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击机和战斗机结合,J20是做得最好的
2021-01-09 21:48:57
截击机是二代机出现以后的典型机种。截击机预设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拦截战略对手突然出现在本方领空边缘的战略轰炸机群,当然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起飞查证一些性质不明的非合作目标;在其深入本土之前就可以将其拦截在领土或者领海线之外,因此被叫做截击机。在冷战高峰年代,这种战略威慑和反威慑都是相互试探,长期存在的。美苏都会经常派出战略轰炸机或者战略侦察机出现在对手的防空区域边缘进行试探和情报收集。除了对对手本土的战略威慑,也有对对方的海上作战集群的贴近威慑。因此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冷战中两大国都发展过典型的截击机。苏联方面的苏15、米格25到后来的米格31都是典型的截击机;超级大国方面,F14因为变最小后掠翼后可以飞到2.4马赫的极限高速,而且重型舰载机作战半径很大,也是典型的舰载截击机。
F15其实也可以飞到2.3马赫,当做截击机用。不过因为F15的综合能力非常强,与苏27系列一样归类为三代空优战机。因为对付的目标是突然出现的战略轰炸机或者战略侦察机,这些大飞机都有上万公里的航程。如果不是在它们从对手的本土机场起飞就开始预警,那么之通过本土纵深部署的战略预警雷达在地平线之外扫描到这些目标,应该已经进入本方防空识别区的范围之内。此时如果想尽快用本方的拦截飞机将其推出领空和领海线之外,那么就要求自家的截击机具有飞行速度快,又有拦截距离远的2大优点。从典型的米格25和F14来看,双方的极限速度都在2.4马赫以上,都有800公里以上的拦截半径。如果全程开加力,只需要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与800公里之外的预拦截目标在空中遭遇。而2.4马赫对此后的大多数三代机来说,
极限加力速度都飞不到这个区间。专职的截击机除了飞行速度快之外,也配备射程比较远的空空导弹。这样在一定距离上就可以对对手的轰炸机等目标先发制人的打击,不用等飞到目视距离之内再开火。总之,典型截击机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高空高速,快速接敌。一般不和对手进行近距离缠斗。因为一旦缠斗飞行速度快的优势就没有了。在这方面F14由于是三代机的底子,因此除了拦截性能之外还有比较强的空战格斗能力。因此算当时截击机中的优秀机型之列。到了三代机时代,强调6000米到1.2万米的亚音速格斗作战能力。典型的拦截机不再吃香。但是对弱势空军来说,利用高空高速的专长,仍然是以弱胜强的不多途径之一。比如在海湾,米格25就曾经利用高空高速击落过F18。由此可见,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到了5代机和6代机,高空高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方面YF23和J20是设计最好的。
两者都是机体狭长,很容易进入超音速状态。而一旦进入超音速加上全面隐身优势,打击非隐身目标或者笨拙的低飞隐身目标都易如反掌。但是YF23最终下马,因此完全具备高空高速隐身拦截能力,又具备强大的近距离格斗能力的就只有J20。F22A可笑的内油系数,导致其基本和远距离拦截能力不沾边。而到了6代机时代。接近3马赫的飞行速度,2500公里的作战半径是基本入门指标。等于是超级截击机彻底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