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号弹到底能不能上2万吨级武库巡洋舰大规模垂发?

2025-11-19 00:41:16   

26号弹到底能不能上2万吨级武库巡洋舰大规模垂发?


图片

昨天谈到了26号弹与27弹,从本土发射,可以覆盖至少三分之一的地球表面,既包括陆地也包括周边的大洋,而如果27号弹的射程可以确保8000到9000公里,那么同样从本土机动发射,基本上可以覆盖全球表面45%到50%的总面积,可以进一步压缩对手航母打击群的全球活动范围。于是就有人提出,可不可以上舰机动发射。那么岂不是全球无死角反舰,也可以打击地球表面任意一点上的敌方陆地设施?这个问题提得好,也是未来海基战略力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当前的潜射洲际导弹也可以环球机动打击。但是瞄准点基本都是对手的陆地战略设施;而且当今几乎所有的潜射洲际导弹都没有打击机动目标的能力,更不用说对敌方高速机动的航母战斗群时刻追着打,最多能快速打击对手的航母母港等设施。

图片

但是所有核武器仍然以威慑为主。如果真要环球任意角度打航母,还真得等到26号甚至是27号大规模的上舰垂发部署。大型水面舰艇都有非常强大的天基数据链,完全可以兼容打航母前后的天量信息高速实时交流,这一点比所有的核潜艇都强;先天具备任意位置发射,从6000到8000公里之外直接机动打航母的条件之一。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弹头高速再入期间的黑障破除问题;目前对最大射程5500公里,弹头再入速度在15马赫以下的黑障破除已经算是手到擒来。那么最终克服射程8000公里以上,再入速度超过20马赫级别的黑障破除,也应该已提前摸到了门道。在这些基础性条件都基本具备以后,26号弹甚至是27号弹的大规模上舰,就已经扫除了最主要的障碍。剩下的只有一个水面大舰垂发系统,

图片

最大容纳能力的问题。26号弹因为是陆基机动发射,从来没有考虑过压缩尺寸的问题。一般认为其总长在14米级,最大直径1.4米,全重不详,但可以携带至少1个2吨级弹头,或者3个分弹头加诱饵;而27号弹应该大致类似,或者稍微再长出1米。考虑到上舰规模要大,那么应该让新垂发去充分适应陆弹,而不是压缩修改陆弹去适应新垂发。2万吨级新巡洋舰不妨专门设置一批1.7级直径、15米深的超级垂发井,正好是当今850毫米垂发的2倍直径,可另外设置几百个。如果型深本身不到15米,不妨额外加个2层台。假设单舰携带64个此类垂发,一次齐射就可以灭掉至少4个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