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高调展示高超音速飞行器外形:美国一直都想看看
2017-10-11 07:43:40
这个高超音速飞行器模型结构与俄罗斯YU-71飞行器结构明显不同。
图片为10月8日中央电视台《还看今朝特别节目》中,首次公开介绍了我国首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超声速风洞——JF12复现飞行条件激波风洞,在相关画面中出现了多款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测试模型,特别是我国首次高调展出了某型高超音速飞行器外形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军事专家雷泽告诉记者,先进风洞一直是新型飞行器研制的主要手段,一代风洞决定一代飞行器的研发水平。目前,我国自主研究建造的JF-12复现飞行条件激波风洞,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激波风洞。
军事专家指出,高超声速科技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高新技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格局,是世界各个航空航天大国竞相研究的热点,而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研发离不开风洞这个摇篮。但实际上,高超声速技术历经60年的研发,基本上只能用步履维艰来形容,因为缺乏复现风洞实验技术是气动领域研究的瓶颈。其中的最主要问题:在于高超声速流动独有的热化学反应机制超出了经典气体动力学的理论范畴,颠覆了传统风洞实验相似模拟准则。目前,美国X-43A、X-51A、HTV-2以及美国陆军高超飞行器飞行相继失利或取消,都与滑翔气动力/热规律不清楚有关,超燃发动机推力不足的机理也没有研究清楚。
因此,必须在复现飞行条件的地面试验设备中开展基础问题的试验研究。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国际首座JF-12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开始建设,研制成功了国际首座可复现 25至40公里高空、马赫数5至9飞行条件、喷管出口直径2.5 米/1.5米、试验气体为洁净空气、试验时间超过100毫秒的超大型高超声速激波风洞,整体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风洞具有高超声速飞行器试验的地面复现能力,为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关键技术突破和高温气体动力学基础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试验手段。
总体上来说,被国外同行誉为“Hyper-Dragon”(超级巨龙)的JF-12风洞长达265米,其身长目前居世界激波风洞长度之首。该风洞实现了我国高超音速武器风洞实验状态从“模拟”到“复现”的跨越,攻克了60年来久攻未破的世界难题,代表了国际高超声速风洞技术的领先水平,他的出现让中国东风-ZF高超音速武器发展开上了快车道,一举超越美俄两国,在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领域,中国首次获得了技术领先,美国国防部连续四年持续关注中国JF-12风洞的试验进度,大家应该明白这中间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弹道导弹具有射程远、威力大、飞行速度快、破坏性强等特点,特别是远程弹道导弹作为国家战略威慑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国家权益的有力保障。但是,随着拦截技术的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正逐步具备对弹道导弹中段、末段的摧毁能力,弹道导弹的突防与生存能力正面临很大挑战。因此,我国将未来弹道导弹武器发展的一个重点放在了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方向,就有重要战略意义。助推滑翔武器是指通过助推器将飞行器助推加速到一定高度、速度后,依靠高升阻比外形,进行无动力滑翔飞行并完成对目标打击的武器,他是高超音速武器类别中目前最容易实现,并极具消费比的高性能武器。
实际上,基于助推滑翔弹道概念的超声速跨大气层飞行器,突破了现有的弹道导弹飞行模式,成为一种新型战略武器系统,不仅能实现增程,也能有效提高导弹的综合突防能力。我国自2006年之后上马某型高超音速武器以来,先后进行了数次高超音速武器飞行试验,其中著名的WU高超音速武器(东风-ZF高超音速武器)受到世界关注,并即将实现设计定型,这都与我国高超音速风洞研究息息相关,实际上,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上的“弯道超车”,既是基于实验设备和技术攻关的超前性布局,也是大量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