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戎 | 印军布朗弹技术碾压中美;美涉嫌向IS提供危险化武;中国直20部署高原!

2017-11-08 13:39:44   

叙政府军缴获化武
军情热点:外媒披露,日前叙政府军在哈马省东部居民点贾巴尔·贝拉斯附近发现了努斯拉恐怖组织存放氯气的巨大气罐。



平戎良策:说是装氯气的瓶子,但实质上这就是化学武器,或者说是制造化武的原材料,毕竟氯气还是要想办法装到炮弹之类的运载工具里头,才能打出去。从中也可以看出,到底叙利亚战场各方中到底是谁在制造、使用化武?到底是叙政府军,还是类似ISIS一类的恐怖组织和反政府武装?

随着打击ISIS的战斗进入最后阶段,俄、美两国已有在叙利亚划分势力范围的迹象,而联合国调查叙利亚境内化武袭击的专家组的工作期限到11月就会终止,美国此时提出了延长联合国化武调查专家组的任务期限。

很明显,就是要借调查化武一事继续打压叙利亚政府军,在国际上制造对叙利亚政府和俄罗斯的舆论压力,说白了吧,就算叙政府军真的心怀坦荡、没有污点,也要利用联合国调查组往叙政府军身上泼脏水,弄不死你也要恶心死你。

叙政府军缴获了恐怖组织遗留的化武原材料,这可以说是铁证如山,但是不好意思美国也好、沙特也好,根本不会承认,他们就是这么流氓、双标!至今为止没发现叙政府军制造、使用化武的铁证,反倒是反政府武装、类ISIS的恐怖组织一再被抓包,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印度再射“布朗弹”
军情热点:在接连两次试射失败之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英文简称DRDO)计划将于近日进行印度国产“无畏”巡航导弹的第5次试射。目前,DRDO的科研人员正在积极进行导弹试射的相关准备工作。



平戎良策:要说到印度国产的“无畏”级巡航导弹,那简直就是一部传奇,该型导弹的研发初衷是为印度军方提供一型类似于美制“战斧”巡航导弹的产品,毕竟印度现役拥有的巡航导弹只有俄-印联合研制(俄国出技术、阿三做提款机)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不过“布拉莫斯”事实上是俄制“宝石”超音速反舰导弹“拉皮”出来的,在飞行时红外信号太强烈,不适宜用于隐身突袭。所以印度就不得不另想门路,自研“无畏”。

不过该型导弹前四次的试射很明显结果很不满意,4次试射中有3次彻底失败,只有一次算是“部分成功”,阿三的“部分成功”是如何定义的呢?该型导弹最远射程1000km,结果这一次“部分成功”的试射试验的最远距离也只有原定射程的30%,之后就进入了熟悉的“尬舞”阶段——“布朗运动”最后的弹着点印度人自己也不知道。

印度人的“部分成功”的标准也太低了点吧?连弹着点、导弹飞行路径、故障原因这关键三点全都是一问三不知,还好意思说是“部分成功”?按照一流军工强国的标准,这四次试验毫无疑问都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而不是什么“部分成功”,小编有时候甚至怀疑,可能“无畏”级巡航导弹的初始设计就存在重大问题。

最让人佩服的是,眼看这型导弹已经试射失败了4次,印度人居然还把原定采用的成熟可靠的进口发动机换成了国产新型涡扇发动机(可靠性存疑),这到底是艺高人胆大呢?还是阿三又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呢?

特朗普东亚猛推销
军情热点:11月6日-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访问日、韩两国,这是特朗普东亚之行的前两站,不过作为日、韩一心效忠的老大国家的总统,特朗普的表现并不是那么友好,上来就是对日、韩施加压力,迫使其在贸易、军火采购等领域做出让步。



平戎良策:特朗普11月6日在美日首脑会谈后的记者会上就坦率表示,“希望日本能够大量购入(美国)军事装备。美国拥有全球最好的军事装备,F-35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战斗机”。特朗普一向对美军耗资巨大的F-35战斗机项目颇为不满,多次向美国军方要员、制造商洛·马公司施压,此次为何十分难得地如此露骨吹捧F-35?

很简单,在国内炮轰F-35项目是为了节省军费预算,在日本人面前吹捧F-35战斗机,是为了忽悠日本人继续加大F-35的采购量,通过加大制造数量拉低单机的采购成本,虽然说法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为美国争取利益,多从盟国身上剪羊毛养肥自己。

特朗普11月6日已经剪完日本的羊毛了,下一步呢?韩国是不是也该做好被狠宰的准备了?

土欲自研重型武直?
军情热点:据英国简氏防务网站报道:土耳其航空工业公司(TAI)10月31日宣布,已开始自行研制比T129“猫鼬”更重的6吨级国产ATAK 2型重型武装直升机。



平戎良策:土耳其人折腾了几年的自制隐身战斗机TF-X的计划刚刚偃旗息鼓,现在又准备折腾自制重型武装直升机了?土耳其陆军装备的所谓“国产”的T-129武装直升机,事实上基本是以意大利奥古斯塔直升机公司的A-129“猫鼬”武直“改头换面”而来的产物,名义上是联合研制,实际上却不是这个样子滴,具体合作形式请参考俄-印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俄出技术、阿三做提款机)。

就是这么一次所谓的“联合研制”就能让土耳其的航空工业积累了自制武装直升机的设计、研发、制造经验?动力强劲的涡轴发动机、配套的机载武器去哪儿弄?大量采用复合材料的机体、扇叶怎么制造?武器研发可不是请客吃饭,脑袋一热就要自制一型武器,关键还是要正确认识本国军工企业的科研实力,要不然,就会像印度“国产”武器一样,名为自制,实则零部件全部依靠进口,彻底变成一个“攒机”王。

直-20再度现身高原
军情热点:网络上流传的未经证实的一张照片显示,某处机场停有编号为635和636的两架直-20直升机,双机同框,尚属首次。编号为635的直-20直升机先前就曾出现在中国海拔最高的稻城亚丁机场,进行高原飞行性能测试。



平戎良策:直-20是以进口的美制“黑鹰”直升机为基础设计而来的一款10吨级的通用直升机;主要是为了填补中国陆航、海军航空兵缺乏通用直升机的现况。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进口的“黑鹰”一直承担着高原运输的任务,直到后来才从俄罗斯引进了米-17,不过简单粗暴的俄式飞机还是没有“黑鹰”好用。

直-8、直-9虽然早就实现量产并衍生出成体系的不同型号,但毕竟还不能取代直-20的角色。直-20是10吨级的通用直升机,最大航程约2200公里,主要用于前敌地域和复杂战场环境下执行运输突击任务,在极端天候和高海拔地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2013年,直-20试飞的消息正式公开,不过从那以后,虽然多次现身,却一直没有列装的消息。等了那么久,也总该有点成果了吧?毕竟那批祖传的“黑鹰”确实已经是不敷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