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这次不造岛 中国用生态保护声索主权
2016-10-22 12:24:18
三沙永乐龙洞
报道称,中国发表公告通知各方远离西沙群岛一个罕见独特的蓝洞。这可能意味着加强对与越南有主权争议的这片海域的控制。美国也在关注这个地区的动态。
报道采访了几名台、美智库学者,称中国在寻求巩固对南中国海的主权要求上,采用了新手段。
台湾智库“中华民国”高等政策研究协会秘书长杨念祖(观察者网注:曾任马英九政府“最短命”“国防部长”,上任6天后辞职)称,这个公告也是告诉其他国家,中国的主权声索手段不仅仅限于造岛和海警船。
他说:“我认为中国主要关注的不是环境保护问题。主权当然是中国利益当中最重要的问题,因此,禁止他方靠近蓝洞与主权问题有非常大的关系。”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副研究员杜允士(Fabrizio Bozzato)把蓝洞保护称为“展示机会”。 他称,“他们在南中国海的其他地方堆积砂石,造成很大的破坏,由于中国人的活动,南中国海珊瑚礁中的鱼类急剧减少,所以,中国人需要采取一些民间外交活动。”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的孙韵说,三沙市下令远离蓝洞的公告加固了中国对西沙群岛的主权要求。
孙韵说,“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利用这种方式可以向其他国家和全世界显示,这是我们的领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从越南人手里把它夺回了回来,还因为我们在管理这个地方。”
报道称,7月24日下午,海南省三沙市政府正式命名西沙群岛永乐环礁的海洋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
这个蓝洞已经证实为世界已知最深的海洋蓝洞,深达301米。预计中国会把它保护起来,而不会予以开发。西沙群岛与中国和越南的距离相等。
三沙市本月在官网宣布,游客、渔民和未经许可的考察队不得前往这个蓝洞。
三沙致力于保护海洋地理原貌 科学保护永乐龙洞
观察者网注意到,尽管美媒炒作不断,三沙的科学保护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据钓鱼岛网站10月11日消息,近日,三沙市开展永乐龙洞生态保护和甘泉岛唐宋遗址保护专题调研,通过专家报告、交流座谈、现场调研等形式深入研究保护问题。
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表示,三沙建市以来始终致力于呵护好生态环境,帮助渔民转产转业,让三沙永乐龙洞之美永久流存,让甘泉岛唐宋遗址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
三沙航迹珊瑚礁保护研究所所长傅亮表示,永乐龙洞不同于海岸线附近的一般蓝洞,其珍贵性毋庸置疑,其独特性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永乐龙洞的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永乐龙洞生态脆弱,需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傅亮建议,可在龙洞附近海域安装监控设备,控制前往龙洞的船只数量和进出时间;龙洞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复杂,需要邀请专家深入研究龙洞保护的范围和具体指向,加强对龙洞科学考察的领导和控制,严禁使用破坏性的方法和设备。同时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龙洞的旅游开发,要避免游客与珊瑚礁的直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