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500公里攻击半径和欧洲陆地战略态势的关系
2020-10-19 13:33:56
看当今大部分三代主战坦克的性能指标,就会发现它们一般标注公路最大速度是70到75公里每小时,最大内油行程是450到500公里。不论是45吨左右的苏式主战坦克还是60吨以上的西方主战坦克,大差不差都是这个数据。在最近这些年的坦克竞赛中,经常有参赛坦克跑出80公里左右的高速。不过这都是为了比赛而进行过改装,而且都是为了百米冲刺而冲刺,不考虑以这种超高速跑上十几公里后就有可能造成机械损伤。因为比赛中随时可以换车再跑。而参加作战的坦克绝不敢轻易超速而造成中途抛锚。因此70公里的时速对作战中的坦克来说,还都是路况良好下的公路最高机动速度。如果是在乡村土路甚至根本没路的越野作战条件下,攻击前进速度最多15到25公里,其实比二战期间的坦克攻击前进速度快不了多少。
除了速度,还要看航程。现代坦克加满油箱号称可以行使500公里左右,这也是最理想的状态下的数值,现实中根本不可信。就是让现在的坦克在硬化的路面的上越野机动。号称可以靠内油机动500公里的情况下,实际能正常行使300公里就不得了了。苏式坦克往往在内部油箱外,还在尾部额外携带两个油桶,也是想增加满油行使距离。即使加上这2个外挂的油桶,苏式坦克的实际前进距离也不过350公里左右。这还都是在没有作战和复杂地形机动下的前进距离。如果有作战,那么坦克加满油后,能攻击前进200到250公里就是极限。这个攻击距离已经比二战期间的坦克集群满油后的攻击距离提高了一倍左右。因为二战坦克满油后的攻击距离只能在100到120公里。二战中不少坦克还是汽油机。不像现代的坦克多为柴油机和小型燃气轮机。
二战坦克普遍发动机功率小而吨位却不小,因此满油后行走距离不如当代也是正常的。一般来说,大国在发动陆地大型进攻行动前,会为主要的地面机动的坦克和装甲车辆集群,在一次性加满这些车辆的油箱外,再准备1份到2份的后续油料。因此当代的陆地重装坦克和装甲集群,一个战役的攻击纵深就在500公里左右。在这种战役中,前250公里的攻击主要靠坦克和装甲车辆群自己加满的燃料。而后250公里则采取战场加油,快速运送和空投燃料等方式进行中继加油。一般第一次中继加油准备比较充分。油料保障系统往往可以跟得上坦克集群的行动,也容易加得上。而如果后续攻击更往纵深发展,随着距离的增加,战场环境变得更复杂,第二次中继加油往往就不是那么顺畅了。因此大部分重装集团军的一个战役纵深就是500公里的距离。大约用1周来完成。一次战役结束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休整。
等待加油和弹药物资补给等后勤设施逐步延伸到前线,才能考虑进行下一场战役。也正是这个500公里的战役距离,再看看欧洲的军事地理形势,就比较有意思了。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整个欧洲大陆,从巴黎到莫斯科,中间几乎全部是平原,基本无险可守。而从莫斯科到俄白边境是450公里左右;白俄的宽度是500公里左右;再往西整个波兰的宽度是600公里左右;而再往西,从德国东部边境到德国西北的大西洋边,又是500公里左右。而从德国西部边境到巴黎,恰好又是500公里。因此整个欧洲的陆地战略态势,恰好是5个500公里。因为无论从东往西推,还是反过来从西往东推,就是5场战役的宽度。明白了这一点,就明白了现在的北约为何要不断的东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