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级雷达专家透露一个科幻技术,暗示歼-20装备共形阵雷达天线?
2017-08-05 08:27:45
雷达专家贲德院士
中国顶级雷达专家贲德院士座客卫视,透露了14所正在研制一种科幻技术——机载共形阵雷达,通俗地说叫“灵巧蒙皮”,是不是暗示歼-20装备了先进的共形阵雷达天线? 2015年美国空军也在此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目前F-22/ F-18/F-35都有装备此天线,歼-20经过这么多年的研制试飞和改进,没有理由不装备此先进的共形阵雷达天线,猜测歼20的垂尾还是机翼贴有共形阵天线板块。
J-20
贲德院士是响当当的雷达专家,如果以雷达来划分他的人生,贲德院士的生涯是由三部中国最先进的雷达组成的:1964年研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雷达——陆基相控阵雷达一举成名。80年代末改行研制成功国产第一部脉冲多普勒雷达,使我国军机雷达彻底进入三代机时代。第三部刚刚展开,并将延续贲德院士勤奋的一生。
机载共形阵雷达,通俗地说就是整个机身就是雷达天线或者部分机身贴上共形雷达天线,可以在目前相控阵雷达天线上的基础上,增加合成孔径雷达面积,使未来战机的隐身和雷达探测能力倍增,这也是西方各大国目前正在争相研制的先进雷达技术。共形阵天线不仅可以用于雷达探测和通信,也可能提供新的电子战作战方式,极大地改善电子攻击效能。
为什么要研制共形雷达天线呢?因为随着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发展,机载预警雷达由于面积小探测威力已经不能满足隐身作战需求。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载机外形扩大雷达孔径的共形阵雷达将成为未来机载雷达的发展趋势。 此外,传统的机载天线雷达散射截面大、质量重,严重影响了飞机的隐身性能和气动性能,为此研制共形阵雷达天线就成了出路。
共形阵雷达天线,就是将雷达像贴瓷砖一样,紧贴在飞机机体表面,最终实现把雷达天线和机身融合在一起。
我国在2015年曝光“神雕”无人预警机也已经采用了共形相控阵天线技术,据中科14所专家透露,我国下一代预警机将利用运-20为平台,然后贴上“瓷砖”,预警机很可能再也没圆盘子了,颠覆你的想像吧!
西方大国对机载共形阵雷达研究水平怎么样?欧美等发达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共形阵天线的优势,以美国,日本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共形阵雷达研制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
F22
今年2015年4月份,由NASA和美国空军支持的项目在超材料智能蒙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该技术利用超材料设计,将F-18“大黄蜂”的垂尾变身为机载通信天线和合成孔径雷达,从而实现超材料智能蒙皮的共形设计。
F-18
采用该智能蒙皮,飞机可实现“全方位、多任务”的快速雷达波束扫描,同时能保证“高机动、低可探测性”的关键指标。
该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军新型的F-22“猛禽”、F-35“闪电”战斗机和UAV“全球鹰”无人机,用于提高飞行器的综合性能和生存能力。
美国空军对“共形阵雷达天线”的机翼进行风动试验。
柔性共形阵天线是更先进的一种共形阵天线技术,能够随着外形变化进行动态调整适应而且对于飞行器因气动、冷热等引起的振动和外形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共形阵雷达天线,可以变形
日本对共形阵雷达天线的研究
日本在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在2013年对外公布了其正在牵头研发的柔性共形阵天线,在实用性方面具有很大的突破,解决了大部分共形阵天线所面临的问题。
日本柔性共形阵天线技术主要实现了三点:天线可以任意角度弯曲;天线传感器可以根据弯曲状态检测曲率,自动修正电磁波相位;通过对天线在弯曲状态下与平面状态下的增益效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自动修正电磁波的技术可行性。
J-20
虽然共形阵天线可以方便安装在各种小型空中平台,如无人机和战斗机之上.但共形阵机载雷达由于其特殊的几何外形,从而使得传统算法不能适应天线的变化,所以必须采用全新的系统。
中国共形阵雷达成果
中国2012年在珠海航展上就有展出一款共形阵雷达,圆柱形天线。相信国产机载共形阵雷达也在研制中,估计歼-20的垂尾也可能采用了与美国F-18相似的技术,在垂尾上共形雷达,具备合成孔径雷达扫描能力。
中国共形阵雷达
中国共形阵雷达技术指标
这种共形阵天线技术如果发展成熟,具有很广泛的军事用途,也将改变传统飞机设计理念,对于提高五代机六代机作战系统的探测能力大有裨益,尤其在隐身战斗机发展迅速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