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H20的起落架先出来了?
2020-07-07 15:36:10
任何大的项目在正式亮相前,其实往往已经有很多明显是提前出现的蛛丝马迹可以探寻,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履霜冰至的道理。目前最引人注目的项目,自然是H20到底什么时候可以亮相。综合来看恐怕不用等太久。因为一些很可能是H20的主要部件,已经提前亮相了。颇有事前故意“露马脚”的微妙。对几乎所有的飞机来说,起落架就是他们的腿和脚。某气动院已完成全尺寸四轮起落架气动风洞试验!在气浮装置的驱动下,某工业气动院FL-10风洞起落架支撑装置载着起落架模型缓缓移出了特殊试验空间,首期全尺寸四轮起落架气动试验圆满结束,标志着已经掌握了先进的起落架风洞试验技术并形成试验能力。起落架是飞机上最常见的部件,一种起落架通过了风洞试验还专门拿出来说是重大突破,就在于这种起落架的设计和应用是过去所没有的。
而这种起落架服务的对象也非常的神秘,肯定也是前所未有的。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在过去的推文中也多次说过。绝大多数飞机的起落架都是会飞的三轮车而已。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鹞式飞机的起落架就是特殊的自行车式。这和其特殊的飞行起降方式是配套的。鹞式飞机的前轮和主轮前后布置在飞机对称面内,也就是机身下部,重心距前轮与主轮几乎相等。为防止转弯时倾倒,在机翼下还布置有辅助小轮。这种布置形式由于起飞时抬头困难,只适合STOVL飞机而普通飞机很少采用。普通飞机多采用三轮车式的起落架。又分为主轮在前和主轮在后两种方式。主轮在前的,多为老式的螺旋桨飞机。因为这类飞机的主活塞式发动机重量相对比较大,又装在机头的位置。导致全机的重心非常靠前,而主要升力面也就是主机翼也必须靠前。
全机90%的重量都落在前双主起落架上,后面的单尾轮只需要承载很小的重量。比如运5飞机就是这种典型。不过现代喷气飞机的主发动机多安装在飞机的尾部,也有吊挂在主机翼下面。因此绝大多数现代喷气飞机都是主起落架在机身的中后部,承载全机的主要重量,前起落架只承载少部分重量,规格也比主起落架明显更小。这类起落架在地面停放和滑行时,全机比较水平,方便驾驶、运送旅客和载货。喷气飞机根据其体量和自重的大小,主起落在后也有不用的样式。对大多数战斗机来说,一般全重不超过40吨,那么主起落架每侧只需要一个较大的单轮即可。而当飞机的自重超过40吨到100吨以下,主起落架两侧则都是双轮结构。比如正常起飞重量不到100吨的C919的主起落架就是这种典型。而飞机重量再大,比如到了150吨以上的客机,比如350吨的747,则采用多支点筏板起落架。也就是每一根主起落架支柱下面,都有一个像小筏板一样的结构。
这个小筏板的4角,各有一个主轮,等于一根主起落架下面有4个主轮。而747的主起落架系统一共有4根主支柱,16个主轮。如果飞机体量更大,比如安124或者安225,则采用更多的主起落架支柱和更多的主轮胎。而B2的主起落架,就是直接从747的现成主起落架移植过来的,只不过B2只采用了2根主支柱,8个主轮。因此完成风洞试验的4轮筏板起落架,只会用在CR929或者某种未知的150吨以上的新型机上。CR929实机还早,如此专门吹风洞,先用到隐身大型飞翼机上的概率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