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狼山:国产航母即将试航,为何突然往飞行甲板上放了8台吊车?

2018-04-23 07:27:54   

国产航母即将试航,虽然具体日期仍然不确定,但不会再拖延太久,已经是共识。从昨天开始,甲板上的零散物资已经大幅度减少,最突出的变化,就是甲板上又吊装上了至少8台普通的汽车吊车!
这些吊车是不是原先就在甲板上的呢?或者为了更快的完成工作而增加吊车的数量呢?显然都不是!因为甲板上还有一台带工作吊篮的吊车,一直用来进行舰岛高处的局部安装调整,这两天还用来清洗舰岛。甲板以上现在要做的工作已经不多,一台吊车已经足够,没有必要为了增加工作面,再往甲板放置更多的吊车。


而且这些汽车吊也没有配备吊篮,清洗舰体的其他部位,也帮不上忙!现在突然放上这么多的吊车,笔者认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当做临时配重的!
有人认为,这是在对新航母进行倾斜试验。但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
新航母都是要做倾斜试验的,例如:
2014年9月1日,英国皇家海军成功完成了“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倾斜试验,旨在确定其实际重量和重心。
作为试验的一部分,首先让女王号航母,松开系泊缆绳、在没有任何外力支持的情况下在造船坞中非常缓慢地漂浮。接着,将重物移动到飞行甲板指定的位置,利用舰上放置的钟摆来测量横倾角。航母倾斜试验,对执行海上部署任务、特别是对舰载机起降来说至关重要。
倾斜试验,无论对军舰还是民船、大船还是小船,都是要在新船交付前必须要做的,特别是某型新造船舶的首舰,为了保证以后的安全使用必须要做,而后续的同型号舰可以不做。
下面是新船倾斜试验的基本国标规范:
一,船舶倾斜试验对象:
根据国内国际造船业通行做法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下列船舶应做倾斜试验:
1、新建船舶,同一船厂建造的同型船舶可只做其中的第一艘,但建造中若有变动使稳性变坏时,也应进行倾斜试验;
2、因改造或修理使其稳性变坏的船舶;
3、对其稳性发生怀疑的船舶。
二,船舶倾斜试验条件,倾斜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1、建造或修理完工后,试验时应为空船状态,凡属正常航行是应备有的各种设备、仪器及备件等均应按规定上船,并按规定位置安装完工。
2、试验应在平静的天气进行,风力一般不大于2级。
3、试验时船舶应尽可能位于平静无潮流水域,周围应没有或少有来往航行的船舶。有条件时应在船坞内进行试验。(以下条目忽略)
三,倾斜试验的准备:

1、试验船舶应处于空船状态,一切不是船上配备的物件均应从船上撤除。
2、船上确难以达到空船状态时,可允许有多余或不足重量,但总数一般不应超过空船排水量的1%。对试验需用的临时设备和试验移动重量、试验所必需的压载可不受上述限制。
3、船上一切可以摆动或滚动的装置、设备及物件等均应加以固定。(以下条目忽略)
四,试验操作过程:
1、倾斜试验由船厂主持,试验前要经船厂、船东、船检、设计部门共同对船舶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船舶已符合试验条件。

2、观察测量风向,风速和周围水面情况,确定已符合进行试验的条件,并记录填入表格。
3、参加试验的人员应位于规定位置,记明他们的重量重心位置,不属于试验的人员全部离船。(以下条目忽略)。
从以上国标规范和英国女王号的实际试验可见,国产航母作为新船,确实需要做倾斜试验。但是这项试验显然已经做过了,早在2017年4月23日船坞注水后,到2017年4月26日正式出坞,有足够的时间和试验条件完成倾斜试验。而且大型民船和军舰都是在船坞注水、自由漂浮后进行倾斜试验,这是惯例,完全没有必要到现在才做倾斜试验。


那么现在吊上8台吊车,到底是为了什么具体目的呢?
1,笔者认为,这是国产新航母在正式出海前,利用活动配重来微调全舰的重心,在正式试航前,更快的达到最佳状态!航母的调节全船重心,主要是通过调节主压载水舱,以及前后纵轴平衡水仓等多个水仓进行。现在航母船体多处正在排水,有一部分管路就是在调节平衡舱的水量!
2,那么这8台汽车吊,在出海前,是撤除还是不撤除呢?笔者认为,可能撤除也可能不撤除。若仅仅是为了系泊试验期间调整重心的配重,那么在出海前将全部撤除;若未来在正式试航期间,还需要作为模拟配重,那么这8台汽车吊,将伴随整个试航的过程。

3,为何选择这种类型的8台汽车吊,或者用更多的汽车吊当模拟配重呢?
这个就更有讲究了!其实仔细观察这几台汽车吊,就会发现,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是常见的,25吨起重标准的汽车吊,个别车辆也可能是16吨级起重标准,但大多数就是25吨级。
25吨级的汽车吊,无论是徐工、山工、柳工还是中联重科的产品。其主要参数都是差不多的,25吨级汽车吊的整备自重,都在29吨到29.5吨之间!

29吨左右,你能想到什么?这恰恰就是一架歼15,加油挂弹后的正常起飞重量!歼15的最大起飞重量在32.5吨,但平时绝少加满油和挂满弹,除非远程反舰攻击!平时就是28吨到29吨的正常整备重量,随时可以短距离、大速度迎风起飞备战!
一台29吨自重的汽车吊,除了长宽高比折叠机翼后的歼15略小一点外,重量却是基本相同,完全可放置在飞行甲板特殊位置进行模拟,还可以随时开动这些配重,在甲板上自己行走调节,模拟相应数量和布置位置变化的歼15!真是非常巧妙的办法!

美国人为了模拟配重,单独生产一种小车,而中国人用现成的汽车吊模拟,用完以后该干啥还去干啥,这就是聪明才智!
就是不知道国内的几家重点工程机械公司,能不能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大做一番广告推广,毕竟这是世界罕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航母舰载作战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