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敢吞并尼泊尔:虽然轻而易举,但不符合其他大国的利益

2020-06-17 07:07:27   




印度和尼泊尔边境不太平
据中新社近日报道,数名印度人于近期进入尼泊尔南部萨拉希地区,与驻守在当地的尼泊尔武警发生冲突,冲突的起因是当尼泊尔武警阻止印度人非法越境闯入尼泊尔时,印度人试图抢夺武警的枪械,尼泊尔武警被迫开枪。尼泊尔武警部队发言人表示,在被印度人抢走一名武警的武器后,尼泊尔武警连开5枪,并逮捕了一名印度人,其余4名受伤的印度人退回了印度境内。对于此事,印度媒体《印度时报》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印度时报》称尼泊尔武警打死了一名印度人,并导致两名印度人受伤。此轮边境冲突的背景是印度将两国争议地区划为己有,尼泊尔被迫做出反应。


印度有扩张野心
去年11月,印度政府在新发布的地图中把与尼泊尔之间的争议地区划为己有,引发尼泊尔各界不满,很快,尼泊尔议会推出了一项修正案,以发行尼泊尔版新地图。据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报道,几乎所有与印度有争议的领土,例如立普列克山口、卡拉帕尼等均将被标注在尼泊尔版图范围内。除了将争议地区划为己有,印度还计划在争议地区修建一条长达80千米的公路,一旦这条公路建成,印度将实际掌控与尼泊尔之间的争议地区,久而久之,这些土地就会变成印度的领土。毕竟,公路是印度修建的,属于印度的资产,公路上跑的车辆也属于印度,如果尼泊尔对印度蚕食争议地区的举动不闻不问,尼泊尔将丧失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主动权。正因为如此,在印度的施工队进入争议地区修路之前,尼泊尔就把武装力量送入了争议地区,就连海拔高达5000米的昌鲁无人区,尼泊尔也派了部队,并在当地修建哨所,以阻挡印度的蚕食,尼泊尔对抗印度蚕食举动的决心可见一斑。


印度军队
吞并尼泊尔,是印度称霸南亚的重要步骤。自印度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独立以来,其便认为自己继承了大英帝国在南亚的地位,理应主导南亚地区的发展。怀着这样的心态,印度的扩张野心快速膨胀,吞并锡金、控制不丹,都是印度的"杰作"。除了锡金和不丹,巴基斯坦和尼泊尔也是印度的目标,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击败巴基斯坦,并促成了东巴基斯坦的独立,东巴基斯坦便是如今的孟加拉国。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宗教信仰上的巨大差异,印度会选择吞并东巴基斯坦,而不是允许东巴基斯坦独立。


尼泊尔军队
现阶段,无论是巴基斯坦还是孟加拉国,都不是容易吞并的对象,这两个国家在宗教信仰方面与印度的差异过大,更关键的是,巴基斯坦是拥核国家,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几乎不可能吞并巴基斯坦。这样一来,在南亚地区,方便印度下手的对象就只剩尼泊尔了。尼泊尔国土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靠中国,其余三面被印度包围,总人口约3000万,86.2%的尼泊尔居民信仰印度教。由于国土几乎被印度包围,尼泊尔的对外交通离不开印度,该国经济对印度的依赖程度较高,加之尼泊尔和印度同为印度教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如果印度吞并尼泊尔,印度可以轻易地消化尼泊尔。在文化、社会和经济领域,印度对尼泊尔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这是印度主动挑起两国边境冲突的底气所在。


五常不会容许印度的出格行为
有趣的是,在英国征服南亚的过程中,印度被英国殖民者轻易击溃,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尼泊尔却击败了英国殖民者,保持了国家的独立。随着时代的发展,拥有更多军人和大量先进武器的印度已经具备了对尼泊尔的绝对军事优势,在正面交锋中,尼泊尔难以抵挡印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尼泊尔就一定会被印度吞并,与印度吞并锡金的上世纪70年代相比,如今的国际秩序对小国更加有利,能够制衡印度的力量很多。需要指出的是,一旦印度完成了对南亚次大陆的整合,印度的发展潜力将大幅提升,这并不符合其他强国的利益,在遏制新兴大国这件事上,传统强国很容易达成共识,只要印度迈出吞并尼泊尔的脚步,便会遭遇国际社会的反制。这也是尼泊尔在此次事件中保持“淡定”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