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实时看新闻联播,却“无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高端的军事科技实力

2016-10-23 14:30:15   

今天早上中央电视新闻频道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一句话的简短新闻:“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与地面同步看《新闻联播》 ”,新闻详情里也只是一句话:“今天(23日)是航天员进驻天宫第五天。2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次在太空播出,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实验舱内,首次天地同步收看到了《新闻联播》节目。”,全文仅仅70个字,毫不引人注意,一般人看来也就是央视在自卖自夸而已,但是,军事专家称,就是这70个字,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高端的军事科技实力!

为什么军事专家会这么说呢?

原来,要是在空间站上同步收看《新闻联播》,绝不是像在地球上一样打开电视那么简单,这里面涉及到复杂的多系统协调工作,以及稳定的航天测控能力,最重要的是,还需要全球数据中继卫星的全程支持,而这些技术,难度不亚于发射一艘航天飞船!

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要在如此高度上实现在天宫二号上同步收看《新闻联播》,就是必须实现对天宫二号的实时跟踪及数据传输,而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的运行速度高达每秒7.9公里,如果要保持不间断的实时联系,理论上需要在地球表面均匀布设100多个跟踪站点,这样不但成本高昂,而且涉及到别国领土主权问题,政治上也不可能实现。

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军事技术——卫星跟踪与中继技术出场了,依靠中继卫星进行不间断的全球信号传输,就能实现航天飞船上看《新闻联播》的目标,这个能力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具备。

我国卫星跟踪与中继技术依靠的是天链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外太空在轨14颗卫星跟踪与中继技术中继卫星,其中美国6颗、中国3颗、俄罗斯2颗、欧盟2颗、日本1颗。理论上至少需要3颗中继卫星才能实现全球组网,所以目前只有中国和美国能够实现全球覆盖。

而卫星跟踪与中继技术当然不是为了让航天员可以再空间站上看《新闻联播》那么简单,它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组建全球实时卫星侦察系统,实现对全球的不间断实时侦查监控,在军事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也是一个新时代军事大国必备的杀手锏!

从王亚平太空实时授课,到景海鹏、陈东在天宫二号上实时收看《新闻联播》,体现了我国卫星跟踪与中继技术愈发成熟,这也是我国在低调地展示自己的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