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安:二十年的较量 中国赢
2015-10-29 09:19:35
九十年代初,一篇名为《夏令营的较量》的文章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以此文为据,痛心疾首的大谈中国的“80后”垮掉了。也有不少“80后”受此文刺激,暗下决心,发愤图强。
二十年过去了,回头再看,中日两国的“80后”到底如何呢?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曾被判定“垮掉”的中国“80后”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日本的同龄人中却存在大量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靠父母供养的“御宅族”。
不能因为中国“80后”有成功者,日本“80后”有失败者,就判定中国青年比日本青年强。但最起码,我们可以判定,当年那篇文章并不能真实反应中日“80后”的全貌。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以“80后”为主体的中国军人、警察和救援人员置生死于度外的救助同胞。而在2011年3.11海啸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中,同样以“80后”为主体的日本自卫队一溃百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中国青年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很可能胜日本青年一筹呢?
3.11海啸中还流传这另外一个故事:当一批学生因海啸被时。中国留学生主张自救,日本学生主张等待救援,最后决定分头行动。结果积极自救的中国留学生获救了,消极等待的日本学生则全部遇难。
不能因此认为日本学生一定是错的,中国学生一定是对的。在那么大的灾难中,是否能获救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这个故事是不是说明中国青年面对突发事件比日本青年更加积极,更加有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呢?
无论说当年那篇文章“毁掉”了一代人的自信,还是说当年的那篇文章刺激了一代人奋起向上,多少都有点言过其实。个人是否成功,要看个人是否努力上进。积极的人不会因为一篇文章灰心,消极的人也不会因为一篇文章就脱胎换骨。一个国家的青年如何,要看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气。中国青年表现得比日本青年更具责任心,更积极,是文化氛围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文化氛围更强调集体,有意识培养青少年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而日本在战后则更注重个人主义,推崇“小确幸”之类的观念。长期教育积累,自然是中国青年更勇于承担责任,日本青年更在乎个人得失和安危。
近年来,日本在教育方面师从美国,崇尚“快乐教育”,不再鼓励孩子之间竞争,学习也尽可能的轻松自由。而中国青年,不用笔者多说,所有人都记得父母对成绩的严格要求和寒窗苦读的艰辛吧?在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方面,中日青年的对比也不会出现《夏令营的较量》中所说的情况。
日本传统文化高度强调秩序和服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就会被父母用手按着头,向别人行礼。从幼年开始,服从规则的意识深深的印在所有日本人的心灵深处。而中国文化中,则有挑战权威的传统。因此,中国青年自然比日本青年更加积极,更加独立。
从社会发展状况的角度看,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中,社会发展近乎停顿,中下层上升的通道越来越狭窄。而在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社会中充满了机会,发生了无数“逆袭”的故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青年安于现状,中国青年勇于挑战,也就不足为奇了。
《夏令营的较量》到今天,时间过去了二十年。中日发展的现实已经说明了这场二十年的较量胜负如何。未来,这样的较量还会继续下去。笔者期待并且相信,中国青年能够赢得这种较量的胜利,无论哪一代,无论多长时间。
二十年过去了,回头再看,中日两国的“80后”到底如何呢?实际情况告诉我们,曾被判定“垮掉”的中国“80后”正日益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日本的同龄人中却存在大量无所事事、游手好闲、靠父母供养的“御宅族”。
不能因为中国“80后”有成功者,日本“80后”有失败者,就判定中国青年比日本青年强。但最起码,我们可以判定,当年那篇文章并不能真实反应中日“80后”的全貌。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以“80后”为主体的中国军人、警察和救援人员置生死于度外的救助同胞。而在2011年3.11海啸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中,同样以“80后”为主体的日本自卫队一溃百里。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中国青年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很可能胜日本青年一筹呢?
3.11海啸中还流传这另外一个故事:当一批学生因海啸被时。中国留学生主张自救,日本学生主张等待救援,最后决定分头行动。结果积极自救的中国留学生获救了,消极等待的日本学生则全部遇难。
不能因此认为日本学生一定是错的,中国学生一定是对的。在那么大的灾难中,是否能获救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这个故事是不是说明中国青年面对突发事件比日本青年更加积极,更加有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呢?
无论说当年那篇文章“毁掉”了一代人的自信,还是说当年的那篇文章刺激了一代人奋起向上,多少都有点言过其实。个人是否成功,要看个人是否努力上进。积极的人不会因为一篇文章灰心,消极的人也不会因为一篇文章就脱胎换骨。一个国家的青年如何,要看这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气。中国青年表现得比日本青年更具责任心,更积极,是文化氛围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文化氛围更强调集体,有意识培养青少年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而日本在战后则更注重个人主义,推崇“小确幸”之类的观念。长期教育积累,自然是中国青年更勇于承担责任,日本青年更在乎个人得失和安危。
近年来,日本在教育方面师从美国,崇尚“快乐教育”,不再鼓励孩子之间竞争,学习也尽可能的轻松自由。而中国青年,不用笔者多说,所有人都记得父母对成绩的严格要求和寒窗苦读的艰辛吧?在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方面,中日青年的对比也不会出现《夏令营的较量》中所说的情况。
日本传统文化高度强调秩序和服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就会被父母用手按着头,向别人行礼。从幼年开始,服从规则的意识深深的印在所有日本人的心灵深处。而中国文化中,则有挑战权威的传统。因此,中国青年自然比日本青年更加积极,更加独立。
从社会发展状况的角度看,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中,社会发展近乎停顿,中下层上升的通道越来越狭窄。而在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社会中充满了机会,发生了无数“逆袭”的故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青年安于现状,中国青年勇于挑战,也就不足为奇了。
《夏令营的较量》到今天,时间过去了二十年。中日发展的现实已经说明了这场二十年的较量胜负如何。未来,这样的较量还会继续下去。笔者期待并且相信,中国青年能够赢得这种较量的胜利,无论哪一代,无论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