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研制突破难点,攻克弹射难题,电磁弹射上航母时间节点拉近

2020-11-20 23:44:54   


随着我国的国产航母完成海试顺利返回母港,这就标准标志着我国的航空母舰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双航母阶段,我国的航母事业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而一艘航母战斗力的直接表现,就在于航母所搭载的舰载战斗机上,近日,我国的官媒显示我国的航母舰载机歼15的研制已经突破了弹射系统的相关技术难点,这也就标志着我国航母使用电磁弹射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不少的小伙伴想问了,我们的弹射版歼15,在什么时间可以上舰呢?其实这个问题就要取决于我国的下一代航空母舰是否要安装电磁弹射器。与此同时还需要解决歼15电磁弹射器消耗的大量电能的问题,我们不能学美国人那样着急忙慌的赶鸭子上架,我们要将这些疑难杂症全部消化干净了之后再提电磁弹射系统上舰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都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我们的国产航母就会失去战斗力,像美国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一样,身上有一堆的问题,只能在造船厂趴窝解决这些早都应该解决的问题。


在电磁弹射系统完全没有问题之后,弹射版的歼15才能呼之欲出,尽管对于弹射版本的歼15来说,不敢说使用了弹射系统之后它的作战半径要比滑跃起飞的歼15翻倍,但是也至少能保证歼15可以实现满油满弹状态下的起飞了,也就是说,作战水平至少可以与美军的“大黄蜂”舰载机旗鼓相当。歼15舰载机是我国在苏33的原型机作为基础研制出的一款重型舰载机,歼15虽然在气动外形和布局上与苏33高度相似,但是从内在来说,却又与苏33有着天壤之别。歼15上使用了我国先进的电传操作系统和仪表显示系统,这比苏33不知道高出几个等级。


目前歼15是我国航母部队的主力机型,由于我国的国产航母一直使用的是滑跃式甲板,所以早期型号的歼15一直都是采用滑跃起飞的方式,这也就大大的限制了歼15的载重能力,歼15为了延长滞空时间,也不得不采用伙伴加油吊舱的方式,来进行远距离的作战。采用电磁弹射的歼15作战半径肯定会有所提高,并且战斗力也会得到更加明显的加强。目前歼15虽然被叫成重型舰载机,但是本质上来看,歼15也只能算是中型舰载机水平,目前国外先进国家比如美国的航母舰载机已经装备到了以F35为代表的四代机,所以中国的舰载机发展来看,歼15必定只是一款过渡性产品,我们还是更加期待更加先进的隐身舰载战斗机的早日出现,成为我们海空长城的重要防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