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哥的话:美国发布加税清单的原因和我们的反制手段

2018-06-19 16:22:51   

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针对中国的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
  6月15日深夜2点多中国政府发布了针对美国的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
  平静了还没几天的中美贸易摩擦又重燃战火,跟之前一样这次又是美国主动挑起,中国被迫采取措施反制。
  美中先后公布了相互针对的加税清单,贸易摩擦又起,为什么说是贸易战是否开打还要等到7月6日才能知道呢?
  因为中美公布的加税清单金额虽然相等,都是500亿美元,但这总额为500亿美元的加税清单都包含两个序列(两部分),第一个序列金额是340亿美元,都是定在7月6日生效。第二个序列金额是160亿美元,具体的生效期或叫执行日期双方都未确定,美方的说法是“开始征求公众意见”,中方的表态是“实施时间另行公告”。
  所说的“另行公告”其实是在等美国的的表态,视美国的决定中国将做出对等的反应。一旦美国公布征税日期,中国必将同步跟进。如果之后的160亿美元美国选择不了了之,中国这边没了下音儿也是大概率的事。
  美国公布的加税清单明确涉及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尽管之前传言在公布前特朗普政府对原来的计划稍作了修改,但金额和征税对象的大方向并没有变。目的仍然是减少贸易顺差,打击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中国对美国的加税反制措施的内容并未改变,仍是之前的公布的内容,重点就是拿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商品开刀。
  发布加税清单后,特朗普还特地发了一个声明,辨解为什么要贸易制裁中国。
  啰里吧嗦的说了一大堆,其核心意思有以下几点:
  1,我与主席私人关系不错,中美关系很重要,但贸易关系很糟糕,不平衡。挑起或叫重打贸易战是为了纠正这种不平衡。
  2,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做法,对我们的经济安全带来影响,经济安全得不到保障,国家安全也将因此受到损害,这需要改变。
  3,不能只对盟友加税而放过中国,这会造成盟友心理不平衡。为了公平和体现平衡,不能给予中国差别化的待遇,所以必对中国实施关税惩罚计划。(这也叫理由?)
  4,感谢中国在“特金会”上的帮忙,为了“特金会”,我在中兴解禁一事也是出了大力的,为此还得罪了两党。不过一切还好,共和党在参议院席位的争夺中初选战绩告捷,这一切源于我在对外贸易上的强硬态度,为了秋季的中期选举,我还必须得继续在贸易摩擦中持强硬立场。
  5,宣布500亿计划,而不是之前想追加的1000亿,表明我很克制。如果中国跟进采取反制措施报复,比如对美国商品、服务,尤其是关系到我选民基础的农产品征收反制关税,或对美国在华企业采取苛刻政策,我们将继续追加额外的关税举措。或许对中国征收1000亿美元的关税就有可能变为现实。
  看上去说的似乎还挺有道理,特朗普的意思是,你中国应该理解我的苦衷、难处并意识到你们自己的不对。个人友谊是个人友谊,国家利益是国家利益,我不会用个人友谊绑架国家利益。我恩怨分明,是非分的清清楚楚,我特朗普受着委屈,顶着压力,不得已才公布了加税计划,制裁盟友而不制裁中国是不公平的,为了公平,必须制裁你们。如果你们跟进报复,那我只能追加制裁金额。
  6哥在前边说过,混蛋也有自己的逻辑,叫混蛋逻辑;强盗也有自己的逻辑,叫强盗逻辑。明明是一个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混蛋,却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明明是在透支国家信誉,却狡辩成是在维护国家利益。一直以来国家安全就是美国在贸易上对他国耍流氓主要借口,到了特朗普这里把这一借口发挥到了极致。
  那么特朗普政府挑起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
  一,加息后需要制造恐慌情绪,驱赶资金回美
  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于美国东部时间周三下午2点(北京时间周四凌晨2点)公布了货币政策声明,决定将基准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从此前的1.50%到1.75%调高至1.75%至2%,
  美国加息的理由是新增非农数据很靓丽,达到了22.3;失业率为3.8%,创历史新低;加息之前,美元指数也开始从89一直反弹到94附近……面对诸多利好的数据,这么好的形势,美联储没有不加息的理由。
  美国加息的主因真是因为国内这些所谓的亮眼的数据吗?噢不!国内数据并不是主因,因为这些数据大多数是靠人为因素强拉上去和强打下来的,通过技术性操弄搞出来的,假的居多。美国加息的主因在外部。
  与以往差不多的是,美国每次加息前,都会有不少国家的货币汇率出现异常波动,甚至崩盘,这次更多,其中还有不少国家是体量较大的中等国家,甚至是大国。
  最早受强势美元影响而“中弹”的有土耳其、俄罗斯、巴西;接着“中弹”的有印度、印尼、南非,甚至包括新加坡这样的国家;最近闹金融危机的有阿根廷和欧盟新三架马车之一的意大利。
  土耳其的金融危机一直在延续,土耳其的危机一方面是受美元走强影响,另一方面跟它在中东耍狂、投机有关。
  阿根廷在拼命加息,但无济于事。当中国表示愿意帮阿根廷的时候,之前还等它倒下的IMF表示可以提供帮助,毒贷款的金额500亿美元。阿根廷跟巴西一样,现在的政府都是美国(西方)一手扶持起来的傀儡政权,所谓的一把手总统不过是美国(西方)的代理人,他们的任务就是配合美国(西方)洗劫自己的国家,掠夺民众的财富。所以这些国家经济(金融)危机到了难控,必须接受IMF或世行援助的地步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美国(西方)几十年来金融洗劫一些国家的套路不就这样吗?且屡试不爽。
  意大利股市、债市狂跌,并导致欧元大跌。从希腊经济危机开始,之后引发欧债危机,到今天的意大利金融危机,希腊也好,意大利也罢,打击这些国家意在重创欧元区,威逼利诱欧洲资金出逃,吓阻外部资金进入欧洲,然后把这些资金圈到美国,欧洲是美联储加息吸金的目标之一。
  印度、印尼就不用多说了,其实大家回想一下近一段时间以来印度和印尼与中国频频互动就明白了,美国的对全世界的金融洗劫已经开始了,加息只是一个标志性的动作而已。这些国家需要中国的保护,需要通过加强与中国在经济(金融)上的互融互通和借助人民币进行规避金融风险。这一点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货币汇率普遍波动的时候,而人民币的汇率却相对稳定就可以看出来,原因就是新型经济体的许多基金都在通过购买人民币债券的方式规避来自美元的金融攻击风险。
  美联储加息对世界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性的龙卷风,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无论国大国小都是美联储洗劫的对象,美国加息意在抽取国际市场美元的流动性,所有有美元沉淀和流动的地区或国家都将成为美国“轰炸”的目标,目的就是为了驱赶这些地方的资金到美国,为美国托市,为美国的经济接盘。
  这个世界美国之外的两大资金池,一个是欧元区,另一个就是东亚。东亚的资金又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手里,日韩不用多说,美国的附庸,经济(金融)命脉掌握在美国手里,什么时候吸,吸多少,基本是美国说了算。美国唯一拿捏不了的就是中国,那么逼中国境内资金抽逃,阻止外部资金进入中国的手段除了在中国周边折腾外,剩下的就是与中国在经贸上折腾,搞贸易摩擦就是最主要的手段。
  总之一句话就是,美国认为洗劫各国财富,收割世界的时机到了,中国是美国之外世界的一部分,又是个富得流油的大户,所以美国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各种手段逼中国境内的资金抽逃,逼境外想要进入中国的资金掉头,都回流美国,贸易摩擦便是其中的手段之一,挑起贸易摩擦可以使中国境内外的资金产生恐慌情绪,进而逃离中国,到美国寻求安全避险,这便是美国这次发布500亿美元加税清单的目的。
  二,选举需要
  关于这个原因,其实特朗普在自己的声明的第4点中说的很清楚了,他说共和党参选人在参议院席位的争夺中,初选战绩很好。特朗普个人认为这个战绩是源于他在对外贸易摩擦上的强硬立场,初战告捷。为了延续这个战绩,他认为接下来他仍需持强硬立场,这样的话今年秋季的中期选举共和党才能取得胜利。
  事实真是这样吗?确切的说特朗普所言的强硬立场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是不论是之前特朗普搞的征收洗衣机和太阳能电池板关税,还是之后开征的“钢铝关税”,因此而受益的美国本土相关行业的利益集团的代表在国会里肯定是支持共和党的。而因为特朗普的这些征税被其他国家报复导致利益受损的相关领域的利益集团的代表,在国会里肯定不支持共和党。现在,支持的明显大于反对的且支持的优势明显,为什么支持的优势会明显呢?
  原因一:美国的盟友和邻居对美国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的征税计划并没有进入实质的报复阶段,多是口头的逼逼和预加税计划,也就是在与盟友和邻居的贸易摩擦中美国的损失很小,收益却很大。
  原因二: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后,并没有把关税征收计划马上付诸实施,而是选择了与中国吵吵嚷嚷的谈判模式,这期间中国虽然也在某些领域和某种产品上一定程度的有意降低对美国商品的依赖性,比如减少对美国农产品中的大豆、高粱等的进口,但力度并不大,商品金额也小,而且经过后期的谈判,之前有意减少的美国商品的进口量逐步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还有一定幅度的增购。这让特朗普产生了错觉和侥幸心理,因为从参议院席位的争夺中共和党初战告捷可以看出,中国的反制措施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重创了他和共和党的支持率,跟中国搞贸易摩擦成本小,回报却很丰厚,所以他认为继续是值得的,如此下去,中期国会选举,甚至是他的总统大选将会再续辉煌。
  也就是挑起贸易摩擦后,盟友、邻居,包括中国在内的受害对象,对美国的报复并没有降低有投票权的美国利益集团对特朗普本人和共和国党的支持率,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变相地“助推”提高了特朗普和共和党的支持率。食髓知味,特朗普想再试一把。
  虽然特朗普找了一堆理由,口茬儿似乎也挺冲,但在声明的结尾他还是漏了底,显出了底气不足,他说,如果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打击了他的支持率,重创了他的票仓,那么他会加那1千亿。其实这等于特朗普告诉中国他的软肋在哪儿,特朗普的软肋就是美国的服贸、农产品和美国在华企业等。他怕什么,我们就给他来什么,照着他的软肋猛戳就对了。西方政客最在乎的不就是选票吗?选票减少的或者没了选票他什么也不是。
  三,贸易代表团和高官的访华,数轮谈判磋商后,美国并没有从中国这里完全得自己想要的。
  美国发布针对中国的500亿征税清单,换个角度去理解,这应该好事,至少说明我们的政府没有作出太多的让步。
  之前美国出台关税计划后,在断断续续的谈判中那条件可是够苛刻的,要求中国立减2000亿美元逆差,要求中国停止“中国制造2025”等等,可谓招招想要中国的命。然而在谈判的过程中,对于美国的这些无理要求中国政府一概拒绝,中国只与美国谈判逐渐减少3千多亿美元逆差的话题,并同意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
  中国的态度是,减少逆差和购买美国商品是要分时分步慢慢来的,不是按照美国的要求和节奏来,而且购买的商品还必须是中国人需要的,对中国有意义的。
  虽然经过了中美双方代表团的数轮磋商,但是达成的协议大部分都是没有具体购买数额和时间期限的意向性清单协议,这让为捞政绩希望短时间拿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的特朗普很不爽。
  本来特朗普想的是罗斯6月2-4日的来华磋商和蓬佩奥6月14日的访华,能从中国这里得到明确答复和获得自己想要的。但结果是中国的行事风格一如既往,态度没有变。尽管据说罗斯拿回了700亿美元的购买美国商品的订单和相关购买建议。但是特朗普并没有接受,他认为中国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于是在15日发布了针对中国的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
  我们的反制手段
  一,之前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清零
  二,出台对等措施反制
  三,让美国的“三市”感冒
  我们可以在人民币汇率和减持、抛售美债的事上想想办法了。 "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在中美贸易摩擦明显加剧的4月,中国的美债持仓环比减少58亿美元,跌落3月所创五个月高位。
  最后用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自从挑起贸易争端至今,美方的反复无常已成为“常态”,不仅损耗和挥霍了自己的国家信誉,也让中国进一步认清了特朗普政府蛮横无理、自私任性的面目。中方早就有言在先,中国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惧怕贸易战。对于美国看似意外的举动,中国已做好准备,有足够的决心和能力回击这场强加给我们的贸易战:一方面,同等规模、同等力度的征税措施已经上路,将给美方以痛击;另一方面,美方征税清单落地之日,就是双方磋商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付诸东流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