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全球贸易史上的黑暗一天

2025-08-06 23:50:46   

7 月 31 日晚上,特朗普大笔一挥,赶在最后期限前几个小时,敲定了美国最新的关税表。他签署的这份行政令,把所谓的 “对等关税” 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这份清单在 8 月 7 日零时正式生效。

新关税方案里,多数国家及地区的关税税率都上调到了 15%。不过,有些主要贸易伙伴因为签了协议,换来了较低的税率。英国、日本、韩国和欧盟承诺会在美国投资、开放市场,所以他们的税率降到了 10%-20%;墨西哥则争取到 90 天的暂停升级关税时间。图片

但对于那些在近期谈判中没向美国做出足够让步,或者被白宫认定存在贸易失衡的国家,清单上的数字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加拿大要面临 35% 的关税,巴西更是高达 50%,叙利亚、老挝、缅甸的关税也超过了 40%。很明显,新的贸易壁垒正在慢慢竖起。

惠誉评级的最新报告说,新关税会让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升到 17%,这是美国进口商要支付的平均值。如今,没多少美国人见过这么高的实际关税税率。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表示,这意味着美国将实施自 1933 年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案以来的最高关税。当年,那个法案加剧了大萧条,几乎把国际贸易通道都堵死了。

就在去年,美国进口产品的实际关税税率还只有 1.2%,几十年来一直维持在低位。这种长期的低关税环境,让美国公司能在海外生产,再低成本运回国内。可现在,关税急剧上调,正在改变跨国生产和贸易的成本逻辑。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对《纽约时报》说,这是 “全球贸易一体化史上的黑暗一天”。“特朗普断然且不可逆转地向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挥下了重锤,将其击碎,这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难以重新整合起来。”

对企业来说,这份关税表可不只是一纸政策,更是一张直接的成本账单。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 6 月关税收入飙升到 270 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都指出,大部分关税成本是由美国进口商直接承担的,因为出口国的降价幅度有限,根本抵消不了税负。图片

从汽车到日用品,美国企业已经在消化这些成本了。福特最新财报把因关税导致的成本支出预计上调到 8 亿美元;美国玩具商孩之宝说关税会带来 6000 万美元的额外支出;宝洁也发出预警,从 8 月起要上调四分之一产品的售价。

零售巨头沃尔玛、塔吉特目前还靠着消化库存来稳住价格,但在财报里总用 “价位调整”“战略定价” 这类词,就是不想直接说 “提价”,怕消费者有不好的预期。可纽约联储的调查显示,这种缓冲正在迅速消失。大约七成制造业企业、五成服务业企业已经开始部分提价,但能完全把成本转嫁出去的还不到一半。

眼下,美国消费者还没太感觉到变化,但随着新关税落地,这道防线肯定会被冲垮。美国鞋具批发与零售公会总裁普利斯直言:“商家也只能撑这么久了。”

表面上看,关税是针对外国出口商的,可实际上,第一波冲击却落在了美国本土。企业利润被侵蚀,市场信心受挫,有些企业已经开始削减投资、延迟招聘;而消费者迟早要为这项政策买单。

从 1933 年到 2025 年,美国再次站到了高关税的历史高点。只是这一次,买单的是美国自己的企业和消费者。当这份关税清单全面落地,账单会以更直观的方式,出现在每个美国家庭的生活中。

或许过不了多久,美国人在超市购物时,就会真切地感受到钱包里的钱变得更不经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