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航母的安全防御半径,到底是800公里还是460公里?
2021-02-01 13:23:30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至少三十年前,就听说过一个理论;也就是说超级大国航母的防御圈有至少4层构成,最外面的一层是进行远程拦截的舰载机。第二层是负责远程防空的神盾远程导弹。第三层是就近护卫航母的护卫舰上的中短程防空导弹。最后一层才是航母上本身携带的导弹和防空炮。一般神盾上的远程导弹可以防御半径100公里以上,以后有了标准6等可以扩大到400公里防护半径。而航母的近程防空系统从五六十公里外一直到几百米的距离。在这种密不透风,如铁桶一般层层环绕的严密保护之下,说什么那些射程只有120公里的日炙导弹等,根本连航母的面都见不着。相反,还不知道航母在哪里就会被航母反击沉了。因此所谓的航母杀手根本就是名不副实。在30年前看来,这种理论似乎无懈可击,
说得不怎么懂行的人一愣一愣的。而看看超级大国航母舰队的摆拍,也是几艘航母在中间,外围几十艘各种舰艇环绕;前面核潜艇开道;空中战机群覆盖;果然好生了得。看来航母不可挑战绝不是说说。不过到了最近几年,那种天上地下无死角防护航母的情况,就算是外行都知道了,那纯粹是摆拍给全球看的。实际情况是超级大国的航母,经常是只带一两艘护卫的神盾,甚至一艘护卫都不带,就敢凭老脸硬闯敏感海区。这样一来,别的问题先不说,反正航母4层防御圈中的起码第二层的第三层已经明显的不足。而且加上ASBM,也就是反舰弹道导弹从太空而来的招呼,这4层防御圈似乎都对来自天顶的攻击作用寥寥。即使退一万步来讲,就是不用传统的反舰弹道导弹快速解决问题,而是用最常规的反舰导弹,
来攻击航母,那么航母的最外层的防御半径。到底有多大范围?这种最外圈的防御,自然是以航母本身携带的舰载机为主。过去说这个防御圈从几百公里到上千公里,实际上说得非常的笼统。比如舰载机的防御半径是三四百公里,和防御半径是1千多公里,两者的防御范围的差距在10倍以上;也就是差了整整一个数量级。因此笼统的说法并没有多大的实际参考意义。每种航母的最外圈的防御半径,既与航母的大小,载机数量有关;更与舰载机的综合性能有关。如果航母的起飞能力和回收能力强大,载机数量多,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大,飞行速度快,那么防御拦截的半径自然就会更大。反之如果舰载机的飞行速度慢,则防御反应半径会被大大压缩。比如在过去装备F14这种重型舰载机的时代。其作战半径可以高达1300公里,最高拦截速度可以高达2.4马赫。
那么正常拦截距离600公里,最大拦截距离800公里还是有可能的。而当代超级大国的航母上只有亚音速的超级大黄蜂和F35C,两者都没有超音速拦截能力,因此其最大拦截距离,基本就是E2D的最大扫描发现距离,也就是不超过460公里。而当代很多大国的超音速或者双速反舰导弹的射程已经普遍在500公里以上,甚至有些型号在700公里以上。用大黄蜂和F35C根本来不及拦截对方发射这些远程反舰导弹的载机。实际上都属于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