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国空军实力日益接近,主力作战飞机已经是2500对2300?

2023-02-09 23:46:24   

从主要的装备数据来看,全球2强的陆基力量有越来越接近的趋势。陆军与战略力量先不说。单纯比较陆基空军的主战装备就很能说明问题。比如陆基预警机方面双方基本上已经是80比80的对等状态,而且其中新兴力量方面还都是一水的有源相控阵模式。在实际作战能力上远超1980年代就技术定型的老式预警机。而在战术飞机方面,基本上是2250对比1950的状态;实际数量已经差距不大。而且当今在三代半的年产量方面,后发方远远超过超级大国;因此三代半以上战机的总数不用三年就会最终彻底看齐。隐身机方面,单纯看陆基的,目前基本上是450比280的大致数字。不过F22A已经普遍老旧,真实能战的数量成疑。而F35A连基本的超音速能力都没有,高空性能可以说是“很差”2字。甚至在,



本国领海之内的万米高度,装模作样的打一个人畜无害的“BALLOON”,都是老F22A出马我,然后F15在半空当后备。根本没有给F35系列任何参与的机会。这已经暗示这种所谓的隐身机就是一种低空亚音速飞机。面对一水的、本来就是为高空高速而生的接近300架J20。目前超级陆基空军纸面的那450架隐身机,还真未必可以占到什么便宜。再就是战略轰炸机的对比。超级大国账面还有3大型号一共超过150架,包括19架的B2。不过真正还能执行任务的实际数字很难达到其中的3分之一;也就是最多50架勉强可用。B21到目前仍然没有首飞。而后发方面虽然至今没有一架真正的洲际战略轰炸机公布。但是却有200架以上刚刚下线的准战略轰炸机。航程都在9000公里以上;个别批次甚至可以超过1万公里。而国际上的常规定义,



航程在8500公里以上就可以算是战略轰炸机。由此可知在可用轰炸机的总数上,其实后发者并不会差距太大。更不用提还隐蔽在桌子底下的不止一张王牌。也就是200吨级的战略隐身轰炸机即使已经批量下线,也故意的不公布。就是要继续对外展示一种没有攻击性的整体印象。但是桌面底下如何快速发育那完全是自己的事情。简单累加一下就知道:2大国空军目前现役的主力作战飞机;包括预警机、轰炸机与战术战斗机合计,基本上已经是2500架对2300架的大致比例。已经仅仅只剩下200架的微小差距。其实这还是在把后发者现役的所有J7都完全不计入的情况下得出的数字。在后发者几乎所有轰炸机、预警机与战术飞机的年产量都超过当前超级大国同类飞机的情况下,5年内完全可以实现总量反超。


超级大国今后有限时期内唯一还能保留的优势机型,仅仅剩下加油机与大型运输机的保有量。尤其是大型加油机还有超过一个数量级的绝对优势。不过后发方却有目前全球唯一活跃中的200吨级军用大飞机的总装线。在产能全开的情况下,不用10年也可以彻底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