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钓鱼岛及南海海域布设大型浮标 形似UFO(图)

2016-03-26 13:58:30   

“我们地方所与国家队相比,既无技术、人才、经济优势,又要面对同行业的企业竞争,靠什么生存?”

  对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所(下称山仪所)老所长王军成和同事们来说,16年前,山仪所拿着百万元左右的科研合同,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轰轰烈烈的科研院所改革改变了这些。在此之后十年间,这个地方所接连拿下了15项863项目,攻克了十几项千万元以上的大项目。

  研制出中国第一台业务化运行的大浮标,海洋监测设备占国内90%以上,包揽我国有关部门大型船舶装备的船舶气象仪……是怎样的转型促成了蝶变?

  从零开始干成“世界水平”

 “FZF4-1”孤独地坚守在一望无际的南中国海上。这个直径最大可达10米、形似UFO的“大家伙”,是山仪所研制出的第四代海洋环境监测浮标“FZF4-1”。

  山仪所所长张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它可以确保长时间、连续性、全天候的工作——它每日定时测量并且发报出海流、海温、潮位、风速、气压等20多种水文气象要素,充当着人类海洋活动的‘保护神’。”

  2008年北京奥帆赛浮标项目,代表着该领域世界水平的挪威中标,但该浮标权运行半年就坏了两次。无奈之下,奥帆委随即决定改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浮标。

  “2007年夏天我们把浮标布好,直到2008年奥帆赛结束,设备一直正常运行。”临时“替补”上场,却干成了“世界水平”胜任不了的任务,陈世哲研究员很自豪。

  承揽大项目最重要条件是具备国家层面上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攻关,山仪所成功掌握了海洋焊接的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如今,不论是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钓鱼岛海域,还是在北极地区,我国在沿海布设的业务化运行的逾100套10米大型浮标,几乎全部为该所研制。

  自2003年起,山仪所常年聘用10名左右行业大专家参加该所科研。近十年来,山仪所主持的15项国家863项目中,其中8项是通过国际合作实现的。

  但国际科技合作并非一蹴而就,在王军成看来,有三大要素最重要,“首先,你要选择好题目,其前提是你要了解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有需求才能立项。同时要对课题的国内外技术现状水平有足够了解,再者,合作课题要与本单位技术优势衔接,能消化,再创新;在不具备优势时,要创造优势,与国内具有相关优势的大院大所一起实现与国外的合作”。

  “逼”出来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因为缺技术、少人才、没资金,致使很多地方院所科研能力不足,“地方所干不了高科技大项目,只能小打小闹”的“形象”深入人心。

  2002年,王军成带队去争取船舶气象仪建设大项目,准备的材料本来让他们底气十足——都是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

  然而多次汇报,最终铩羽而归。“你们气象仪是个小玩意,没什么技术含量”,赤裸裸的偏见,深深刺痛了他们。

  要改变偏见,只能靠比别人更过硬的技术和服务说话。山仪所人憋着这股劲儿,“逼”着自己进一步锻造核心竞争力。

  巨浪、飓风、盐雾、腐蚀、潮湿、生物附着,这是浮标的工作环境,也影响着它的检测结果。王军成说,我们的科研开发,是为了形成应用而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技术指标,要确保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的做法是将服务作为优先保障,面对海洋环境的错综复杂,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我们的技术人员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省内不过夜,全国不超过三天。”

  应用研究能力、工程实现能力、技术服务能力,铸就了山仪所的竞争优势。张涛认为,山仪所从选题开始就立足国家需求和市场需要,研制过程中反复征求用户意见,不断优化设计,最终形成定型装备。“我们会为推出去的技术和装备负责到底。”“一年就上好几个台阶!”郑轶的成长速度在一般科研院所几乎“不可能”。2008年,他博士后出站来到山仪所,不到半年就突破了震惊业内的“水声传感器”,当年评上副研究员;2009年,成为该所第五研究室副主任,年底破格评上研究员;2010年,任第五研究室主任,年底,王军成将一个经费上千万元的国家级课题交给郑轶,让他担任课题组副组长;2011年初,任所长助理;2012年底,任副所长。

 

  成长快,是因为体制顺。在做出要重点支持三个年轻团队的决定后,张涛说,要尊重科研工作的规律,在关键时期给年轻人机会——“三十多岁是科研的黄金时期,创新能力显现出来,就要压担子,否则靠上几年就‘淹没了’。”

 

  团队优、项目大,年轻人成才多、成才快,这已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几年前,山仪所一直在国内外寻找所里规划的新方向之一——海洋遥感遥测领域的领军型人才,年轻的清华大学博士周斌拒掉了美国大公司的邀请来了。时任所长刘孟德“一事一议”,为其配备了充足的启动经费、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充裕的办公空间、便利的住房保障。

 

  周斌说:“国家要向海洋进军,这里就是我最好的舞台。”

  图为国产海洋智能信息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