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吃了秤砣:铁了心要占盟友便宜 苏联的前车之鉴忘得一干二净

2019-11-28 07:56:42   


从丹麦批准"北溪二号线"输气管道工程通过自家领海之后,这条从俄罗斯维堡出发,横跨波罗的海抵达德国的油气枢纽就已经扫清了一切政治障碍,"万事俱备,只等建成"。
但美国"横插一脚"的想法却无比坚决:近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就公开表示,美国将把对"北溪二号线"的制裁写入到2020年的《国防授权法案》当中,借此逼迫"北溪二号线"停工,继而让欧洲购买"昂贵,但更'民主'"的美国天然气,而不是从俄罗斯处购买。


图为铺设中的"北溪二号线"输气管道。该管道的工程进度已达80%。
事实上,先前"北溪二号线"所遭遇的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环保问题",背后也是美国在主导推进,多个环保组织实际操作,试图证明这条天然气管道"破坏环境"。
但讽刺的是,德国和俄罗斯之所以会就"北溪二号线"达成一致,也完全可以冠以"环保"的大义:德国境内天然气的需求增长正是源自于传统火电的关停,以及欧洲的"去核"。在这样的环境下,德国天然气需求紧缺,才会有"北溪二号线"输气管道。


图为等待铺设的天然气管道。
而在丹麦最终批准"北溪二号线"过境之后,美国便撕下温情脉脉的"环保"面纱,转而寻求应用《国防授权法案》这样的"国家武器",其实这一出戏也完全不令外界意外:"北溪二号线"年输送量能达到550亿立方米,按照每万立方米2000美元的平均价格来计算,每年德国就要为这些天然气向俄罗斯支付至少110亿美元。
如果再加上先前德国每年向俄罗斯购买的至少5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则德国天然气进口的80%将为俄罗斯所占据,留给美国天然气的空间所剩无几。


图为运送美制液化天然气的LNG船,海运的成本始终要比管道昂贵许多。
很显然,在美国国会议员们上下"张牙舞爪",要祭出制裁武器来逼迫德国等欧盟国家让步时,在议员们的背后自然也有美国能源企业的"运作":天然气"民主"与否,乃至于先前的"环保"与否根本就是个幌子,关键还是真金白银进了谁的腰包。
但只要对过去百年间的历史有所熟悉,就难免能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美国此举无疑是在重蹈覆辙,自取灭亡……


图为"土耳其溪"输气管道的概况图,其通过横穿黑海达到绕过乌克兰的目的。
简单来说,美国当下的举动是用武力为后盾,挥舞起"长臂管辖"这一利器,威迫北约框架内的各国妥协,购买美国天然气;作为对比,"经互会"时期的苏联则也用武力为后盾,威迫华约框架内的各国妥协,用质量优于苏联的工业品来换取苏联的油气资源。
至于苏联这么做的结果,无外乎东欧离心离德……而美国在西欧做的这一切,于当时苏联可以说是别无二致。


图为装运天然气的美国港口,沦为"加油站"也很可能是美国无法避免的命运。
当然,美国的"欧洲盟友"们并不会比东欧国家更能忍耐谦让:即便美国靠制裁、法律和"长臂管辖"能够暂时威逼欧洲多掏钱使用美国天然气,一方面美国能源巨头们不会"善罢甘休",轻易放过待宰的肥羊;另一方面,欧洲国家也无法承受长期的高昂成本。如此两相矛盾之下,美国的"欧洲盟友"们离心离德,以及北约体系的崩解,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