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洪七:吹响冲锋号,日本工业的掘墓人来了

2017-11-19 15:50:00   

我们讲了,在围堵中国中跳得最欢的就是日本,而日本也恰是通过几次跟中国的战争获利巨大,一个是甲午战争,获得的赔款六倍于其国民生产总值,一个是侵华战争,而二战后,又因为西方要扼制中苏,把日本作为桥头堡,既没有清算日本法西斯,更因为朝鲜战争把日本当成了军需生产大本营,给了日本大量定单,经济再度腾飞,可谓是发了战争财。因此,日本巴不得中美有点什么事,他好火中取栗。


而日本由于是二战战败国,军备发展受到限制,当然也得以把资源全力发展经济。在中国周边扼制势力中,美国扮演的是武力大棒,日本扮演的是金元经援的角色,上窜下跳。如果不把日本给打下去,我们一带一路就会受到影响,中华和平崛起也会被干扰。

我们就要厚议一下如何射日,剪除美国的羽翼,把日本的爪牙给拔掉,就要从经济着眼,废了其经济能力,没钱就别折腾了。

这方面,我们仍然要远交美国,近攻日本。

有人要说了,人家美日是一个鼻孔出气,如何远交近攻?非也,你看,特朗普要安倍把日本的汽车拿到美国去生产,这就是吧?特朗普对安倍说,日本经济比美国要差点吧,那就这样吧,挺好。意思是,商人特朗普连干儿子的血也要吸的。这一点上,我们跟美国还是有共同语言的。日本人造车卖到美国,美国要日本人把工厂搬到美国去生产。这样,是要直接拿掉了日本第一大支柱产业呵。

日本经济要是没了,那就没啥能折腾的本钱了。虽然近期连连爆出日本造假的新闻,详情»但是日本多年积累的工业技术仍然不可小觑,师夷长技,我们还有不少向日本学习,赶超的领域。

看下近些年日本的GDP,之前长期占踞世界老二的位置,不得不说其经济实力很强,而近些年,没有太多增长,甚至有些倒退。因为中国经济起来了,日本神话的画皮就慢慢被揭穿了。下面我们详细分析。

工业是立国之本(美国都要把工业往家里搬了),从工业上来说,今天日本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四大产业,汽车、机床、机器人、电子电器,其中汽车产值最高。这四大产业都是我们要努力发力赶超的地方。等我们把这四大产业全都拿下了,日本的威胁就减小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日本的GDP组成;2011年度日本统计年鉴显示:日本GDP的组成中,工业只占到25.3%,出口占1.3%。服务业占到73.4%。服务业是指银行、保险,动漫,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总称。

在日本GDP组成中,七成是服务业,二成才是工业。日本第三产业发达,但第三产业对国力来说,远没有工业重要,比如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其他服务业,以及大家都知道的动漫、AV,再发达也然并卵。

2010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GDP的组成中,工业占总GDP的47%,农业只占10.3%,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占32%。出口占10%。工业产值中,纯机械装备制造业(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占全部工业的30.13%。

2010年美商务部报告: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中国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1种。

我们的工业水平的科技含量总体上还不高,很多领域和美日还有很大差距,这个问题就和小伙子发育一样,先长的是块头和身高,然后才是肌肉,只要顺利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祖国将傲视全球!

壹、汽车产业

2014年,日本12家汽车生产厂商共计生产2725万台汽车。其中,境外生产基地生产1748万台,超过总产量的60%。境外生产跟国内生产是不同的,看看美国就知道了,产业空心化,导致就业下降,国民收入减少,你国外的厂赚钱的是老板,国内的工人可就失业了。而且设备、生产能力都不在国内,一旦有变,国内只剩下空巢,想想今天农村的景象。

而特朗普要日本到美国去生产,进一步会加强这种趋势。

一个新的情况是,新能源汽车的问世。今天工业世界的文明是替代,如同张维迎教授说的,“经济学的真谛,并不是竞争,而是替代”。就好比你垄断了全世界的石油,石油是世界工业必不可少的命脉。你得意洋洋,OPEC可以涨价了么。

但经济界真正给出的对策,是多元化能源。风能,太阳能,核能。另一方面,“节约能源”的行动盛行。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高。

竞争从来不是在正面击败你,它是选择一个替代品,替代你。击败柯达的,从来不是富士胶卷。而是数码相机。大工业时代,没有任何一样商品,可以靠稀缺和垄断活下去。

汽车行业面临着洗牌,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全世界都宣布了时间节点),这一块中国还有一定的优势,对于保守的日本人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一个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吃了一张交警的罚单了,李彦宏说罚单近了,量产还会远吗?这些新技术的到来,对汽车行业是革命性的,致命的,不亚于数码相机毁灭胶卷行业,不亚于手机消灭相机。而且,群雄环伺,时间所剩无几。

现在日本就靠汽车撑着,如果日本汽车产业崩溃了,断其臂膀,就是我们射日的巨大胜利。

贰、机床

日本每年的机床生产台数大约在10万台左右,国内生产比例大约占90%,与其他产业相比,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平。日本机床产业主要在国内开展生产的重要原因是其国内集结了高技术的生产厂商、用户和供应商等。机床是高端技术产品,需要整合多种高技术的零件组才能进行生产。

例如,“主轴”要抑制加工时可能发生的位移和振动,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刚度、耐热能力以及极高的装配精度;“数控机床”通过自动操作的程序来高精度地控制机床的运转,还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等;还有很多零部件都是高性能零件,需要极高的技术,需要国内有数的几家竞争力很强的供应商来提供;在最后装配的时候,也需要技术熟练的工人反复地改进与调整,才能保障质量上的精益求精。

正因为日本的机床生产行业创造出了这样的生产环境,才能让这样高技术的供应商、竞争力强的机床生产厂商能够满足汽车、电子电器、精密机器等客户的需求,才能促使机床保持在日本国内生产的局面。

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赶超的地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市场,理应将这块慢慢地国产化。这一块国内的装备制造业也在不断进步。

装备制造是要跟产业结合起来的,比如我们的基建强大,反过来,为了造桥、修路、造军舰航母才会生产那么多的装备、龙门吊等,日本的机床也是在汽车、精密机器、电子电器等市场需求的带领下,成长起来了,这是因果关系。那么,如果日本汽车业、电子电器业、精密机器等产业萎缩的话,对日本机床产业将是巨大的打击,没有需求了,就不会有生产,没有买卖就有伤害。

可以看见的趋势是日本汽车业会面临挑战,电子电器业基本被中国制造取代(下面会详细说,包括最近东芝被海信收购),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床市场,我们也会慢慢把装备这块国产化,所以,日本机床虽然仍然很强,但是会慢慢走下坡路。

叁、机器人

日本是机器人大国,工业机器人每年的营业额和产量都是世界第一。2013年,日本国内机器人生产厂商的营业额约为5400亿日元,其中大半都是面向制造业的工业用机器人。

尤其是,日本工业用机器人的出口比例正在快速增长,出口占比高达67%,长期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第一位,2013年的市场份额仍然在40%左右。

工业用机器人全球市场最近五年来增长约60%。尤其是,中国市场最近十年来,以32倍的增速急剧扩大。与机床产业一样,机器人产业有关的生产厂商、零部件供应商在都集中在日本国内,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出口。与机床不同之处在于,由于中国自动化需求扩大等导致日本向国外出货量急速增加,日本一些机器人企业开始部分转移到中国本地生产,导致日本国内的生产比例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中国的机器人产业也在发展,2015年,“十三五”期间,要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聚焦“两突破”、“三提升”,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三大提升。50%以上市占率是结合《中国制造2025》总体部署及我国目前的国情而提出的新目标。

目前,外国制造商依然占据中国市场机器人销量的约70%。尽管基数较低,但本地机器人生产商正在赶上。排名前七的国产机器人制造商去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为36.7%。中国市场排名前七的外国制造商去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为26.6%。

工业机器人,就是生产工具,基本道理跟机床产业差不多,跟应用的产业结合很紧密,一荣俱荣,现在工业机器人主要还是在汽车、电子领域用得比较多。一般来说,中国一加入,离白菜价就不远了。

肆、电子电器

“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东芝电视这一广告词曾风靡中国,至今很多人仍耳熟能详。

一个重大消息传来:东芝电视,花落中国!11月14日,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芝株式会社在东京联合宣布: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简称TVS)股权的95%正式转让海信,预期将于2018年2月底完成交割。

东芝,一个142年的公司,几乎彻底归零了。

说起东芝,中国人不会陌生。上世纪80年代东芝电视品牌在中国市场名噪一时,很多中国家庭以拥有洋品牌东芝电视自豪。90年代,索尼、夏普、松下、日立、东芝、三洋曾号称日本彩电六巨头称霸全球市场。日本女星酒井法子的“新时代东芝”形象甚至成为了80后一代人的梦中女神。

日本电子电器在中国军团的攻势下,日落西山,窥一斑可见全豹。应该说,日本企业缺乏的是主动寻求新领域的突破性思维,对行业方向的前瞻性把握。

当然,更根本也更致命的因素,还是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强有力的竞争。

东芝并非第一个“卖身续命”的日企。近年来,三洋、夏普、索尼、三菱、铃木等日本知名企业,纷纷陷入卖身、亏损、造假的泥潭。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依靠国际市场的国家,最怕的是啥,就是市场丢失,仅仅十年,中国在各行业的崛起已经挤压得日本喘不过气来!

十年前,有人说日立电视多好、松下电视多高清,而中国连个电视机都造不出来,于是现在市面上看不到多少日本电视了,中国电视机行业迅速崛起挤垮了日本电视机市场。

十年前,有人说日本的东芝电脑用着逼格多高,中国连个电脑品牌都没有,现在的市面上的东芝电脑堪称熊猫,联想现在已经成为pc端龙头老大,并购了美国的IBM。日本pc行业衰落!

十年前,有人说日本的索尼、夏普比国内的手机就是好,中国只能造个山寨机,再看今天的日本市场,华为力压日本厂商,2015年7月,日本公开市场占有率第一。

十年前,有人说三洋的洗衣机比国产的好用,国内连造洗衣机的技术都没,海尔洗衣机不仅销往全球,日本媒体更是称海尔是日本家电行业的掘墓人!

这是要把日本往绝路上逼啊,电器、电脑、手机等等,甚至是高铁,都已经慢慢没日本啥事了。

伍、日本经济未来

日本政府声称日本经济未来的三大支柱是微电子、新能源、机器人。

首先微电子就不是个新兴产业,已经被AMD,因特尔,三星,高通,台积电这样的大公司垄断了。要进入这个市场首先要有庞大的资金支持以突破行业壁垒,一条生产线就几亿几十亿美金,这钱不是谁都掏的起的,除了中国这样的国家搞得起(比如紫光、龙芯、华为海思都相当有钱)。

说句不好听的,日本都穷成这个鬼样子了,哪里来的钱,国家负债率几年前就250%了,现在可能更高,国家是不可能出钱了,私人企业,讲真,日本之前还有汽车和半导体两个支柱产业,现在半导体也垮了,就剩下汽车,汽车公司确实很有钱,但就那么三四家,而且现在电动汽车已经渐成趋势,他们忙电动汽车还拼不过比亚迪、特斯拉,保守的日本人有闲心跨那么大界到这三个行业中任何一个吗?

汽车是机械工业,相当传统的工业,和那三个产业格格不入。而且,以日本公司一贯及其保守的风格来看,更不可能投资新领域,尤其是微电子这种需要极其庞大的资金的产业。不过事实上日本从前就有一批一流的半导体(微电子和半导体是一回事)公司,只不过现在都苟延残喘了或者垮了,目前只剩下了东芝,对,就是之前巨亏卖身的那个东芝。

新能源和机器人当然都是好东西,也不需要微电子那么大量的资金,但是你看看这两个行业日本的科研水平如何?他有这个心思,有没有这个能力?当下这两个行业就中美两国搞得比较好,日本根本没法和这两个boss竞争,还有一个科技大国:英国,日本和英国也不再一个水平上。说白了,随着中国崛起,日本的科研水平已经逐渐要掉成渣渣级别了(当然是和中美英这样的大国比较,日本对发展中国家还是有优势的)。

市场已经失去,加上人口老龄化,讲的直接一点,日本是没有潜力的,日后GDP不掉就该谢谢上帝了,还指望涨?这不是做白日梦吗。既拼不过中美强大的规模效应和军事力量,也没有英国那样良好的政治环境,还想日子好过?

六、石油安全

以前,朋友圈有一篇题为“震惊:日本小学生关于中日战争的惊人预言”,文章不长,这里就直接援引:

日本的教师给他的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日本跟中国每一百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日本学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和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的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

出于好奇,询问了神奇的朋友圈,答复是“基本上走巴士海峡,不走台湾海峡”。由于日本的原油卸港多数在关东地区,所以一位VLCC船长告诉我说:“走台湾东面可以近60多海里”。从船达通微信公众号提供的船位数据库中随机查询了几艘日本VLCC,也显示走的是台湾东面:

但是,很显然,日本的石油安全路线比中国还要脆弱,中国在南海造岛,东海识别区,加强对印太的实控,一方面是保护自己的航路安全,另一方面,对日本来说就是反作用。

当然,日本心里很清楚,它也是一个忧患意识很强的国家,因为本身是一个岛国,然后又跟中国有那么多恩怨,随着中国崛起,它估计要永远被遗忘封锁在几个小岛上了。资源贫乏,所以在很多关乎国家生死安全的战略上,都做得很出色,比如石油储备。

2016年,日本石油储备是169天,高居世界第一。

截止2010年,日本共建成10个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储备量4808万吨。基地详情如下:

苫小牧东部国家石油储备基地640万吨

陆奥小川原国家石油储备基地570万吨

秋田国家石油储备基地450万吨

久慈国家石油储备基地175万吨

福井国家石油储备基地340万吨

菊间国家石油储备基地150万吨

白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560万吨

上五岛国家石油储备基地440万吨

串木野国家石油储备基地175万吨

志布志国家石油储备基地500万吨

此外,日本还有17个民间石油储备基地,具体石油储备量不详,但预估至少在上千万吨规模左右。

不过,平时都好,如果战时这些基本就是活靶子,连金三都可以把导弹飞过北海道上空,储备再多,只是助燃剂。

我兔的基本战略:走你的路,让你无路可走。无数的经验和实践告诉我们,我管你有多少美元有多少技术,只要生产在我这里,只要我手里握着老百姓所需要的东西,老百姓就是我的,钱也是我的,世界也是我的,统统都是我的,我的。。。。。。。。。

看看当今世界各国的工业体系,哪一个不是被小白兔冲击的支离破碎,那给日本留点什么产业呢?

最后一点,倒是可以鼓励日本成为AV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