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格斗导弹的制导技术,面临新技术突破的窗口期!
2018-11-06 22:29:44
瀚海狼山认为,在空空导弹的家族中,格斗导弹作为近距离内空中短兵相接的主要杀伤武器,大多采用红外制导体制。而最早的空空导弹,也是以红外体制为主。主要优点是发射后不用管,制导方式简单有效。导弹发射后会对准敌方战斗机温度最高的尾喷管而区,接近到一定距离引爆近炸引信,用破片或连杆战斗部击毁对方。
雷达制导的半主动或全主动空空导弹,出现的比红外模式的导弹晚几年。现在最先进的格斗导弹,出现了复合制导的新方式,但大多数仍然以红外制导为主。
被红外导弹锁定的飞机,早年在了解了红外制导的原理后,可以采取向太阳方向飞,或者边飞边发射热焰干扰弹的方式来规避来袭导弹,因为这类导弹都是抓住红外特征最明显的目标来打击。太阳是一个很大的天然红外源头,而热焰弹在一定范围内,也可以掩盖战机本身喷口的红外特征,都可以迷惑来袭导弹。
不过这些规避方式,在当代的最先进技术面前,逐渐原形毕露了。目前仍然作为装备主流的红外引导头,以碲镉汞模式为主,需要用液氮自带制冷,使用和保养条件要求很高。现在已出现了更高超的引导头技术,这就是二类超晶格红外探测和引导模式,在常温下就可以正常工作,省却了复杂的制冷系统。
新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带宽在中红外和近红外可调。也就是同通过成分变化和结构变化,可以探测一系列不同波段的红外线信号。技术进步可以使得新型超晶格探测器以面阵列成像探测为主,导弹引导头获得的是目标的图像,而不仅仅是一个红外发射点源。
一旦被这类导弹锁定,敌机即使对着太阳飞,一样可以击中,因为飞机的图像在那里,掩盖不了;太阳的图像和飞机完全不一样。红外干扰弹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导引算法是计算飞机的图案移动,而不是一个光点的移动。还可以用两个以上的波段成像,相当于用红光拍一张,用绿光拍一张,然后合成最后的彩色图像,对假目标的识别能力大大提高。因为假目标通常只在某个波段上跟真目标相近,换个波段拍出来的照片,假目标就一目了然了。
当前国内主要军工单位已经开始研发二类超晶格引导技术,这是未来的方向。这类新技术目前的最大缺点是超晶格生长工艺非常难!产量少而且性能不稳定,不过只要技术方向正确,全面突破也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