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火箭和导弹的自毁系统

2021-01-11 08:34:07   




对航天大火箭和从地面或者海上发射的战略导弹来说,都必须考虑万一发射失败或者飞行失控后,如何紧急处置的问题。因为这些大火箭或者导弹内部,都有上千吨到几十吨的易燃易爆的燃料和氧化剂,还有的可能携带威力巨大的战略弹头。如果发射出去以后不按照提前设定的轨迹飞行,一旦落入地面有大量人员和建筑物的区域,必然引发猛烈的爆炸而造成严重的后果。于是各种大火箭和战略导弹都考虑过自毁系统。就是一旦出现发射飞行异常,就将其当空引爆。这样在空中爆炸虽然当量也不小,但是由于大多数距离地面较远,带来的爆炸冲击会大大减轻。虽然当空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和燃烧物仍然会对地面产生一定的破坏,但是整体上比直接落在地面或者海面上再猛烈爆炸,引发的破坏要小得多。



大火箭与大型导弹的自毁模式,大多都考虑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靠飞行物自己的智能判断自毁;另外一种就是人工遥控自毁。前一种主要是靠弹上计算机对惯性导航系统的数据分析来判断。一旦弹上的计算机发现实际惯导数据和提前存入的弹道参数严重偏差,则开始启动自毁程序。也就是给自毁系统加电,到偏离到一定参数,电压也达到引爆自毁系统电雷管的程度;炸药爆炸再引爆火箭或者导弹的燃料引发爆炸自毁。不过这种全自动的自毁目前应用的不多。毕竟完全靠机器自己判断飞行异常,风险太大。如果因为电路异常或者信号异常引发正常飞行的大火箭或者导弹当空爆炸,这损失就搞笑了。因此大型火箭或者战略导弹的自毁程序,一般有人直接监控判断,最终是否自毁,有专门的负责人通过特殊系统发送自毁信号。



也就是整个系统有人参与其中,并且做最终决策。对大多数大火箭和战略导弹来说,也不是管理员想炸毁就可以随时按动电钮;否则如果管理员被策反或者故意搞破坏,麻烦同样很大。实际上大多数自毁系统。都是机器和人双保险的设置。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大火箭或者导弹。还在发射台上或者发射潜艇上,那么此时自毁系统电路并没有被加电,就是有人突然恶意按动自毁按钮也不会爆炸。只有当这些火箭或者导弹发射出去,在发动机系统被激活,并且工作一定的秒数,也就是脱离发射台或者发射潜艇到一定的最低安全距离之外后,自毁系统才会开始加电,有被引爆的可能。而且如果飞行轨迹正常,此时有人故意按动引爆自毁按钮也不会爆炸。也就是系统和人工双保险,只有飞行轨迹确实不正常之后,自毁系统才会真正起作用。航天液体大火箭的自毁爆炸器,多为盘状或柱状。



安装在箱间段的适当位置,引爆炸毁推进剂贮箱,从而销毁整个火箭。固体导弹通常采用小型自毁装置,安装在发动机和仪器舱的适当位置,直接销毁导弹发动机和仪器设备。一般来说,负责自毁引爆的人员,都是“根正苗H”的;掌握自毁按钮的钥匙和密码。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还要说,一般载人的航天飞行器本身不安装自毁装置;也不是所有的大火箭或者导弹飞出去都可以随时引爆自毁。一般可自毁的最大距离,离开发射场或者发射潜艇斜距不超过150公里。再远自毁已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