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让德国和美国当场翻脸的“北流天然气”是怎么回事?
2019-02-21 07:24:43
在刚刚结束的德国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彭斯并没有给德国东道主留任何面子,公开指责德国—俄罗斯的北流天然气管道的一线、二线工程,是德国人和俄罗斯人的“暗中勾结”、“出卖西方盟友利益”。并对此发出了威胁,“我们不能捍卫那些依赖东方的西方盟友。”暗示可能对这个项目进行全面制裁。而德国总理默克尔也针锋相对的进行了反驳,指出北流天然气管道的两期工程,事关德国的能源安全和主权,美国人无权对此指手画脚。两个西方大国的高层如此针锋相对,近乎当场翻脸,在冷战后的国际场合还是比较罕见的,那么这个北流天然管道的两期工程,到底是怎么会事呢?
“北流”天然气管道,其实就是在欧洲北方的波罗的海的海底铺设的天然气管道,因为地处高纬度,相对于已有的从俄罗斯到中欧的陆地输气管道,这条新的海底天然气管道位于北方,因此叫Nord Stream。
STREAM本意是“溪流”,因此这条基本全部位于海底的天然气管道,被叫做“北流”或者“北溪”,也有人叫他北欧海底天然气管道。北流天然气管道起点为俄罗斯地处芬兰湾的城市维堡,终点为德国东北部的波罗的海沿岸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2005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占51%股份的项目公司Nord Stream AG在瑞士成立,其余股东为德国、荷兰和法国的能源公司。包含两条平行管道。1号管道于2011年5月铺设,2011年1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2号管道于2011年至2012年间铺设,2012年10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北流”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2012年建成,全长为1224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海底管道。每年可为欧洲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现在美国人激烈反对的,主要是北流的2期工程,目前已经施工完成了80%。
“北流”天然气管道自规划开始就在欧美各国引发了不同的意见。管道两端的俄罗斯和德国大力支持建设,在项目公司中俄罗斯和德国的股份合计超过75%,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为项目公司董事长。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也大体支持并占有少量股份,显然这两国也可以在北流管道到达德国后,用直线往本国输送部分天然气。“北流”天然气管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等国带来的地缘政治的风险,但项目也强化了欧洲的经济心脏区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同时增强了德国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中的发言权,形成一个“俄德能源联手”但是分化欧盟国家的局面。
“北流”项目的一期工程,在争议中完工输气后,引起更大争议的是2015年开始的、项目公司决定再兴建的“北流2”号线,以便让整体输送能力达到每年11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年输送1.3亿吨原油当量。“俄气”的想法,得到来自德国、奥地利、荷兰和法国能源公司的融资支持。但是该消息一出,立即在欧盟内部引起反对浪潮。最激烈的反对,来自中东欧国家,强烈指责该项目破坏欧洲能源联盟的建设。作为域外国家,美国也明确表态反对兴建“北流-2”项目。
那么这个本来利好欧洲经济核心能源供应的项目,为何招致中东欧国家和美国的激烈反对呢?说到底,还是北流海底天然气管道,直接动了他们的利益奶酪。
1,中东欧国家尤其是乌克兰激烈反对这个项目,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前苏联时代和俄罗斯早期修建的往德国和西欧输出天然气的管道,大都经过他们的领土,他们每年为此可以分得一笔相当可观的“天然气过境费”。对相对贫困的乌克兰等国来说,每年几十亿美元的过境费,也是非常看在眼里。另外,既然俄罗斯要大规模的往德国、荷兰和法国输气,途径的乌克兰等国,自然也可以变相的截流一部分,确保本国的用气;同时以维护天然气安全过境为理由,对卖方买方都能施加一定的影响力,说白了就是可以坐地起价、名利双收。
2,若北流工程2期全部完成,就有完全取代原先的过境乌克兰等国的旧有管道的输气能力。而且北流工程完全走波罗的海的海底,几乎不用过境任何中间国家的陆地领土,只需要过境少数沿波罗的海国家的领海,因此过境费显然要比陆地全程过境中东欧国家便宜的多,而且不容易被人为破坏和卡脖子。更不会被沿途国家截流部分天然气。这样就基本废掉了很多中东欧国家天然气过境饭碗。
3,作为一些靠俄罗斯比较近的前华约国家,比如波兰;还有一些前苏联国家,比如乌克兰和立陶宛,现在都是反俄急先锋。而北流工程既动了他们的饭碗,又会给俄罗斯带来稳定的巨额现金外汇收益,自然是变相强化了俄罗斯的国力,对这些从骨子里防范和反俄的国家来说,不反对才是怪事。
4,那么美国为何对这个项目也是坚决不满呢?理由也很简单。凡是俄罗斯和德国这两个一东一西两个欧洲核心走近的事情,都有踢开美国影响力的苗头,这是美国所绝不会容忍的。让俄罗斯能获得巨额稳定外汇的项目,也是美国坚决反对的。而现在部分东欧国家是最亲美的欧洲跟班,他们的诉求也是美国不能忽视的。除了以上的地缘战略和争霸的原因。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因素。那就是当今的美国,就要超越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实际上世界第一的油气生产大国。因此美国公司也想向德国等欧洲用气大户大量出口液化天然气。而北流项目若2期都完工,将在欧洲的用气市场占据先发优势,在价格上对比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俄罗斯公司每年多卖出5000万吨天然气,美国公司自然就要少卖出5000万吨。这其实等于提前动了美国油气资本的奶酪,坚决反对甚至发动制裁也是必然。说到底,一切都是利益。
“北流”天然气管道,其实就是在欧洲北方的波罗的海的海底铺设的天然气管道,因为地处高纬度,相对于已有的从俄罗斯到中欧的陆地输气管道,这条新的海底天然气管道位于北方,因此叫Nord Stream。
STREAM本意是“溪流”,因此这条基本全部位于海底的天然气管道,被叫做“北流”或者“北溪”,也有人叫他北欧海底天然气管道。北流天然气管道起点为俄罗斯地处芬兰湾的城市维堡,终点为德国东北部的波罗的海沿岸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2005年“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占51%股份的项目公司Nord Stream AG在瑞士成立,其余股东为德国、荷兰和法国的能源公司。包含两条平行管道。1号管道于2011年5月铺设,2011年1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2号管道于2011年至2012年间铺设,2012年10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北流”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2012年建成,全长为1224公里,成为世界最长的海底管道。每年可为欧洲输送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现在美国人激烈反对的,主要是北流的2期工程,目前已经施工完成了80%。
“北流”天然气管道自规划开始就在欧美各国引发了不同的意见。管道两端的俄罗斯和德国大力支持建设,在项目公司中俄罗斯和德国的股份合计超过75%,德国前总理施罗德为项目公司董事长。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也大体支持并占有少量股份,显然这两国也可以在北流管道到达德国后,用直线往本国输送部分天然气。“北流”天然气管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俄罗斯天然气过境乌克兰等国带来的地缘政治的风险,但项目也强化了欧洲的经济心脏区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同时增强了德国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中的发言权,形成一个“俄德能源联手”但是分化欧盟国家的局面。
“北流”项目的一期工程,在争议中完工输气后,引起更大争议的是2015年开始的、项目公司决定再兴建的“北流2”号线,以便让整体输送能力达到每年11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年输送1.3亿吨原油当量。“俄气”的想法,得到来自德国、奥地利、荷兰和法国能源公司的融资支持。但是该消息一出,立即在欧盟内部引起反对浪潮。最激烈的反对,来自中东欧国家,强烈指责该项目破坏欧洲能源联盟的建设。作为域外国家,美国也明确表态反对兴建“北流-2”项目。
那么这个本来利好欧洲经济核心能源供应的项目,为何招致中东欧国家和美国的激烈反对呢?说到底,还是北流海底天然气管道,直接动了他们的利益奶酪。
1,中东欧国家尤其是乌克兰激烈反对这个项目,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前苏联时代和俄罗斯早期修建的往德国和西欧输出天然气的管道,大都经过他们的领土,他们每年为此可以分得一笔相当可观的“天然气过境费”。对相对贫困的乌克兰等国来说,每年几十亿美元的过境费,也是非常看在眼里。另外,既然俄罗斯要大规模的往德国、荷兰和法国输气,途径的乌克兰等国,自然也可以变相的截流一部分,确保本国的用气;同时以维护天然气安全过境为理由,对卖方买方都能施加一定的影响力,说白了就是可以坐地起价、名利双收。
2,若北流工程2期全部完成,就有完全取代原先的过境乌克兰等国的旧有管道的输气能力。而且北流工程完全走波罗的海的海底,几乎不用过境任何中间国家的陆地领土,只需要过境少数沿波罗的海国家的领海,因此过境费显然要比陆地全程过境中东欧国家便宜的多,而且不容易被人为破坏和卡脖子。更不会被沿途国家截流部分天然气。这样就基本废掉了很多中东欧国家天然气过境饭碗。
3,作为一些靠俄罗斯比较近的前华约国家,比如波兰;还有一些前苏联国家,比如乌克兰和立陶宛,现在都是反俄急先锋。而北流工程既动了他们的饭碗,又会给俄罗斯带来稳定的巨额现金外汇收益,自然是变相强化了俄罗斯的国力,对这些从骨子里防范和反俄的国家来说,不反对才是怪事。
4,那么美国为何对这个项目也是坚决不满呢?理由也很简单。凡是俄罗斯和德国这两个一东一西两个欧洲核心走近的事情,都有踢开美国影响力的苗头,这是美国所绝不会容忍的。让俄罗斯能获得巨额稳定外汇的项目,也是美国坚决反对的。而现在部分东欧国家是最亲美的欧洲跟班,他们的诉求也是美国不能忽视的。除了以上的地缘战略和争霸的原因。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因素。那就是当今的美国,就要超越俄罗斯和沙特,成为实际上世界第一的油气生产大国。因此美国公司也想向德国等欧洲用气大户大量出口液化天然气。而北流项目若2期都完工,将在欧洲的用气市场占据先发优势,在价格上对比美国的液化天然气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俄罗斯公司每年多卖出5000万吨天然气,美国公司自然就要少卖出5000万吨。这其实等于提前动了美国油气资本的奶酪,坚决反对甚至发动制裁也是必然。说到底,一切都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