式进排水口。
特别注意,原来的三条分开设置的纵缝式进排水口变成只有一条,埋在格栅式下面。
还有一个最大最大的区别,围壳的上表面升降设备与后面的通气管之间有一大片空地,这是放置“救生钟”的地方,这也是与所谓的094B最大的区别。
您是不是再次糊涂了?这就是对了,不但您糊涂了,我也有点糊涂,不过也明白了。
从头说起
中国海军70周年华诞海上大阅兵遇上浓雾,雾中看舰朦朦胧胧,却是考验中国海军战斗力的时刻。
有网友说能不能临时改到没有大雾的海面再进行阅兵?这就是个笑话了。
敌人大雾来犯怎么办?难道要等到大雾散去再打?
从另外一个角度,这次雾中大阅兵还起到了另外一个效果,让参加阅兵的外国军舰见识了中国海军的组织能力和指挥协调能力,以及熟练和卓越的操舰能力,这个“意外”体现的正是中国海军扎扎实实的战斗力!
一个转自香港记者秦枫微博发出赞叹:
“我只能贡献(拍照)到这个清晰度了,今天简直雾太大了,飞机一架没看见,光听声儿了。站在观摩舰飞行甲板上,一些外国海军代表团同行很赞叹,这么复杂的气象条件下,组织海上阅兵,体现了中国海军的真正现代化。也有不少外国海军同行,感到很惊讶,说这么复杂的气象组织海上阅兵活动,他们真的不敢做。”
网上也有网友说到:
这要是战时起雾难不成还不打啦?军队说到底还是为了打仗而存在的,观赏检阅那都是副产品。
其实,根据中外记者在检阅舰上后来近距离拍照的照片上看,许多惊喜从雾中闪现出来,有的还是最新发现。
第一个惊喜,是“094B”吗?
对比一下这次参加海上阅兵的新型战略核潜艇的几处细节:
如果从艇号来看、倾向于094B。因为央视称:前面两艘战略核潜艇是长征-10、11,后两艘攻击核潜艇(095)是长征-15、16。
按国外有专家的文章推算,中国093大概有10条,094大概有6条,加上091和092,20艘编号应该是没错的。
先对比一下094和094A
仔细看哦!所谓“成败在细节”
反正本次参加阅兵的战略核潜艇,与去年南海阅兵的那艘肯定有不同,龟背更宽了,龟背的边缘刀劈斧剁般的棱角鲜明,与南海阅兵的所谓094B又有很大不同,一般认为巨浪3型潜射洲际导弹直径更大,迫使设计者不得不展宽龟背以适应新潜射洲际导弹,这个解释是科学的。
注意核潜艇进排水格栅的变化,细节区别很大。
从409开始到这次已经有四种型号,不管是092G、094、094A、094B,还是094、094A、094B、095。
最大的改动看样子就是侧面的排水口由原来的三排格栅变成了1排格栅加1排纵缝。
或许不是完全按建造顺序来排号,而是094系列计划六艘,预留了六个号,409~414。
093的第一艘407是2006年入列、408是2008年入列,
如果每一代的核潜艇是先造攻击核潜艇、后造战略核潜艇,那么409(2004)、410(2007)应该是092G。
截取央视的阅兵示意图
官方已经正式报道上述094正式名称为长征10号,舷号412。是新型战略核潜艇。
推测资料称,094最大排水量达12,000吨,主要武器是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
除094改进型外,阅兵队伍中还有1艘094型,2艘093A攻击核潜艇,2艘039B改进型常规潜艇,2艘039改进型常规潜艇。
按照海军命名规则,中国核潜艇均以“长征”为代号。
目前外媒推测我军已经公开的服役的核潜艇有:
091型攻击核潜艇3艘,
093型攻击核潜艇8艘,
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4艘。
其中,
091的长征1号(401)、长征2号(402)退役,长征三号(403)、长征四号(404)、长征五号(405)现役。
092仅有1艘,为长征6号(406);
093有长征七号(409)、长征八号(410)、长征九号(411);
093A有长征十四号(417)、长征十五号(418)、长征十六号(419);
093B有长征十七号、长征十八号。
094有长征十号(412)、长征十一号(413)、长征十二号(414)、长征十三号(415)。
外媒推测没有公开亮相的是095型攻击核潜艇和096型战略导弹核潜艇,与后者配套的巨浪-3 。
美国情报显示,2018年11月,中国海军使用“长城201”导弹测试艇在渤海测试巨浪-3潜射导弹,这种导弹射程超12,000公里,可携带单弹头和多弹头。
毫无疑问,中国海军潜艇部队是强大的,而其具有仅次于美俄的作战能力,是地地道道的“亚太狼群”。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中国军力报告”披露,如今中国共有64艘潜艇,其中攻击型核潜艇6艘、弹道导弹核潜艇4艘、常规潜艇54艘。
外媒的报道其实不准确
外媒的这个“猜测”有两个是明显错误,错误1:407、408、416三艘被外媒给吃了?
从401---4XX是连号的,没有缺号。新闻报道2006年服役了两艘核潜艇,胡主席亲自为其中一艘授旗。
它093的首艇407(“09工程”新阶段的开始),093的第二艘是408(下图)、2008年入列。
开始的“ 长征X号 ”与 40X 是对应的,后来有091退役了,401,402这两个艇号就没有了。
但是艇名长征1号、长征2号用在新服役的艇上,所以后来的X就不再对应,比如这次的新型战略核潜艇。
“ 长征十号 ”(412)。错开两个数,说明在它入列之前,已经有两艘再次被命名为“长征1号“、”长征2号”。
“ 长征十五号 ”(418)错开三个数,说明在它入列之前,已经又有一艘再次被命名为“长征3/6号“。
错误2,409是战略核潜艇,不是093攻击核潜艇!根据2013年在南海某基地该艇公开曝光图看,409是妥妥的战略核潜艇。(看下图)
战略核潜艇 与 攻击核潜艇 是按 2:2:3生产和部署,因为每次战略核潜艇出海都有1~2艘攻击核潜艇护航。
根据外电报道,中国从2015年起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就已经开始作战值班(在外进入深海发射阵位)标志着中国海基核打击作战能力正式建立。
所以,中国至少已经有6艘战略核潜艇,否则,不会同时有四艘在三亚 “ 晒太阳 ”。
按照世界上有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国家的惯例,一般是按照1:1:1比例遂行部署,既一艘在港休整(维修),一艘在部署的航行途中,一艘在大洋深处的战位,这样的模式进行战备值班部署。
这样部署的好处是,实际上等于3艘中有2艘处于可随时进入战斗的状态,只有1艘休整状态。因此,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实际上是核大国三位一体核战略中在勤效率最高的核力量,要比陆基和空基高的多,这也是为什么各个核大国如此重视核潜艇的根本原因。
另外每艘航母至少需要 2 艘攻击核潜艇,官媒曾报道过“ 第42艇员队 ”,每艘核潜艇是2支艇员队,可以在海上换勤。
这样大家是不是可以推测出,中国大概有多少艘在役的核潜艇?
最后小结一下:
如果读者实在懒得分析文中到底有多少核潜艇,就说说如何辨识新型核潜艇与老式核潜艇的区别。
中国最新型的核潜艇在构造上已经与第一二代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新型核潜艇的围壳要比老式的核潜艇有所加长,这主要是在围壳中安置了新型的“救生钟”装置。另外,单从外形(线型)上看,围壳不再有窗口,围壳的前上端有圆滑过渡,围壳的前下端有填角,围壳后有一段微小的长圆形凸起。
再有就是新型的侧舷声呐采用了艇首侧上方的安置办法。
整个潜艇的制造工艺也有大的提升,更加圆滑,新型的消声瓦贴敷的极为平整,显示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先进科技和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图例一:无轴泵喷推进器(世界领先,别国没有,特别说说美国也没有)。
图例二:围壳中新增加的“救生钟”,进一步给密封舱的艇内腾出了空间。
图例三:大面积的侧舷声呐,这个已经改了成为艇首和艇的前上侧的新型声呐。
再谈谈核潜艇的减阻设计及所谓的“龟背”
核潜艇的阻力主要来自艇身的“湿面积”,“湿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这与飞机的空气动力学不是一回事,但是许多人很容易搞混)。设计者在综合比较后,会选择减少艇身总的“湿面积”这种优化措施,抵消龟背的影响。
假如从艇首就开始追求流线型,耐压舱的艇身直径就要加大,然后设置从艇首就开始的“全通式的整流罩(龟背)”,好看的同时湿面积也会加大很多,就像俄亥俄一样。“湿面积”大了阻力也就大了,所以,像094这样的龟背式的整流罩未必不是最佳的选择,这需要专业的眼睛才能辨识好坏和优劣。
绝大部分军迷不清楚龟背内下潜后是自然进水的,通俗的说,龟背内的发射筒是被水淹掉的,龟背不是耐压舱,就是个整流罩(壳子)。下潜后,龟背内是注水的,流水孔越多,下潜速度越快。俄亥俄级的龟背只有一条纵缝,下潜速度就没有094快。
其实,被一些网友吹嘘的流线型怎么怎么不得了的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也有龟背。
像其他型号的潜艇一样,俄亥俄级以自留进水的方式,注满导弹发射筒区域耐压艇体上面的空间,因此其上层建筑只是起到导弹舱上部导流罩的作用。上层建筑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条纵缝式流水孔,从指挥台围壳稍前位置开始,沿水平方向一直向后延伸到导弹舱稍后的尾部耐压艇体的转折点处。
下图 我们从后面看,俄亥俄的“龟背”也很高大,只不过这个龟背是从艇首延伸过来的,掩饰了本来应该凸起的龟背,但同时也增加了整个艇身的“湿面积”,理论上“湿面积”越大阻力越大。
与094的龟背比较,究竟谁的设计更合理就只能见仁见智了,只有设计者自己会权衡利弊,然后优中选优。
最惊人的是:
新型战略核潜艇装备了巨浪3型潜射洲际导弹,射程可达12000公里以上。
有确凿的根据,70周年海上阅兵出现的新型战略核潜艇装备了巨浪3型潜射洲际导弹,因为这次出现的新型战略核潜艇的导流罩(龟背)只有一条格栅式自流水孔,这说明比起三条格栅式自流水孔的设置,显然是注水量减少了。
注水量减少了,意味着龟背内的发射筒占据的空间加大了,这是因为巨浪3导弹发射筒的直径和体积在龟背内的占比加大了,不再需要三条格栅式进水孔,这是唯一科学的解释。
简单说,就像饭碗里的米饭多了,能倒进去的汤和水少了一样的道理。或者说,放进水桶里的石头多了,能注入的水少了一样。
这意味着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在潜射洲际导弹射程上突破12000公里以上的国家。
英国没有(英国核潜艇上的三叉戟D5是美国给的)。
法国没有,法国的M51潜射洲际导弹2016年刚刚达到8000公里。
俄罗斯也没有,俄罗斯历经磨难20多年才初步成功的布拉瓦潜射洲际导弹打不到12000公里。
目标!目标!目标!
我军的装备发展是有“目标”的,所谓目标,就是研发的武器装备能够实现赶超,你有的我要有,你没有的我也要有。
我们来简单的数数已经基本实现的:
陆军:99A大改主战坦克、精确制导远程火箭炮、红旗系列野战防空系统。
空军: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轰20洲际远程轰炸机,远程运输机运20,红旗系列高端反导、防空导弹。
战略火箭军:东风21D、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东风41固体推进剂重型洲际导弹、中段反导、反卫、激光反导、反卫,高超音速飞行器武器、高超音速洲际导弹机动弹头。
海军:055万吨大驱,巨浪3型射程12000公里以上的潜射洲际导弹!
战略支援部队:北斗导航卫星、海洋监测监视卫星(打航母)、高分同步卫星(打航母和弹道导弹探测和侦察)、数据链星群、通信卫星群。
在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华诞庆贺之际,中国海军以实现2个创新发展的战略装备目标的勃勃英姿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这是两件伟大的成绩!
(说明:辽宁舰和002航母以及052D驱逐舰、054A护卫舰等仍然算过渡装备,暂时不算进目标舰。095和096核潜艇暂时不列入其中。)
俱往矣峥嵘岁月,数风流还看今朝!
再过10年,我们回过头来看现在的中国海军,展开你想象的翅膀,那时的中国海军更加不可限量!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是理想的彼岸!
还是那句话,厉害了,中国海军!厉害了,我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