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公示 黄旭华为何能够入选?

2019-08-30 06:44:33   

据了解,中国近日将要举办表彰大会,开展首次关于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评选。自然,表彰的候选人都是对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功勋人物。在经过筛选研究后,共产生了8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以及28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共和国勋章候选人中,于敏、孙家栋以及黄旭华,是为我国军事国防工业现代化以及尖端技术化的尖端元老,袁隆平院士以及屠呦呦院士,则是在粮食医药领域为我国或者说全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袁隆平院士突破了杂交水稻相关的技术,使得水稻的亩产取得了质的飞跃,不仅帮助我国粮食产业可以多养活数亿人,而且也为消灭世界性的饥荒问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屠呦呦院士在青蒿素领域的研究,同样可以拯救无数的生命。他们二位作出的贡献被全人类所知,而于敏。孙家栋。黄旭华三位,出于对国家尖端技术的保密性的考虑,长期以来隐姓埋名,默默地为我国付出奉献。可以说,正因为以他们三位为代表的国防科技人才的默默付出,我们才能享受着和平与安逸。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我国核潜艇的前世今生
三位一体的核威慑体系被被大众熟知,而核潜艇由于隐蔽性强、生存能力出色、平台载弹量高的特点,成了各核大国核反击的最佳平台。1958年,在"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口号感召下,我国的核潜艇研制序幕正式拉开。
在当时,我国潜艇研制基础可以说薄弱到忽略不计,科研人才也是奇缺无比,仅有的两位专家黄旭华以及钱凌在顶着政治环境的压力以及技术环境的压力下,历经近十年的技术研究以及推演,终于在1968年使得第一艘核潜艇开工建造,1974年正式下水。长征一号的命名,足以说明我国核潜艇研制路上经历的坎坷艰辛。
在这项大工程背后默默付出的黄旭华院士为了配合保密工作,数十年来几乎和家人断绝联系,甚至在自己母亲走的时候,都没能尽到一个儿子应该尽的责任。在中国,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黄旭华院士牺牲了自己生命中年华最好的时光,为铸就共和国最强力的盾牌奉献了自己。虽然长征一号性能指标并不先进,但是作为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战略武器,日后在长征一号基础上诞生的092型战略核潜艇、094型核潜艇,是保障我国国家安全的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开放的长征一号核潜艇
我国核潜艇未来路在何方?
在美国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立项研发,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批量建造的今天,我国似乎在核潜艇领域上落在了美俄两个国家的后面。作为战略级武器,核潜艇的发展优先级别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美国还是中国,都是非常高的。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经济一度非常困难,军费开支削减大半,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以及亚森级核潜艇的研发制造都没有被耽误多少。我国在核潜艇领域需要追赶的路还很长,因为两个超级核大国不仅比我们早起步二十多年,而且一直没有放松过核潜艇的大力投入。(利刃/冬阳)


前不久有权威媒体报道,我国的093A型核攻击潜艇的噪声系数已经降到了110分贝以下,这已经接近于海洋背景噪声的系数。除此之外,我国几大潜艇造船厂都建设了更大的厂房,为下一代排水量更大、静音性能更好、载弹量更大的核潜艇铺路。在黄老几十年的付出的基础上,我国下一代攻击核潜艇将会做到噪声更低,携带更先进的潜射导弹、反舰鱼雷等等;新的战略核潜艇将可以携带数量更多、技术更先进的潜射洲际导弹,构建起完整而先进的海基核威慑体系,届时,我国的安全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保障,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黄旭华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数十年的辛勤奋斗。(利刃/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