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国领导世界的时候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2025-09-01 19:17:04
蛇无头不行,人无头不走。一个组织需要好的领导者,一个地方需要好的领导者,一个国家需要好的领导者,整个人类社会则需要一个强大的领导国家。对人类社会来说,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需要一个由伟大政治家领导的国家来引领世界,引领全人类去发展经济,共同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处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人类世界出现了百年变局呢?关于这一点,其实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能很轻松解释清楚。
百年变局变得是什么?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其本质就是生产关系。什么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当今人类社会,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本质,就是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再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再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于是就有了社会生产关系演进变化的现实需要,也就有了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现实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出现生产关系的重组,而这个重组过程就是全人类政治经济秩序重组的过程。大国竞争的是什么?其本质就是自己在新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图片
那么,未来世界谁来主导?谁能更好地促进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谁就是未来政治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基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这个世界需要一个真正的领导国家、真正伟大的政治家来引领全人类,重新建立更加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生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带领全世界走向共同繁荣。
在占豪看来,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领导世界的国家必须得具备四个条件:
一、综合国力强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综合国力强大,是一国领导世界的物质基础、实力基础,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综合国力不仅体现在GDP、军事等传统维度,更体现在能否占据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这些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创新能力(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新能源)、经济韧性与活力、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大的数字经济基础以及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客观而言,只有具备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为本国人民创造福祉,有了给本国人民创造福祉的能力,这种生产力才能在全人类不断全球化的今天与未来出现生产力效应外溢,才有能力为全人类发展提供生产力支撑,以及提供世界需要的公共产品),并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全人类共同挑战的领域真正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二、拥有伟大的理想和目标:提供精神感召力
什么是感召力?就是大家愿意和你齐心协力一起干。就国家层面而言,新中国就是利用感召力推动发展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在新时代的最典型案例就是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战。数百万人下基层,数十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三百多万驻村干部。这次脱贫攻坚战,最终牺牲了1800多名干部,真的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为人民服务的运动。我们打赢了伟大的脱贫攻坚战,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召力。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下基层打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呢?就是我们党和国家伟大的理想和目标。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感召力就是凝聚国民、吸引世界的精神旗帜和愿景。一个只追求自身利益的国家无法赢得真正的尊重和追随的,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一个国家拥有伟大的理想和目标的时候,他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精神感召力。
图片
关于感召力,近代的西方是利用宗教,而新时代的中国用的是“为人民服务”。那么,一个国家如何具备拥有感召全世界的能力?在新时代,在科技爆发的新时代,宗教显然是落后了,虽然美西方还在用,但显然是落后了,因为你连自己的国民都感召不了,你如何感召世界人民?未来,一国要领导世界,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提倡的理想是超越本国利益的,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宏大叙事的。于是,我们看到,习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政治理念。中国不但要发展自己,还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动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现代化,这就是伟大的理想和目标。
三、主张平等互利,追求共同繁荣:践行合作的模式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所谓的平等,并非简单的结果均等,而是权利与机会的公平,其核心在于制度能保障每个人在不受先天或后天特权压迫的前提下,拥有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同等起点和规则。近代的国际社会是丛林法则,所以才出现那么多掠夺、压迫、剥削,才有一国对另一国的入侵,就像现在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以及周边国家一样。
当今人类社会,无比需要中国一直提倡并践行的“和平共处五原则”,无比需要更加平等互利的合作,需要大家共同协作去追求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和平共处五原则”是当今世界最公平、最公正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核心原则。“和平共处五原则”区别于旧的、基于霸权主义和零和博弈的国际秩序,是当今世界应该提倡的最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
“和平共处五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所以,在当下这个不断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需要积极合作应对各种复杂问题,那么这种合作就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公平公正,主张开放而非封闭、合作而非对抗、共赢而非独占,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和平共处五原则”。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立足于“和平共处五原则”而推动的。
图片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思想的不断觉醒,“恃强凌弱”和“赢家通吃”的模式已经不得人心,且无法持续。世界多极化趋势要求国家间必须平等相待。只有让所有参与者都能从合作中受益,这种领导模式才是可持续。国际社会要推动国际合作下的建设,需要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家商量着来,合作着办。
四、热爱和平,不恃强凌弱:展现道德高度与战略定力
一个人强大了,要能忍着不恃强凌弱都不容易,一个国家强大了,要憋着不恃强凌弱更难。所以,我们看到近代西方主导的世界,国强必霸,所以近几百年西方霸主轮流坐;强必欺弱,所以我们看到各种杀戮、入侵。哪怕到了2025年的今天,世界霸权国家美国依然全力支持其盟友以色列疯狂屠杀巴勒斯坦人,疯狂搞军事扩张入侵其他国家。其实,美国之所以失去世界领导者的地位,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当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当主张文明的力量已经强大,美国这种霸权国家已经不再引领世界发展了。
在当今世界,领导者国家的国家行为是必须有人类共同的道德基础的,这个共识都没有,动不动“美国第一”、“美国优先”,利用强权逆人类发展趋势搞劫掠,这注定不可能长久。新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道德基石和战略选择,决定了其能否成为稳定的确定性力量。所以,这个国家需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需要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需要通过对话和外交解决争端,当然这样的国家也就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领导者。未来人类社会领导者国家一定是自身强大,但却永不称霸。
图片
一个热爱和平、行事可预测的大国,是全球秩序的“稳定器”。它能给小国带来安全感,赢得信任,从而有效调解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而不是利用霸权、武力来让他国屈服。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一个好战的国家只会制造恐慌和分裂,这一切在近代西方掌控生产力话语权的背景下还能勉强前进,但在如今中国足够强大的时候,怎么可能还允许让殖民、霸权继续掠夺全世界呢?
当今世界,强大国力是基础,确保有能力领导世界;伟大理想是方向,指明世界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平等互利是方法,阐明世界各国如何和平相处;热爱和平是品格,定义了国家行为的底线和原则。
在百年变局的今天,旧有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世界迫切需要新的解决方案和领导力量。能够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国家,必将能凝聚全球最大共识,引领世界走向更加和平、公正、繁荣的未来。这不仅是国家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
黄海之滨,津门故里,我们再看正在天津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次峰会,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多边外交活动,更成为观察中国外交理念与实践的一扇窗口。本次峰会从细节到宏观,深刻诠释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核心的“上海精神”的时代内涵,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这场峰会上,大家看到了什么?占豪看到了如下几点:
一、尊重与平等:于活动安排细节中彰显
天津峰会的细节处处体现“平等协商”的核心原则。据新华社报道,此次峰会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举办,除10个正式成员国领导人外,还邀请了埃及、柬埔寨等14个对话伙伴及联合国秘书长参会。这种开放包容的安排,打破了传统区域组织的封闭性,让“伙伴”而非“附庸”的关系成为主流。
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特别指出,上合组织“不将自身意志强加于人,也不针对第三方国家”,这一评价直指西方某些“俱乐部式”组织的排他性弊端。
其实,尊重与平等的原则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当中。在中国领导人欢迎各国领导人的通道两边,插满了10个正式成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国的国旗形成了一个充满尊重和满是庄重的通道。各国领导人踩着红毯,走向中国领导人,中国领导人与其热情握手、寒暄、合影。整个过程,各国领导人、各个世界组织的领导人都是平等获得一样的尊重。
峰会期间安排的多场平行对话机制,包括青年论坛、智库对话、工商界峰会等,充分体现了上合组织“以人为本、多元参与”的治理理念。这些机制不仅提升了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成员国之间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提供了平台。
图片
真正的平等,就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安排之中,所以无论是会场布置与活动安排,无处不渗透着对各国文化的尊重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无论是与会各国国旗的精准等高并列放置,还是各方代表发言时间的严格均等保障;无论是菜单设计上对成员国各民族饮食习俗的细致考量,还是文化交流活动中对多样文明的精彩呈现,都超越了形式上的礼仪,体现了中国对外交往中骨子里的平等观。这种尊重,绝非强者的恩赐,而是源于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哲学思想,为上合组织内部的深度互信奠定了坚实的情感与制度基础。说白了,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道”文化,行大道,走通途!
二、理想与协作:于宏伟目标倡议中阐释
天津峰会的目标清晰指向“行动导向”。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提出的“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倡议,已推动跨境商品与技术流动便利化协议落地。此次峰会通过的《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将勾勒出区域合作的新蓝图;关于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的系列成果文件,则如同精心编织的锦缎,将各领域务实合作的金线紧密交织;未来十年,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将进一步降低关税,让中国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成员国。
在安全领域,成员国已连续15年开展联合反恐演习。根据中国军网报道,今年的联合反恐演习在中亚地区举行,参演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演习内容涵盖反恐战术、情报共享、联合指挥等多个方面。这种持续性的安全合作机制,有效提升了成员国应对地区安全挑战的能力。
同时,峰会期间还宣布将加强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协作。上海合作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从打击“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到加快成立上合组织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及其分支机构、禁毒中心等“四个安全中心”,上合组织不断筑牢安全之基,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新格局。
上合组织不止于一个地区安全组织,更是一个怀揣共同理想的发展共同体。天津峰会再次证明,其生命力和吸引力源于各国对美好未来的共同向往以及对协作模式的深刻认同。峰会期间,各方就深化经贸、安全、人文等领域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倡议,这些倡议并非零和博弈的竞争脚本,而是共创共享的协作蓝图。
三、和平与发展:于峰会核心主题中锚定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贯穿峰会始终。8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中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发展繁荣的责任更加重大。”这一表态,充分彰显了上合组织精神与其它国际组织的不同,同时也充分表明,上合组织的号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
“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始终是上合组织的中心任务,也是天津峰会最鲜明的主题。峰会聚焦于协同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同时,更致力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打造增长新引擎,将安全与发展视为相辅相成的“双轮”。“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承担着凝聚各方共识、激发合作动能、擘画发展蓝图三项重大使命。”负责上合组织中方国家协调员工作的范先荣大使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大家想想看,中国主导的上合峰会在干什么,再看看美西方天天开会在干什么?简直是天壤之别!
图片
四、担当与作为:于中国方案路线图中呈现
作为创始成员国和东道主,中国在峰会中展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者角色。这种引领并非主导,而是通过贡献智慧与公共产品来凝聚共识、推动行动。中国不仅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合作方案,还为各国提供了一系列合作发展的机会,完美诠释了其始终倡导的全球治理观: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旨在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与正能量。
更关键的是,中国将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联动。天津作为中欧班列枢纽城市,越来越多的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在位列全球十大港口的天津港集散,使天津成为大量中欧(中亚)班列的“始发站”、连接上合组织国家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截至2024年3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8.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2个城市,带动了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使沿线国家涌现出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产业园区,为沿线国家带去新的商机,也为当地人民带去更多工作机遇。
看看,这才是大国担当啊!这就是中国方案路线的具体呈现。那么,我们再看看美国,以自己国家的强权,向全世界征税,剥削、掠夺全世界。试问,美国这样的国家怎么能领导人类?霸权国家,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了!天津峰会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所倡导和践行的新型国际关系:它源于尊重,成于协作,锚定和平与发展,最终落于实实在在的担当与作为。它向世界证明,国家间相处可以有不同于强权政治的另一种选择,一条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的共赢之路。这正是上合组织生机勃勃的魅力所在,也是其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根本保证。
我们都知道,当今世界处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人类世界出现了百年变局呢?关于这一点,其实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就能很轻松解释清楚。
百年变局变得是什么?是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其本质就是生产关系。什么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当今人类社会,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本质,就是人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再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再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于是就有了社会生产关系演进变化的现实需要,也就有了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当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现实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出现生产关系的重组,而这个重组过程就是全人类政治经济秩序重组的过程。大国竞争的是什么?其本质就是自己在新的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图片
那么,未来世界谁来主导?谁能更好地促进全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谁就是未来政治经济秩序的主导者。基于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这个世界需要一个真正的领导国家、真正伟大的政治家来引领全人类,重新建立更加适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生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带领全世界走向共同繁荣。
在占豪看来,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新时代,领导世界的国家必须得具备四个条件:
一、综合国力强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综合国力强大,是一国领导世界的物质基础、实力基础,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综合国力不仅体现在GDP、军事等传统维度,更体现在能否占据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这些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包括但不限于科技创新能力(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新能源)、经济韧性与活力、完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大的数字经济基础以及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客观而言,只有具备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为本国人民创造福祉,有了给本国人民创造福祉的能力,这种生产力才能在全人类不断全球化的今天与未来出现生产力效应外溢,才有能力为全人类发展提供生产力支撑,以及提供世界需要的公共产品),并在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等全人类共同挑战的领域真正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二、拥有伟大的理想和目标:提供精神感召力
什么是感召力?就是大家愿意和你齐心协力一起干。就国家层面而言,新中国就是利用感召力推动发展的典型代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支撑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在新时代的最典型案例就是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战。数百万人下基层,数十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三百多万驻村干部。这次脱贫攻坚战,最终牺牲了1800多名干部,真的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为人民服务的运动。我们打赢了伟大的脱贫攻坚战,这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召力。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下基层打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呢?就是我们党和国家伟大的理想和目标。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感召力就是凝聚国民、吸引世界的精神旗帜和愿景。一个只追求自身利益的国家无法赢得真正的尊重和追随的,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一个国家拥有伟大的理想和目标的时候,他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精神感召力。
图片
关于感召力,近代的西方是利用宗教,而新时代的中国用的是“为人民服务”。那么,一个国家如何具备拥有感召全世界的能力?在新时代,在科技爆发的新时代,宗教显然是落后了,虽然美西方还在用,但显然是落后了,因为你连自己的国民都感召不了,你如何感召世界人民?未来,一国要领导世界,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提倡的理想是超越本国利益的,是具有普世意义的宏大叙事的。于是,我们看到,习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政治理念。中国不但要发展自己,还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推动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促进全人类的共同现代化,这就是伟大的理想和目标。
三、主张平等互利,追求共同繁荣:践行合作的模式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所谓的平等,并非简单的结果均等,而是权利与机会的公平,其核心在于制度能保障每个人在不受先天或后天特权压迫的前提下,拥有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同等起点和规则。近代的国际社会是丛林法则,所以才出现那么多掠夺、压迫、剥削,才有一国对另一国的入侵,就像现在以色列入侵巴勒斯坦以及周边国家一样。
当今人类社会,无比需要中国一直提倡并践行的“和平共处五原则”,无比需要更加平等互利的合作,需要大家共同协作去追求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和平共处五原则”是当今世界最公平、最公正的处理国际关系的核心原则。“和平共处五原则”区别于旧的、基于霸权主义和零和博弈的国际秩序,是当今世界应该提倡的最重要的国际关系准则。
“和平共处五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所以,在当下这个不断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需要积极合作应对各种复杂问题,那么这种合作就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公平公正,主张开放而非封闭、合作而非对抗、共赢而非独占,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和平共处五原则”。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立足于“和平共处五原则”而推动的。
图片
当今世界,随着人类思想的不断觉醒,“恃强凌弱”和“赢家通吃”的模式已经不得人心,且无法持续。世界多极化趋势要求国家间必须平等相待。只有让所有参与者都能从合作中受益,这种领导模式才是可持续。国际社会要推动国际合作下的建设,需要基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大家商量着来,合作着办。
四、热爱和平,不恃强凌弱:展现道德高度与战略定力
一个人强大了,要能忍着不恃强凌弱都不容易,一个国家强大了,要憋着不恃强凌弱更难。所以,我们看到近代西方主导的世界,国强必霸,所以近几百年西方霸主轮流坐;强必欺弱,所以我们看到各种杀戮、入侵。哪怕到了2025年的今天,世界霸权国家美国依然全力支持其盟友以色列疯狂屠杀巴勒斯坦人,疯狂搞军事扩张入侵其他国家。其实,美国之所以失去世界领导者的地位,根本原因也就在于此。当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当主张文明的力量已经强大,美国这种霸权国家已经不再引领世界发展了。
在当今世界,领导者国家的国家行为是必须有人类共同的道德基础的,这个共识都没有,动不动“美国第一”、“美国优先”,利用强权逆人类发展趋势搞劫掠,这注定不可能长久。新时代,对一个国家来说,道德基石和战略选择,决定了其能否成为稳定的确定性力量。所以,这个国家需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需要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需要通过对话和外交解决争端,当然这样的国家也就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领导者。未来人类社会领导者国家一定是自身强大,但却永不称霸。
图片
一个热爱和平、行事可预测的大国,是全球秩序的“稳定器”。它能给小国带来安全感,赢得信任,从而有效调解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而不是利用霸权、武力来让他国屈服。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一个好战的国家只会制造恐慌和分裂,这一切在近代西方掌控生产力话语权的背景下还能勉强前进,但在如今中国足够强大的时候,怎么可能还允许让殖民、霸权继续掠夺全世界呢?
当今世界,强大国力是基础,确保有能力领导世界;伟大理想是方向,指明世界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平等互利是方法,阐明世界各国如何和平相处;热爱和平是品格,定义了国家行为的底线和原则。
在百年变局的今天,旧有的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挑战,世界迫切需要新的解决方案和领导力量。能够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的国家,必将能凝聚全球最大共识,引领世界走向更加和平、公正、繁荣的未来。这不仅是国家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
黄海之滨,津门故里,我们再看正在天津举办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次峰会,不仅是一次重要的多边外交活动,更成为观察中国外交理念与实践的一扇窗口。本次峰会从细节到宏观,深刻诠释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核心的“上海精神”的时代内涵,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这场峰会上,大家看到了什么?占豪看到了如下几点:
一、尊重与平等:于活动安排细节中彰显
天津峰会的细节处处体现“平等协商”的核心原则。据新华社报道,此次峰会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形式举办,除10个正式成员国领导人外,还邀请了埃及、柬埔寨等14个对话伙伴及联合国秘书长参会。这种开放包容的安排,打破了传统区域组织的封闭性,让“伙伴”而非“附庸”的关系成为主流。
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特别指出,上合组织“不将自身意志强加于人,也不针对第三方国家”,这一评价直指西方某些“俱乐部式”组织的排他性弊端。
其实,尊重与平等的原则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当中。在中国领导人欢迎各国领导人的通道两边,插满了10个正式成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国的国旗形成了一个充满尊重和满是庄重的通道。各国领导人踩着红毯,走向中国领导人,中国领导人与其热情握手、寒暄、合影。整个过程,各国领导人、各个世界组织的领导人都是平等获得一样的尊重。
峰会期间安排的多场平行对话机制,包括青年论坛、智库对话、工商界峰会等,充分体现了上合组织“以人为本、多元参与”的治理理念。这些机制不仅提升了组织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成员国之间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提供了平台。
图片
真正的平等,就是体现在每一个细节安排之中,所以无论是会场布置与活动安排,无处不渗透着对各国文化的尊重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无论是与会各国国旗的精准等高并列放置,还是各方代表发言时间的严格均等保障;无论是菜单设计上对成员国各民族饮食习俗的细致考量,还是文化交流活动中对多样文明的精彩呈现,都超越了形式上的礼仪,体现了中国对外交往中骨子里的平等观。这种尊重,绝非强者的恩赐,而是源于中华文明“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哲学思想,为上合组织内部的深度互信奠定了坚实的情感与制度基础。说白了,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道”文化,行大道,走通途!
二、理想与协作:于宏伟目标倡议中阐释
天津峰会的目标清晰指向“行动导向”。中国作为轮值主席国提出的“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倡议,已推动跨境商品与技术流动便利化协议落地。此次峰会通过的《上合组织未来10年发展战略》将勾勒出区域合作的新蓝图;关于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的系列成果文件,则如同精心编织的锦缎,将各领域务实合作的金线紧密交织;未来十年,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将进一步降低关税,让中国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成员国。
在安全领域,成员国已连续15年开展联合反恐演习。根据中国军网报道,今年的联合反恐演习在中亚地区举行,参演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演习内容涵盖反恐战术、情报共享、联合指挥等多个方面。这种持续性的安全合作机制,有效提升了成员国应对地区安全挑战的能力。
同时,峰会期间还宣布将加强在网络安全、能源安全、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协作。上海合作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从打击“三股势力”、跨国有组织犯罪、贩毒,到加快成立上合组织应对安全威胁与挑战综合中心及其分支机构、禁毒中心等“四个安全中心”,上合组织不断筑牢安全之基,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新格局。
上合组织不止于一个地区安全组织,更是一个怀揣共同理想的发展共同体。天津峰会再次证明,其生命力和吸引力源于各国对美好未来的共同向往以及对协作模式的深刻认同。峰会期间,各方就深化经贸、安全、人文等领域合作提出了一系列前瞻性倡议,这些倡议并非零和博弈的竞争脚本,而是共创共享的协作蓝图。
三、和平与发展:于峰会核心主题中锚定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贯穿峰会始终。8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中强调:“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发展繁荣的责任更加重大。”这一表态,充分彰显了上合组织精神与其它国际组织的不同,同时也充分表明,上合组织的号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
“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始终是上合组织的中心任务,也是天津峰会最鲜明的主题。峰会聚焦于协同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同时,更致力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打造增长新引擎,将安全与发展视为相辅相成的“双轮”。“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承担着凝聚各方共识、激发合作动能、擘画发展蓝图三项重大使命。”负责上合组织中方国家协调员工作的范先荣大使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大家想想看,中国主导的上合峰会在干什么,再看看美西方天天开会在干什么?简直是天壤之别!
图片
四、担当与作为:于中国方案路线图中呈现
作为创始成员国和东道主,中国在峰会中展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者角色。这种引领并非主导,而是通过贡献智慧与公共产品来凝聚共识、推动行动。中国不仅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合作方案,还为各国提供了一系列合作发展的机会,完美诠释了其始终倡导的全球治理观:即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旨在为世界注入更多的确定性与正能量。
更关键的是,中国将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联动。天津作为中欧班列枢纽城市,越来越多的上合组织国家货物在位列全球十大港口的天津港集散,使天津成为大量中欧(中亚)班列的“始发站”、连接上合组织国家与全球市场的重要枢纽。截至2024年3月底,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8.7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2个城市,带动了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升级,使沿线国家涌现出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产业园区,为沿线国家带去新的商机,也为当地人民带去更多工作机遇。
看看,这才是大国担当啊!这就是中国方案路线的具体呈现。那么,我们再看看美国,以自己国家的强权,向全世界征税,剥削、掠夺全世界。试问,美国这样的国家怎么能领导人类?霸权国家,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了!天津峰会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所倡导和践行的新型国际关系:它源于尊重,成于协作,锚定和平与发展,最终落于实实在在的担当与作为。它向世界证明,国家间相处可以有不同于强权政治的另一种选择,一条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的共赢之路。这正是上合组织生机勃勃的魅力所在,也是其走向更加光明未来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