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运20为什么缺席武汉大空运?你应该想到的
2020-02-04 08:30:57
运20缺席武汉大空运的原因找到啦!你应该想到的
据央视军事报道,2日,空军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从沈阳、兰州、南京、广州四地出发,空运医疗队队员和医疗物资飞赴武汉。8架伊尔76大型运输飞机依次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第一时间将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下图 解放军紧急空运医务人员的伊尔76内部,致敬这么挤着奔赴前线的将士!

网上有关运20缺席武汉大空运的说法很多,大致有以下不少:
这几天疫情泛滥,非常关心武汉的情况,新闻联播天天看。部队的军医,护士,看到物资应急运输基本是利用运9和伊尔完成,咋就不见20的踪迹?安顺正是扬名立万的好时机啊,难道不堪用?
非常疑惑,这关头连个脸都不露,是不是不堪用,部队嫌弃?与伊尔12一样的发动机,但机身胖了一圈,是不是因此载量大减达不到要求?是不是机内环境达不到载人的要求?
运20在四川,伊尔76正好在湖北。近的不用,要用远的?不堪用的结论怎么得出的?
记得有人说运20没有像A400对侧门加装挡板,无法四路同时空投伞兵,解放军目前对运20唯一的要求就是补充运输能力,既然不怎么需要空投伞兵,那也许像这次伊尔76这样空投伞兵用的座椅也没怎么准备,所以到了需要大量输送人员的时候反而是伊尔76更合适吧,以后会逐步完善的。
谁说的?
运20前门和伊尔76一样,前翻式的前登机门,打开就是挡流板,两路妥妥的。
后登机门没有看到铰链,向舱内开启,门较小。前后登机门在同一高度,并且相互距离并不大,前门翻来以后,同时对后门也有扰动气流作用。两路尚疑。
尾门有中国特色的护栏,两路也是妥妥的。
这样已经妥妥的4路了,6路的可能性也很大。
用了那么久的伊尔76,跳伞训练也是师承苏联和俄罗斯,为啥非得学个美国弄个复杂的扰流板?

运20的物资转运训练,人员空投训练,近来的重装备空投训练,一步步展开。不看当然不知道,央视新闻关于运20的训练视频清清楚楚。
武汉也有运20 卫星图看到3架
运-20可以像C-17那样加装航空座椅,临时用于载客。唐长红院士前年曾带领一百多名运-20的研制生产人员亲自进行过试验和体验,对运-20的舒适性和可扩展性评价非常高。

武汉在中国中部,交通发达,各种交通设施齐全,运输方便,中国也不需要向谁证明运20有没有形成作战能力,这是抗击疫情,不是作秀,没必要向谁证明什么。
理论上运-20至少是具备三门三路或者三门四路人员空投能力的,而在混合空投时也可以有三门三路的能力。越快速的投放可以尽量降低空降兵集结和人车结合,运-20没有理由不使用侧门实施空投任务。
以上说法,有不少是曲解和错误的。
真正的原因
战备需要。
作为新一代战略运输机,运20的机舱宽度超过伊尔76整整一米,无论是最大载重量还是装载性能都要远远超过伊尔76。运20的研制初衷就是弥补人民空军战略运输机数量严重不足的局面。


运20设计之初就确定了赶超美国C17“全球霸王”的性能和指标,比如超临界机翼,超临界机翼是一种特殊翼剖面(翼型)的机翼。采用这种翼型设计的固定翼飞机可大幅改善在跨音速范围内的气动性能,降低阻力并提高姿态可控性。
运20采用超临界机翼有利于飞的更加平稳,更加省油,飞的更远。
下图 运20中央翼盒在机舱外,设计难度大,优势明显

下图 美国的C17全球霸王,中央翼盒在机舱内


另外一个相比较C17最大的优势是采用了更加合理的“中央翼盒”设计,C17全球霸王和俄罗斯的伊尔76,它们的中央翼盒都是插入机舱内的,缺点非常明显。中央翼盒插入机舱内,等于隔断了前后舱的联系,缺点突出,比如装载高度有限的大型装备,如大型火箭炮车,弹道导弹载车等高大车辆和装备,就进不了前机舱,只能在后机舱呆着。
第二个要命的缺点是没有办法设置贯通前后舱的电动卷扬机导轨,但是运20就有。
没有电动的卷扬机,大型车辆和设备进入机舱就要靠车辆自己的动力,即危险又不可靠,效率极低,运20只要开动机内的卷扬机(俗称“电葫芦”),50吨的99A坦克一拽就上去了。


简单说,运20的中央翼盒是在机身上面的,没有插入机舱,这个设计的优势对运输大型装备的便利、快捷极为明显,但是气动设计就要费脑筋和功夫了,因此,运20这个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运20有这些相对巨大的优势,确定了她在战备、处突中的绝对作用和地位,就是说,运20担负的是战备任务,以防止我们的敌人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假设敌人来的快,我们的运20带着部队去的也快!
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运20缺席武汉大空运的原因还用再多说么?


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都算上,什么样的敌人也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脚步!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紧密的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都可以战胜!
胜利永远属于我们!胜利永远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据央视军事报道,2日,空军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从沈阳、兰州、南京、广州四地出发,空运医疗队队员和医疗物资飞赴武汉。8架伊尔76大型运输飞机依次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第一时间将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下图 解放军紧急空运医务人员的伊尔76内部,致敬这么挤着奔赴前线的将士!
网上有关运20缺席武汉大空运的说法很多,大致有以下不少:
这几天疫情泛滥,非常关心武汉的情况,新闻联播天天看。部队的军医,护士,看到物资应急运输基本是利用运9和伊尔完成,咋就不见20的踪迹?安顺正是扬名立万的好时机啊,难道不堪用?
非常疑惑,这关头连个脸都不露,是不是不堪用,部队嫌弃?与伊尔12一样的发动机,但机身胖了一圈,是不是因此载量大减达不到要求?是不是机内环境达不到载人的要求?
运20在四川,伊尔76正好在湖北。近的不用,要用远的?不堪用的结论怎么得出的?
记得有人说运20没有像A400对侧门加装挡板,无法四路同时空投伞兵,解放军目前对运20唯一的要求就是补充运输能力,既然不怎么需要空投伞兵,那也许像这次伊尔76这样空投伞兵用的座椅也没怎么准备,所以到了需要大量输送人员的时候反而是伊尔76更合适吧,以后会逐步完善的。
谁说的?
运20前门和伊尔76一样,前翻式的前登机门,打开就是挡流板,两路妥妥的。
后登机门没有看到铰链,向舱内开启,门较小。前后登机门在同一高度,并且相互距离并不大,前门翻来以后,同时对后门也有扰动气流作用。两路尚疑。
尾门有中国特色的护栏,两路也是妥妥的。
这样已经妥妥的4路了,6路的可能性也很大。
用了那么久的伊尔76,跳伞训练也是师承苏联和俄罗斯,为啥非得学个美国弄个复杂的扰流板?
运20的物资转运训练,人员空投训练,近来的重装备空投训练,一步步展开。不看当然不知道,央视新闻关于运20的训练视频清清楚楚。
武汉也有运20 卫星图看到3架
运-20可以像C-17那样加装航空座椅,临时用于载客。唐长红院士前年曾带领一百多名运-20的研制生产人员亲自进行过试验和体验,对运-20的舒适性和可扩展性评价非常高。
武汉在中国中部,交通发达,各种交通设施齐全,运输方便,中国也不需要向谁证明运20有没有形成作战能力,这是抗击疫情,不是作秀,没必要向谁证明什么。
理论上运-20至少是具备三门三路或者三门四路人员空投能力的,而在混合空投时也可以有三门三路的能力。越快速的投放可以尽量降低空降兵集结和人车结合,运-20没有理由不使用侧门实施空投任务。
以上说法,有不少是曲解和错误的。
真正的原因
战备需要。
作为新一代战略运输机,运20的机舱宽度超过伊尔76整整一米,无论是最大载重量还是装载性能都要远远超过伊尔76。运20的研制初衷就是弥补人民空军战略运输机数量严重不足的局面。
运20设计之初就确定了赶超美国C17“全球霸王”的性能和指标,比如超临界机翼,超临界机翼是一种特殊翼剖面(翼型)的机翼。采用这种翼型设计的固定翼飞机可大幅改善在跨音速范围内的气动性能,降低阻力并提高姿态可控性。
运20采用超临界机翼有利于飞的更加平稳,更加省油,飞的更远。
下图 运20中央翼盒在机舱外,设计难度大,优势明显
下图 美国的C17全球霸王,中央翼盒在机舱内
另外一个相比较C17最大的优势是采用了更加合理的“中央翼盒”设计,C17全球霸王和俄罗斯的伊尔76,它们的中央翼盒都是插入机舱内的,缺点非常明显。中央翼盒插入机舱内,等于隔断了前后舱的联系,缺点突出,比如装载高度有限的大型装备,如大型火箭炮车,弹道导弹载车等高大车辆和装备,就进不了前机舱,只能在后机舱呆着。
第二个要命的缺点是没有办法设置贯通前后舱的电动卷扬机导轨,但是运20就有。
没有电动的卷扬机,大型车辆和设备进入机舱就要靠车辆自己的动力,即危险又不可靠,效率极低,运20只要开动机内的卷扬机(俗称“电葫芦”),50吨的99A坦克一拽就上去了。
简单说,运20的中央翼盒是在机身上面的,没有插入机舱,这个设计的优势对运输大型装备的便利、快捷极为明显,但是气动设计就要费脑筋和功夫了,因此,运20这个设计是非常成功的。
所以,运20有这些相对巨大的优势,确定了她在战备、处突中的绝对作用和地位,就是说,运20担负的是战备任务,以防止我们的敌人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假设敌人来的快,我们的运20带着部队去的也快!
这个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谓运20缺席武汉大空运的原因还用再多说么?
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都算上,什么样的敌人也挡不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脚步!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紧密的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都可以战胜!
胜利永远属于我们!胜利永远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