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的隐轰为何让美国担心?中国有了它就能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2017-01-30 07:46:40   



相当长时期内世界大战难以发生,今后各国面临更多的是各种局部战争、武装冲突和恐怖主义威胁。而近年来美国轰炸机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的使用经验证明,在后一类作战行动中,轰炸机可充分发挥自身载弹量大、续航时间长、远程奔袭能力强等特点,起到战术作战飞机不可替代的作用。很长很长时间以来,轰6一直占据我国唯一战略轰炸机位置。它是我国上世纪50年代末从前苏联引进的图16生产线的基础上改进而来,虽然最新的轰6K来配备长剑-10巡航导弹已经具备较为强大打击能力,但毕竟由上世纪50年代的轰炸机技术发展而来,潜力已经挖掘完毕。加上当前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在空中被发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使它的生存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对于中国空军来说就需要更加先进的远程隐身战略轰炸机。不过该机的研制具有耗资大、难度高、周期长的特点,有必要尽早筹划,未雨绸缪,否则在关键时候将会因缺少必要的技术储备而陷于被动。
2016年9月1日,空军司令员马晓天在航空开放活动上披露中国正在发展新一代远程轰炸机,对此问题,中国着名军事专家尹卓少将表示,中国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必须具备较强隐身性能,以便保证有效的远程突防能力,该轰炸机至少能够载弹20吨,最大航程12000千米。


自从美国B-2轰炸机诞生之后,外形科幻的飞翼就成了许多飞机为实现高隐身而选择的经典布局形式。不过在目前技术水平下,飞翼式布局的飞机通常只适合亚声速和高亚声速飞行。从中国国内航空技术发展来看,类似于B-2这样的飞翼隐身战略轰炸机显然也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因为飞翼式布局将机身和机翼融为一体,从侧面来看两者的外形相近,突出机翼下表面的机身在展向上与机翼下表面和缓的过渡,外形平和光滑,有效的降低了RCS,另外飞翼式布局没有垂尾和平尾,配合吸波涂料等手段可以让飞机的RCS有大幅度下降。
飞翼式布局隐身飞机的另一个重要的设计就是采用隐身进气道及唇口,机背进气口位于在机身上方被机体遮挡,地面雷达无法探测到进气道,同时被对于前方的雷达来说,又被座舱遮挡,如果配合采用S形进气道,那么对方雷达电波就很难直接照射到压气机上面,进气道采用隐身设计之后,其进气口也要进行隐身设计,以避免雷达电波的散射。从上图军事节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新一代远程隐身战略轰炸机极有可能采取B-2的设计思路,即飞翼式亚音速隐身轰炸机。


虽然隐身战略轰炸机是一种技术高度复杂、成本高昂的战略装备。但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工业实力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已经成为全球性制造业大国。在技术水平上中国陆续突破了大型高亚音速、超音速风洞测试技术,复合材料整体成型、万吨水压机制造技术、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技术,现代航空雷达、电子技术等诸多关键性技术,由此可见中国现在完全具备建造远程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技术能力。
中国有了远程隐身轰炸机后,代表着解放军对未来战争形式的探索,及全方位建设进攻型攻势空军的决心。因为远程隐身战略轰炸机有部署方便、机动飞行能力强、航路选择灵活多变等特点。因此,突防过程中受反导系统的威胁很小,甚至还可以用来对敌反导系统的关键节点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还有出击后可召回、中途可改变打击目标等先天优势,比弹道导弹更适合做为首次核打击手段,可以说解放军隐轰是一款外形科幻令美担心的杀手锏。未来它可凭借自己良好的隐身性能,对敌人形成强大的威慑能力;中国将不再受到战争的威胁,可一心一意搞建设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