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电磁弹射器首飞之后又研新设备:但首艘国产航母却无法享用

2017-10-03 17:25:26   



据媒体报道,中国的电磁弹射与阻拦系统已经实验完毕,并且已经完成了地面试验,且弹射型歼15战机也已经完成了实验,在弹射型航母制造成功后,我国就能迅速部署弹射型歼15,且电磁弹射的作战能力远超蒸汽弹射,仅就弹射效率上来算,电磁弹射就比蒸汽弹射超出30%,在同样的战机和打击距离下,电磁弹射航母的出动架次甚至能够超过200架次,每天都能投下上千吨弹药。而核动力+电磁弹射的航母也让我国的主力舰水平能迅速达到美国海军的高度。
蒸汽弹射比起电磁弹射的劣势实在太大,仅从制造上来说,长条开槽气缸不但难以制造,而且维护非常麻烦,仅制造4条长条开槽气缸的成本就超过了1000万美元,更不用说其他设备了。每次维护也需要上百名军人,并且因为海上高盐分且湿度极高,蒸汽弹射器的维护频率非常高,每架弹射器只需要500次左右的弹射就需要进行一次维护,而在几次维护以后,就必须返回港口进行专业维护了,在高强度持续作战中,蒸汽弹射这个问题暴露无遗。

因此即使是美国海军,在作战期间也不会用一艘航母连续执行作战任务,而是会在1周左右的高强度打击以后,将打击速度降低到高强度打击的一半到三分之一,这样才能保证长时间执行打击任务。此外蒸汽弹射还有不少其他问题,如一次性最多只能弹射35架左右战机,加上预警机,电子战机的情况下,一次只能弹射一半飞机进行打击。并且这些战机在最多只能有三分之二执行打击任务,剩下的需要执行护航任务或者拦截任务,即使是一次弹射35架战机,“尼米兹”级航母也会因为丢失大量蒸汽而减慢航速,这在美国海军中也饱受诟病,也是电磁弹射系统出现的原因。


电磁弹射没有蒸汽弹射的问题,只需要足够的电能,电磁弹射甚至可以无限次的执行弹射任务,虽然受限于舰载机飞行员和机体的限制,每天弹射效率最高也仅有160~240次,但也达到了10万吨级航母的极限了。并且电磁弹射可以轻松调整功率,甚至能够弹射仅有几百公斤的无人机,而电磁阻拦系统相对于传统的阻拦索优势也更大,传统阻拦索在战斗机降落以后必须进行复位等一系列准备,连续回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1分钟回收2架也很困难,因此弹射效率不但受到弹射器限制,也收到了阻拦索限制,而电磁阻拦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任何情况下都能以最高效率执行拦截任务。
对于中国海军来说,核动力电磁弹射航母是必经的一条路,而我国003型航母就很可能采用核动力电磁弹射,这款航母会在2030年之前交付中国海军,在美国服役第三艘福特级航母的时候,第一艘中国福特也会交付中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