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秋堂:震撼:沙特号召海湾盟国将美国逐出中东?

2016-10-04 14:29:41   

国庆7天乐,本来该享受享受假期的休闲快乐,无奈重磅消息来袭,奥巴马已否决了的原来在参众两院分别于5月17日和9月9日通过的“9·11”法案又在9月28日被美国国会强行通过。令人震惊或震撼人的消息说,沙特已作出强硬反应,号召海湾盟国将美国逐出中东。你看这个事,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存心不让我们过好这个国庆假期,搅得人的心怦怦直跳,你说你这美国佬弄的这事儿,可恨不可恨?

闲话少说,咱还是看看这个法案是啥内容吧,咋有恁大的杀伤力?话说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并瞬间坍塌。美国在这次事件中共导致遇难者总数为3025人,参与地面营救的清洁消防员警察环卫工人等患上癌症者多达3700多人,经济损失更无准确数据。“9·11”事件给美国民众造成严重心理伤害,特别是那些遇难者的家属。

时至今日,据媒体报道“9·11”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认为,参与袭击的19名劫机者中有15人据信是沙特人,“基地”组织得到沙特政府资助,他们希望在美国起诉沙特政府并提出索赔。对于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的诉求,参众两院已分别通过,却遭到奥巴马的否决,其理由是,他支持“9·11”受害者家属寻求正义,但这一法案可能导致美国外交、军事人员在海外面临起诉的风险,此外该法案将使美国与伙伴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法案起草人、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对奥巴马的否决表示失望,他说如果沙特政府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他们就不会害怕这一法案。沙特政府对此类指责一概予以了否认并严厉警告此法案将带来“灾难性后果”,这对中东地区的主要和传统盟友的沙特来说,美国国会强行通过这项法案,沙特感到有被美国“在背后捅了一刀”的感觉。

虽然恐怖袭击发生后,一直有人猜测沙特政府与“9·11”有牵连,但今年6月13媒体广泛报道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将公布9·11机密调查报告,称沙特与恐袭并无无牵连。如果法案得以实施,这与美国中情局的调查报告岂不是自相矛盾,互打其脸。况且也不能以19名劫机者中有15人是沙特人而判断与沙特政府有关啊?美国中情局得出的结论还应该很权威吧?毕竟法律还是要以调查结果说话的呀?

狠话沙特已经说的刚刚的了,“翻脸” “闹掰”恐怕那是板上钉钉子的事儿了,我琢磨这两国可不是闹家家玩儿的,费几口吐沫星子隔空骂骂战仅仅是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的特征已经显现,比如前面提到的沙特强硬反击号召海湾盟国驱逐美国,并考虑正式冻结与美国关系。这还不算完,据沙特外交大臣阿德尔?朱拜尔曾警告美国,一旦美方通过这项法案,沙特将“不得不抛售”多达75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及沙特持有的其他美元资产,以免它们遭美国法院冻结。如果出现第二阶段的情况,第三阶段也会接连出现,那就是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出现雪崩式的坍塌,首先外交会不会出现断交潮?正如阿联酋大学教授阿卜杜拉表示说的“这对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是一个明显信号,一个海湾国家受到不公正对待,其他国家都应该支持它,所有国家都将站在沙特一边”;其次美国的军事存在特别是军事基地会不会被逐出?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维系了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驱逐美国就是驱逐美国的军事存在;其三石油美元中东是基地,石油美元如果在中东站不住脚了,是不是石油美元时代将要结束?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四是反恐领域,沙特与美国的合作关系曾为美国当局提供了精确的情报资料,有助于美国挫败恐怖袭击阴谋,如果这样两国反恐合作将不复存在。

美国长期在江湖上混,中东应该比谁更了解。阿拉伯国家按说还是比较团结的。分化的原因一是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美国长期以来偏袒一方打击一方致使阿拉伯国家陷于战争的泥潭,这些国家恨美国恨得牙齿痒痒的,形成仇美派;二是由于美国是石油消耗大国,中东的一些产油国不得不依赖美国市场,这样经常与美国做生意就不得不把关系搞好,形成亲美派;三是由于阿拉伯国家自身宗教的原因,什叶派与逊尼派长期教义纷争致使国家间不和,形成分离派。

仇美派在长期的心理压抑下又分化出极端派别,从耶路撒冷或巴以边界的厮打殴斗到撂砖头石块,逐渐发展到汽车炸弹—人肉炸弹(自杀式袭击);形式上从分散到有组织派别,直到后来的塔利班、基地组织、ISIS;地域上从巴以发展到阿富汗、伊拉克、美国、欧洲、利比亚一直扩大到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莫须有颠覆了伊拉克、打擦边球空袭利比亚。从以上分析判断9·11实际是美国咎由自取的结果。

话归正题。现在,美国已不是中东最大而必须依赖的石油市场,美国不再是中东的衣食父母,就是说中东国家没有美国的石油市场照样生存。如果这次国会通过的法案还必须总统最后签字才能生效,一切还有挽回的可能,如果这次国会通过的法案是最终结果而生效,沙特号召海湾盟国将美国逐出中东还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