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刚签卫星导航合作协议,近日又传来一大喜讯,让欧洲同行叫苦

2018-01-08 08:39:25   

不久前,中俄签定卫星导航合作协议,以求让北斗与格洛纳斯的信号兼容,没想到中俄刚签完协议,近日又传来一大喜讯:2017年12月,中美联合发布《北斗与GPS信号兼容与互操作联合申明》,没错,确实是中美也要在卫星导弹领域合作,要让GPS与北斗信号兼容,如今协议已签署了。


发射了
这一协议的签认,重点即不是提升北斗的定位精度和服务质量,也不是为北斗的进一步发展奠基铺路,而是美国竟然愿意合作了,这让欧洲同行叫苦了,在与中国合作方面,一直有心的欧洲被甩到了后面。
众所周知,美国一直试图打压中国北斗系统,早年中国试图参与欧洲加利略项目,美国从中使坏,逼中国退出,自行搞了北斗系统。北斗系统进入测试之后,据说曾受到干扰,说这事背后没有美国影子,谁信那?美国也试图去破译北斗的密码系统,可惜无一成功。


北斗网
如今美国为何突然改口,寻求与中国合作那?实在让人意外,然而仔细想来,也没什么意外。美国人是精明的商人,绝对不会与钱过不去,与中国的竞争归根结底只是利益之争,而不是为击败中国。
中国的北斗系统发展已势不可档,已形成国内网络,可提供实时厘米级高精度服务,正在向全球组网过渡,部分海外地区已开始服务,这一工作已开始,也不可能中止,至多只是晚上一年实现,毕竟所需的条件已全部具备了。


北斗的用途
北斗系统一旦完成全球组网,那么与GPS系统将不相上下,也是世界一流水平,那时美国再想对策也晚了,与其对抗到底,不如早点与中国合作,避免陷入困境。
不管怎么,中国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北斗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比如:国产智能手机已开始将北斗列为标配,据称;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仅靠国内市场,我们的北斗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再对外扩展市场更加有利。北斗的出现已经对国际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据称:导航终端的成本已跌至“白菜价”。只要美国不想失去中国这个市场,又不想在国际市场上与北斗拼个你死我活,那么除与北斗合作之外,没有选择了。


北斗的运行模型
这等于美国承认此前对北斗的围堵失败了,究其原因有四个字:自主创新。不管别人怎么,“山寨”、“仿制”等,反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势不可挡,别人想说什么说什么,不必在意,要在意的只有一个:我们能做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