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心之:动朗对峙中国收获颇丰

2017-09-03 12:49:15   

关于动朗对峙中国收获的最牛分析,宋心之在凤凰卫视《中国战法》节目里说了十条,条条精彩:
1.完成了中国最后一块薄弱而又敏感边境线的军力部署,为解放台湾去除了最后一块后顾之忧。
2.完成了敏感武器的高原部署,提高了对该地区的把控能力。
3.完成了整个西部地区的安全部署,国家安全隐患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4.切断了印度信徒进入西藏的路线,西藏及新疆地区会更安全,更友善。
5.可以放开手脚建自己的国防基础设施,不必在意印度的感受。
6.可以在雅鲁藏布江上建设想建,因印度激烈反对而无法建设的相当于两三个三峡发电量的大型水电站,使西藏地区彻底脱贫;同时可以改变河道流向,让更多的清洁水利资源滋润更多的中国土地。
7.加强了对该地区的实际影响,加速了印度集团的分崩离析,中国将长期从马六甲、西部走廊困局中走出,一带一路战略会更顺畅。
8.唤醒了国人,叫醒了长期念经的纯和平主义者,对深化经改、军改大有裨益。
9.进一步摸清了邻国和世界大国的底牌,下一步战略会更清晰更精准。
10.在对印上完全掌握了主动,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会再犯糊涂,印将被看得死死的或被解体,卧榻之下,他人鼾声会越来越小。
王云飞:洞朗对峙中印在军事上互有输赢
洞朗对峙谁赢谁输?
历时72天的中印军队洞朗对峙终于结束了,双方都没有着力庆贺自己的胜利,也都没有承认自己的失利。按照惯性思维,军事角力结果都会有胜败。然而,在和平时期用大战或冷战的零和博弈思维来判断胜败,显然很难得出准确结论。因为输赢判断的标准是多维度的。
经济上双方共赢:显著的标志,是因为对峙的结束而使厦门金砖峰会得以顺利进行,双方首脑将在峰会上实现会晤,峰会一定会为双方和多方带来更多的经济合作机遇。中印双方都是发展中大国,都是金砖国家、上合组织重要成员,双方的第一要务都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因为局部摩擦而影响各自的经济发展大局,显然得不偿失。结束对峙对双方集中精力发展经济都有利。
外交上输赢各表:此次对峙上双方外交上高明之处在于创造性地运用了外交模糊空间。对于结束对峙,中方宣布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显然中方赢得了对峙。而印方称中印双方同意结束对峙,对于中方表态在洞朗作适当部署调整,考虑天气等各方面因素做好有关建设规划,不特别强调将继续在洞朗修路,被印方在国内解释为双方同时撤军、中方停止在洞朗修路,印方大部分媒体和民众认为印方赢得了这场对峙。印度政府没有特别强调以后中国不能在洞朗修路,也为自身以后妥善处理洞朗问题留下了后退余地。其实与其他因素相比,结束对峙是目前最重要的。至于中方如何调整部署,在天气合适时会不会继续修路或以其他方式改善该地交通,那要看下一轮的较量情况。
军事上互有输赢:印度赢在战术上。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进入中国领土,并且以不失一兵的结果占住72天之久才撤军。这对于一个曾经的手下败将,无疑像打了一剂强心针一样提振了民族士气,尽管这种胜利是建立在虚幻的假象基础上的。而中国赢在战略上。中国目前主要的主要战略方向是台海方向和南海方向,如果在西南方向再塑造一个主要战略对手,显然不符合国家的军事战略。尽管此次对峙会被认为在军事上没有征服对手,但假以时日,中国只要持续发展国力、军力,印度将更不是中国的对手,中国对类似洞朗对峙事件的处理将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