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其实好幸运:俄乌两国为争夺市场 抢着将苏联两大国宝卖中国
2017-09-09 08:17:56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将安225型战略运输机和米26直升机的全套技术卖给了中国,并且中国拥有技术资料和各种图纸,甚至会根据这些制造出自己的安225和米26,整体战略运输能力将会迅速拔高一个层次,但客观地说,中国并不需要安225这种载重量达到200吨以上的战略运输机,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战略运输机的运载能力不但由载重量决定,也有飞机的货舱容积决定,虽然理论上安225可以运载5辆T80主战坦克,但是因为货舱容积的原因,最多只能运载3辆,实际上这和安124已经相差不大了。而从价格上来说,一架安225至少相对于2架安124,这很显然就是不合算的。
事实上,美国军队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因此美国军队在设计下一代通用战略运输机C17的时候,就没有强求将载重量维持在C5的120吨级别,而是仅要求75吨左右即可,即最多只需要运载1辆满装的M1A2主战坦克和配套弹药油量即可,而C17战略运输机最终建造了超过200架,成为目前世界上装备数量第二多的大型战略运输机。
在全部出动的情况下,200架C17可以用3天的时间投送一个美军装甲旅到数千千米之外,并且可以支持2~3个美军装甲师在战场上的持续作战。由于C17更轻,起降效率和运载效率更高,甚至在单位时间上,C17的运载能力还超过了C5,而我国在设计下一代战略运输机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对于我国的下一代战略运输机,在要求和美军类似的情况下,运20就足以满足战略需求了,而我们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是运20战略运输机大批量制造和发动机国产化的问题,在大量制造以后,运20战略运输机并不会比美国C17运输机差多少,也是一款通用性战略运输机。
但对于中国来说,完全有必要建造一种运载量达到120吨以上,能够同时运载2辆99大改主战坦克或者3辆04A步兵战车的战略运输机,这也在保证迅速投送的同时,也能拥有更强大的战略投送力量。因此,利用按225的技术建造出中国的安124级别战略运输机才是最重要的。
而米26能够让中国建造出更先进的重型直升机,重型直升机不但有助于我国陆航部队拥有更强大的空中突击能力和转移能力,还能让海军陆战队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立体突击能力,借助两栖攻击舰和两栖船坞登陆舰,我国的海军陆战队才能真正意义上拥有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接近的登陆实力和打击能力,使我国军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由海向陆”。
战略运输能力和支援能力是一支军队持续作战能力的基础,但对于中国军队来说,这一点恰恰是短板,随着大量战略运输机和重型运输机在中国军队的服役,中国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也能得到大大提升,达到美军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