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探客: 特朗普挥舞贸易大棒,没伤到对手,日本反而“鼻青脸肿”
2018-04-08 07:13:40
特朗普在进行一场无望的赌博。练过双节棍的朋友都知道,再厉害的武器,如果不按套路瞎玩,肯定会伤到自己。试着挥舞贸易大棒的结果也是如此。最先受伤的不是对手,而是本国。

市场的担忧情绪在持续蔓延。美股在4月6日大跌,道琼斯指数报收23932.76点,跌了572.46点。标普500指数报收2604.47点,跌了58.37点。纳斯达克报收6915.11点,跌了161.44点。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4月4日“战火”延烧到飞机那一天,波音股票暴跌5%。投资者和资本面的反应极为敏感。面对股市“跳水”,特朗普如坐针毡,开始有点慌了,不得不出来稳定一下局面。他承认“战争”会带来痛苦,又强调这只是短痛,不得不为之,恳求暂时忍受一下。
对未来的悲观情绪已经打击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并最终传导到宏观层面,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这对于特朗普来说可能是个“灾难”。2018年又是中期选举年,能否控制国会,几乎完全取决于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让民众从“减税法案”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让民众产生“获得感”,才能收割选票。

不过,特朗普如今的所作所为或将激化美国内部最尖锐的矛盾。“减税法案”永久削减了企业税率,还大幅下调了富人应该缴纳的税额,也相应地对中产阶级适度减税。可问题是,一旦“战事”打响,那些普通的美国人将真正感受到痛苦,并摧毁特朗普曾经承诺要保护的产业,譬如大豆种植。全球供应链被美国扰乱后,全球消费价格必然飙升,而习惯于超稳定物价的美国普通百姓恐怕将承受第一次冲击波。这将凸显美国的贫富差距与分配不公。
特朗普的目标很明确,但手段犹如“刻舟求剑”。在如今经济深度全球化的当下,一条产业链上镶嵌着很多国家。以一台APPLE手机为例,在华组装的批发价将近179美元,其中只有6.5美元的价值在本地实现,其余的收益分别归美国设计商、日韩的零部件提供商等所有。而在华生产的计算机和电子设备里,只有不到10%的价值属于制造组装,大多数价值都来自于多个“第三国”。特朗普大棒打下去,鼻青脸肿的是本国业者和日韩。
即使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处于“炮火准备”阶段,也足够让很多国家喝一壶了。最先遭殃的恐怕就是“安倍经济学”。衡量大型制造企业前景的“行业状况判断指数(DI)”时隔2年再次严重恶化,化学、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行业首当其冲,资源类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也伤害了基本面。一句话,日元贬值、美元走强的小阳春已经匆匆终结。日元持续升值与美国劲刮“保护风”已经让“安倍经济学”接近破产。
对日本来说,坏消息还不止于此。美媒报道,特朗普在4月6日下令,研究如何针对外国进口汽车加强环保限制,设置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对美大量出口汽车的日本厂商恐怕都要哭了。这种保护主义措施一旦实施,将导致成本和售价不得不大幅上涨,无形中增加美国汽车的竞争力。

不过即使如此,日本依然不改“忠诚本色”,还打算附和美方在WTO向邻国发难。然而谁难受谁知道,安倍4月17日至20日访美,原本2个核心议题变成了1个:如何处理美日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但几乎所有权威人士都认为,安倍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无非是延长痛苦期。“海外探客”分析,在消除贸易赤字方面,特朗普眼中没有盟友与对手之分。可即便如此,日本也不敢加入反对美国的阵营。
美国的外部环境其实在持续变坏,很多国家都开始站到正义一方,对特朗普进行“鞭挞”。根据俄媒报道,挪威首相埃尔娜-索尔贝格近日公开批评美国: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已经成为自由贸易的主要威胁,同时她还肯定东亚大国捍卫了自由贸易秩序。韩国则在4月6日向部分美国商品征收具有报复意味的关税。美方不知收敛,在4月6日宣布了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目标就是俄罗斯的军火公司、能源公司、资源开采公司等。如果说美国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采取了,对俄罗斯就是赤裸裸的俄方抨击美国“在摧毁全球化企业和自由竞争方面又迈出错误一步”,并强调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普京周围。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对付特朗普,必须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必须学习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决心:不挑事,但如果有人挑事,马上坚决应战,奉陪到底。(完)
市场的担忧情绪在持续蔓延。美股在4月6日大跌,道琼斯指数报收23932.76点,跌了572.46点。标普500指数报收2604.47点,跌了58.37点。纳斯达克报收6915.11点,跌了161.44点。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4月4日“战火”延烧到飞机那一天,波音股票暴跌5%。投资者和资本面的反应极为敏感。面对股市“跳水”,特朗普如坐针毡,开始有点慌了,不得不出来稳定一下局面。他承认“战争”会带来痛苦,又强调这只是短痛,不得不为之,恳求暂时忍受一下。
对未来的悲观情绪已经打击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并最终传导到宏观层面,导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这对于特朗普来说可能是个“灾难”。2018年又是中期选举年,能否控制国会,几乎完全取决于能否促进经济增长,让民众从“减税法案”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只有让民众产生“获得感”,才能收割选票。
不过,特朗普如今的所作所为或将激化美国内部最尖锐的矛盾。“减税法案”永久削减了企业税率,还大幅下调了富人应该缴纳的税额,也相应地对中产阶级适度减税。可问题是,一旦“战事”打响,那些普通的美国人将真正感受到痛苦,并摧毁特朗普曾经承诺要保护的产业,譬如大豆种植。全球供应链被美国扰乱后,全球消费价格必然飙升,而习惯于超稳定物价的美国普通百姓恐怕将承受第一次冲击波。这将凸显美国的贫富差距与分配不公。
特朗普的目标很明确,但手段犹如“刻舟求剑”。在如今经济深度全球化的当下,一条产业链上镶嵌着很多国家。以一台APPLE手机为例,在华组装的批发价将近179美元,其中只有6.5美元的价值在本地实现,其余的收益分别归美国设计商、日韩的零部件提供商等所有。而在华生产的计算机和电子设备里,只有不到10%的价值属于制造组装,大多数价值都来自于多个“第三国”。特朗普大棒打下去,鼻青脸肿的是本国业者和日韩。
即使世界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处于“炮火准备”阶段,也足够让很多国家喝一壶了。最先遭殃的恐怕就是“安倍经济学”。衡量大型制造企业前景的“行业状况判断指数(DI)”时隔2年再次严重恶化,化学、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行业首当其冲,资源类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也伤害了基本面。一句话,日元贬值、美元走强的小阳春已经匆匆终结。日元持续升值与美国劲刮“保护风”已经让“安倍经济学”接近破产。
对日本来说,坏消息还不止于此。美媒报道,特朗普在4月6日下令,研究如何针对外国进口汽车加强环保限制,设置更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对美大量出口汽车的日本厂商恐怕都要哭了。这种保护主义措施一旦实施,将导致成本和售价不得不大幅上涨,无形中增加美国汽车的竞争力。
不过即使如此,日本依然不改“忠诚本色”,还打算附和美方在WTO向邻国发难。然而谁难受谁知道,安倍4月17日至20日访美,原本2个核心议题变成了1个:如何处理美日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但几乎所有权威人士都认为,安倍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无非是延长痛苦期。“海外探客”分析,在消除贸易赤字方面,特朗普眼中没有盟友与对手之分。可即便如此,日本也不敢加入反对美国的阵营。
美国的外部环境其实在持续变坏,很多国家都开始站到正义一方,对特朗普进行“鞭挞”。根据俄媒报道,挪威首相埃尔娜-索尔贝格近日公开批评美国: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已经成为自由贸易的主要威胁,同时她还肯定东亚大国捍卫了自由贸易秩序。韩国则在4月6日向部分美国商品征收具有报复意味的关税。美方不知收敛,在4月6日宣布了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目标就是俄罗斯的军火公司、能源公司、资源开采公司等。如果说美国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采取了,对俄罗斯就是赤裸裸的俄方抨击美国“在摧毁全球化企业和自由竞争方面又迈出错误一步”,并强调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普京周围。
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对付特朗普,必须毫不犹豫地进行反击,必须学习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决心:不挑事,但如果有人挑事,马上坚决应战,奉陪到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