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中美间玩平衡背后的大玄机?

2015-06-11 12:21:31   

今天几乎同时看到两则消息,这两则消息放在一起对比起来看非常有趣,其中玄机不少。

第一则:

据香港《文汇报》9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7日在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与卡梅伦举行双边会谈,明确要求卡梅伦“找办法达标”,否则英国可能失去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而英国首相卡梅伦此前则拒绝承诺按北约要求于明年把英国GDP的2%拨作军费开支,而英国财政大臣上周公布削减财政预算,这意味着未来英国军费将减少。美防长卡特月初也警告英国,如果英国减少国防支出,将造成“重大损失”,并坦言“倘英国与世界脱轨,将是冒险之举,且会因为达不到2%目标,失去目前地位”。

第二则:

英国首相卡梅伦当地时间9日在伦敦首相府会见了到访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卡梅伦说,今年是英中关系发展的“黄金年”,英方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英方各部门已全面启动,希望与中方密切协作,积极筹备,向世界展示英中合作的积极成果和美好前景。英国坚定致力于发展对华关系,愿成为中方最开放的合作伙伴。英方愿积极推进双边贸易,大力鼓励两国企业双向投资,欢迎中方扩大在高铁、民用核能、航空、电信等领域对英投资,积极推进欧中投资保护协定谈判,支持开展欧中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

这两则消息放在一起,给人感觉是恍如隔世。试想,早在卡梅伦第一个任期头两年,他还积极反华,并为在西方突出反华形象而于2012年5月会见达赖。那次会见,遭到中国强烈反击,他被禁止访华,两国高层交往明显冷淡。到了2013年5月,卡梅伦公开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然后才获得在2013年12月访华的机会。

在占豪看来,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在政治上可以用“老狐狸”来形容,找来找去恐怕非英国莫属。这不仅仅是因为英国曾是统治全球的日不落帝国,更是因为其在过去数百年当中无论自己是主导者还是跟随者,从未在大博弈中站错队。

以最近的一战和二战为例,这两场战争是新兴大国和守成霸主国家的大决战,英国是守成霸主国家,虽然最终经过两场战争失去了霸主地位,但英国从未站在失败的一方,哪怕失去霸权地位,依然可以在世界上发挥着远远超过其本身实际力量的影响力。而这一切,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英国人在政治上非常保守,同时又非常善于妥协,在关键时刻总是能选择最好的位置站住。

在国内政治中,这个世界只有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一次内部政治力量博弈中没有流血就完成的革命,其它国家很难找到类似的第二个。而在国际上,英国政治上经常是非常保守的,他们总是站在传统力量的一边,譬如对法国的拿破仑,一战、二战时对希特勒,从未向新兴大国真正妥协过;再譬如二战后,即刻站在美国一边,并第一个拉上“冷战”铁幕。同时,英国人政治上又不失灵活性,譬如在二战后期看到英帝国大势已去,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美国旁边,愿意成为美国的副手。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上,英国人的在国际上的站队从来没错过。

但是,细心的战友应该发现,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开始执行后,英国和美国的步调越来越不一致,距离已逐渐拉开。保守党卡梅伦时期的英国,在2010年至2015年,政治上总体是不断与美国拉开距离的,这和工党时期的布莱尔完全跟着小布什亦步亦趋完全不同。

2010年美国开始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后,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是一系列遏制、围堵战略。而英国保守党首相卡梅伦除了头两年展现反华姿态外,2013年之后开始出现大转弯,在中美之间玩起了平衡游戏。2012年12月,香港证券交易所完成对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收购。伦敦有金融城之称,他们竟将金属交易所卖给中国香港证券交易所,显然是有所图。

果不其然,在2013年为了消除卡梅伦会见达赖的影响,英国对中国展示了不少善意。而英国瞄准的则是未来空间巨大的人民币业务。2013年12月卡梅伦带领史上最大商务团队访华时,中国给了英国800亿RQFII的额度。2014年3月底,中英宣布签署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备忘录。英国本来想第一个和中国签署这一协议,但由于前面因中英关系恶化影响而推迟,最终让德国抢了先。德国是在中英签署前的几天签署的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备忘录的。

被德国人抢了先的英国人显然想弯道超车,2014年10月14日,英国财政部就发布声明称,英国政府已成功发行首支规模为30亿人民币的主权债券。英国也由此成为中国之外第一个发行人民币计价国债的国家。而且,这也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一笔人民币债券,伦敦由此进一步夯实了其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地位。

正是英国对中国态度急转的2013年,中国于2013年10月由中国元首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并建议成立亚洲基础建设投资开发银行。而卡梅伦在2个月后就完成了访华,之后就是一系列更大的动作。

最大的动作还不在于前面的几个动作,而在于2014年10月中国宣布牵头建立亚投行之后。2015年3月12日,英国财政部不顾之前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和奥巴马的多轮游说,成为第一个宣布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强国。英国宣布加入后,占豪(微信号:zhanhao668)对此第一时间做出判断,这是一个重大信号,很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事实是,这很快就引发了一轮国家加入亚投行之潮,最终包括西欧14个国家的30多个国家宣布加入了亚投行,遍布5大洲,国家总数量达到了57个。

这次国家入亚投行之潮,直接让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而这一切是英国在顶住美国强压后不顾一切加入后引发的。这样的情景,不但美国人没想到,恐怕连中国都没想到能出现如此效应。

那么,英国人为何开始在中美之间玩起了平衡呢?在占豪看来,根本原因有四:

一、英国人要两面下注。

英国人在政治上既足够保守,也非一成不变。譬如,在英国王室力量和资产阶级力量已势不两立之时,英国王室愿意直接让出政治权力,最终资产阶级和王室达成妥协,形成了现代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代议制政体。在二战后,英国人为了保住自己在西方的位置,恰到好处地拉开了“冷战”铁幕(因为如果没有冷战,世界将是美苏的世界,英国将很难谋到好的位置;冷战后,美国要依靠英国维持对欧洲的影响力,而英国则依靠美国提升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这是为什么是丘吉尔拉开冷战铁幕的原因),保住了英国的地位。那时候的英国,是毫不犹豫选择站在了美国一边。

但现在显然不同了,中国和前苏联完全没有可比性。中国在经济体制上和西方虽有不同,但双方完全可以兼容,彼此合作也非常顺畅,毫无违和感。虽然在政治上差异巨大,但中国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自己的强制力,彼此都只有合作,没有革命,不干涉他国内政。这些都决定了,只要美国不来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人是不可能主动挑起与美国人或西方人的敌对斗争。

与这样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作为一个超级经济体正在崛起,崛起的速度已完全超过了原来西方的预料,并已让美国难以实际控制。这种格局,客观上又形成了中美在未来必然会有一个成为世界真正领导者的现实。这个时间,也许到本世纪中叶才会出现,但二者中最终一个成为世界领导者是大概率的事。与此同时,这个世界处于恐怖的核平衡状态,大国之间爆发大战的几率并不高。

这么一来,意味着未来二三十年围绕谁是世界“大哥”的国际政治博弈,是在较低概率发生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发生的。在这种状态下,单边下注者若非迫不得已,就一定是愚蠢。英国人作为“老狐狸”不干蠢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英国在中美之间态度暧昧,两边下注就不难理解了。

二、中国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机遇,解决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空间巨大,中国未来二三十年金融领域将有爆发性发展,中国未来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也必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这一切,都意味着中国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机遇。

2013年,中国创造性地提出惠及欧亚大陆、甚至惠及全球的“一带一路”战略。这个战略的特点是,利用中国的工业能力,向新兴市场和欠发达国家输出工业基础建设,并最终构建出一个具有极强互联互通能力的欧亚非大陆“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这一战略,正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遇到的根本瓶颈问题。发达国家资本过剩却缺少投资标的,新兴国家缺乏基础建设、缺乏资本,中国作为中间平台,可以将发达国家的冗余资本通过中国这个平台导入到有投资空间的市场中去,如此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即可解决。

中国不但拥有令人怖的工业能力,也有了较强的资本输出能力,同时还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这个世界也只有中国拥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也只有中国能做成解决世界经济发展瓶颈的“一带一路”战略。

英国人,显然看到了这一点。

三、英国人在中国这里看到的是投资的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中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背后,蕴含的是巨大的发展机遇、投资机会。作为金融业为主的英国来说,如果能和这样的国家进行互补性对接,意味着英国可以发展西方的金融代理业务,可以直接投资到中国并和中国一起进行资本和工业输出,这将是非常大的生意。这就是为什么英国人那么积极加入亚投行的根本原因。这些投资机遇,怎么能让英国不眼馋?

四、英国人代表着欧洲保守力量的态度。

虽然英伦岛国与德、法为首的欧陆国家有较大区别,也有不少分歧。但他们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共同的欧洲利益,他们都关注未来欧洲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在这方面,当发现美国已不能成为世界发展趋势的引领者时,英国人很快对自己的战略做出了调整。进行这种调整的国家还包括以德国为首的欧陆国家。

西方国家的这种调整,目的也是为了寻求对未来趋势的引领,。因为,欧洲人无论在资本能力还是在工业科技能力上,都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他们如果能整合在一起,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极,他们并不想长期居美国之下。在他们看来,多极化的世界符合他们的利益。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英国人这次具有突破意义的向前迈步,实际上代表的是老欧洲保守力量的态度。在这方面,德国人和法国人以及其它欧洲国家,也先后和中国加速靠近就深刻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