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惊呼:中国向海洋强国稳步迈进,电磁炮问世 航母建设提速
2018-02-28 07:49:36
《日本经济新闻》2月25日发表川上尚志的文章《中国向着海洋强国稳步迈进》称,中国正在朝着“海洋强国”方向稳步布局。中国相继在连接中东产油国和本土的海上交通线上获得港湾的使用权。中国还在扩充海军实力,继续对抗世界最强的美国海军。中国不会停止扩大海洋实力的步伐。
文章称,2月上旬,搭载巨型炮塔的中国海军登陆舰的照片在中国社交网站引发轰动,网民纷纷猜测“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建成搭载磁轨炮的军舰”。
磁轨炮是依靠大电流给炮弹加速的大炮,射程达到200公里,是现有大炮的10倍,到达目标的速度和破坏力被大幅提高。文章表示,中国官方虽然对此保持沉默,但有专家认为,中国在美国也在开发的尖端武器方面已经占得先机。
香港报纸援引海军专家的话称,“到2030年之前,中国将建成4个航母战斗群”。中国2012年首次服役了掌握制海权所不可或缺的航母。该航母是在苏联舰体基础上改造的。2017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3艘航母也在上海建造当中。
中国2017年国防费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比2000年增长10倍。虽然军费只有美国的30%,却以世界第二的身份稳步地追赶美国。原本以陆军为中心的中国将强化海军力量作为重点领域之一。
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宫家邦彦解读称:“为了确立能够对抗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和中东活动的美军舰队的军事存在感,中国正在扩大海军实力。”
谋求保障海路安全
文章称,中国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强大的海军力量意味着能够保障海路安全的实力。此外,中国还相继在南海至印度洋、中东海域的海路上获得港湾利权。中国将把这些港口作为中国船只的停靠地,谋求海路的稳定运营。
2017年12月,斯里兰卡港务局正式将南部汉班托塔港的运营权(99年)转让给中国。斯里兰卡自2008年起,以中国资本为中心投入约13亿美元建设港口,但政府无法偿还建设资金,于2017年7月同意向中国转让运营权。该港口位于阿拉伯海与印度洋中间,就在存在边界纷争的印度眼前。
文章梳理称,政府类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在海外推进建设大型港口,已经掌握了7个港口的利权,如果算上2017年末之前签署援建等协定的港口,总计达到30个。
文章认为,中国还有望确保绕开从中东运送石油时通过马六甲海峡的线路。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最短线路,但宽度为70千米,平均水深只有约25米。如果发生战事,美军潜艇等可能会封锁海峡。中国对此有着很强的危机感。
文章表示,中国出资近2亿美元援建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获得了43年使用权。中国计划用油气管线和铁路连接该港与中国西北部地区。中国主导开发的缅甸西岸皎漂地区与云南省之间近800公里的油气管线已经开通。此举是为了确保油气资源不经马六甲海峡直接运往中国。
海洋势力日趋扩大
文章写道,正如宫家邦彦所说,“中国希望摆脱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遭受列强入侵的历史阴影”,但在美国眼里,扩大海洋势力的中国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掌握海洋霸权的美国在去年12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称,“虽然看上去像是过去世纪的现象,但强国间的竞争正在重演”。报告瞄准过去列强开展的帝国主义领土扩张竞争,宣称要依靠经济和军事实力封锁中国和俄罗斯。文章认为,美中以海洋为舞台的对峙愈演愈烈,其他国家也无法独善其身。

安装于“海洋山”号登陆舰舰艏的疑似电磁炮(美国“汽车驾驶”网站)
文章称,2月上旬,搭载巨型炮塔的中国海军登陆舰的照片在中国社交网站引发轰动,网民纷纷猜测“中国在世界上首次建成搭载磁轨炮的军舰”。
磁轨炮是依靠大电流给炮弹加速的大炮,射程达到200公里,是现有大炮的10倍,到达目标的速度和破坏力被大幅提高。文章表示,中国官方虽然对此保持沉默,但有专家认为,中国在美国也在开发的尖端武器方面已经占得先机。
香港报纸援引海军专家的话称,“到2030年之前,中国将建成4个航母战斗群”。中国2012年首次服役了掌握制海权所不可或缺的航母。该航母是在苏联舰体基础上改造的。2017年,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3艘航母也在上海建造当中。
中国2017年国防费超过了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比2000年增长10倍。虽然军费只有美国的30%,却以世界第二的身份稳步地追赶美国。原本以陆军为中心的中国将强化海军力量作为重点领域之一。
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宫家邦彦解读称:“为了确立能够对抗在印度洋、西太平洋和中东活动的美军舰队的军事存在感,中国正在扩大海军实力。”
谋求保障海路安全
文章称,中国强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强大的海军力量意味着能够保障海路安全的实力。此外,中国还相继在南海至印度洋、中东海域的海路上获得港湾利权。中国将把这些港口作为中国船只的停靠地,谋求海路的稳定运营。
2017年12月,斯里兰卡港务局正式将南部汉班托塔港的运营权(99年)转让给中国。斯里兰卡自2008年起,以中国资本为中心投入约13亿美元建设港口,但政府无法偿还建设资金,于2017年7月同意向中国转让运营权。该港口位于阿拉伯海与印度洋中间,就在存在边界纷争的印度眼前。
文章梳理称,政府类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在海外推进建设大型港口,已经掌握了7个港口的利权,如果算上2017年末之前签署援建等协定的港口,总计达到30个。
文章认为,中国还有望确保绕开从中东运送石油时通过马六甲海峡的线路。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和南海的最短线路,但宽度为70千米,平均水深只有约25米。如果发生战事,美军潜艇等可能会封锁海峡。中国对此有着很强的危机感。
文章表示,中国出资近2亿美元援建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获得了43年使用权。中国计划用油气管线和铁路连接该港与中国西北部地区。中国主导开发的缅甸西岸皎漂地区与云南省之间近800公里的油气管线已经开通。此举是为了确保油气资源不经马六甲海峡直接运往中国。
海洋势力日趋扩大
文章写道,正如宫家邦彦所说,“中国希望摆脱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遭受列强入侵的历史阴影”,但在美国眼里,扩大海洋势力的中国在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掌握海洋霸权的美国在去年12月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称,“虽然看上去像是过去世纪的现象,但强国间的竞争正在重演”。报告瞄准过去列强开展的帝国主义领土扩张竞争,宣称要依靠经济和军事实力封锁中国和俄罗斯。文章认为,美中以海洋为舞台的对峙愈演愈烈,其他国家也无法独善其身。
安装于“海洋山”号登陆舰舰艏的疑似电磁炮(美国“汽车驾驶”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