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重型舰载机首次从17舰上呼啸而起!

2020-01-03 10:32:16   

前两天说到17舰已经在前呼后拥中北上,现在被证实已经回到了北方的生产厂。而且首次有17舰放飞15重型舰载机的图片公开,可见甲板翘头有17编号。可见大概率就是在这次北上的途中放飞的。因为这个船头编号是在宣布服役前,在南方大港的巨型栈桥停泊期间才涂上的。因此不太可能是南下期间放飞的舰载机,当时还没上号。再次回到北方船厂的17舰,甲板上已经没有了服役期间的7架主力舰载机,因此判断都已经飞回陆地训练基地去了。这也符合瀚海狼山过去提到的,南方大港仍然没有配套陆地舰载机基地的问题。大型载机舰艇出港执行任务之前,大批舰载机都会从陆地基地陆续飞来。在比较机密和安全可靠的海域进行陆续的着舰。这也是舰载机系统恢复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舰载固定翼,
主力战机。就是固定翼预警机和舰载直升机也是如此操作。而在载机大舰完成部署任务回到母港前几百公里,大多数舰载机又会放飞。直接飞回陆地训练和储存基地。这是因为载机大舰出入母港的航线都比较固定,有防止被对手核潜艇等中途伏击的需要。如果是空载的大舰,即使被伏击,也可防止船体和舰载机同时失去战力造成的巨大损失。目前美国的航母在本土出入母港前都是如此操作。第七舰队的值班航母,即使在东亚,也有厚木基地这个可以储存和日常训练200架以上舰载机的超级陆地基地可以随时待命。为在西太当值的美国航母甚至包括两栖攻击舰上携带的固定翼舰载机提供一个在母船之外的大型陆地基地。这个陆地基地的选择其他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首先是不能距离航母日常部署的港口太远。
一般两者直线距离在100公里到500公里之间。太远了,舰载机会在降落前消耗太多的燃油;距离越远,中间遇到天气变化的概率就越高。因此距离合适,首先是确保放飞和着舰舰载机的安全需要。再说距离超过500公里,就会超过大多数舰载直升机的内油航程。不利于直升机的聚集和归建。其次,这类舰载机陆地基地一般不能距离海岸线太近,最好选址在内陆。距离海岸线太近,就容易被对手突然从海上袭击。而且大多数海岸线上都会遇到台风的吹袭,容易造成宝贵舰载机的损失。现在唯一的一个陆地训练基地虽然也在海边,但是却是内海,有相当大的战略纵深;而且这个区域被台风吹到的概率极低。第三,就是这类基地必须设施完备,规模宏大。可以临时储存至少2艘甚至是3到4艘载机大舰的所有舰载机。而且还要有起降训练的完备设施。这就需要有比较大的投资和很大的基地机库规模。


目前看来北方的陆地基地,训练设施已经基本到位,但是机库规模显然还不够,这类机库不单纯是铁皮棚子,最好是加强机堡甚至是恒温恒湿机库。要抗炸抗超级台风。以提前适应未来的5代舰载机。因此建议未来的南方陆地舰载机基地,也应该选址在大陆上,尽量躲避概率高的强台风路径。这必然又是一个新的超级航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