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现代”级换掉航母杀器 以后不专注反舰作战?
2017-02-11 07:39:12
“现代”级驱逐舰在中国海军中的地位重要且独特,它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至少是美国航母真正害怕的一种武器。目前,这艘战舰正在接受现代化改装,拆掉了前后两座3S-90单臂防空导弹发射器换成国产垂直导弹发射装置完全在意料之中,但是舰上著名的“日炙”超音速反舰导弹也一并换掉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实际上,当初中国海军看重俄罗斯的现代级就是因为该级舰拥有火力强悍的对舰打击能力。“日炙”反舰导弹的设计思想是使敌方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来进行拦截,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突破美国海军的防空系统进而对大型战舰造成毁灭性伤害。改进型射程为120公里,飞行速度为2.3马赫,飞行高度为20米。末段掠海高度为7米,单发命中概率为94%。导弹在到达射程90公里处,仅需两分钟,因此能在“宙斯盾”系统完成探测、跟踪、锁定、判断、发射、导弹制导程序之前到达目标舰的防御区,有较高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
在作战时,目标数据会送至导弹指挥仪通过射检发控台分两路控制导弹发射,导弹火技系统可对导弹进行目标分配。在确定攻击目标后,导弹导引头开始工作,搜索角及风速、风向,此时可随时发射导弹导弹发射后的延迟数秒起飞,齐射间隔为5秒。能够对敌舰队进行持续的火力攻击,极大地增加了对方防空系统拦截的难度。
该导弹的制导方式为发射后不管,采用自控、无线电高度表及主被动复合雷达未制导。无线电高度表的测量误差很小,低空飞行高度波动仅为0.5-1米。未制导雷达采用主动、被动复合制导体制。被动雷达在飞行中不断接收目标辐射信号,以修正飞行轨道。当主动雷达捕捉到目标后,导弹转入主动雷达制导,波导引头可抗多种干扰及6级海杂波。而且,雷达作用距离较远,天线搜索范围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打击的精确性。
但是,这种导弹仍存在较大的弊端,射程较近、抗干扰能力的弱点逐渐显现。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还能在多大程度上应付现代海战也是个严重的问题了。现在,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十分成熟的中继惯性加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方式,载体可以利用数据链对导弹进行弹道修正,相比“日炙”导弹,这种制导方式更为灵活而且抗干扰能力也更强。此外,高精度的激光惯导、光纤惯导系统也已经较为成熟,“北斗”系统投入使用,使中国具备了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未来大规模使用卫星导航/惯性制导系统更符合海战的发展趋势。所以,让“现代”级驱逐舰彻底脱胎换骨并不意味着该级战舰战斗力的下降,相反日后作战能力的提升会更为显著。(利刃转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