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外交部发出最强音,战争没打响美国自己就先乱套了!

2018-03-23 06:57:53   

天路客
据环球网3月21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美国贸易代表威胁欧盟,若想要避免美国对欧征收钢铁和铝关税,就必须和美国联手共同应对中国钢铁倾销,中国对此有何回应”的问题时表示,中方不想和任何人打贸易战,但如果有人非逼迫我们打,我们一不会怕,二不会躲。如果美国采取损害中国利益的行动,中方必将采取坚决和必要的应对措施,维护好自身的正当权益。
众所周知,近期以来,特朗普政府为了维持美国早已经摇摇欲坠的全球霸权主义现状,在亚太地区拉拢日印澳等国对中国实施战略军事围堵,与此同时,还利用中美贸易巨大逆差这张王牌,悍然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试图以此来作为军事战略围堵中国的补充,最终迫使中国在战略上对美国屈服。


为了最终“打赢”对中国的贸易战,特朗普政府首先对欧洲盟友祭出“萝卜加大棒”政策,扬起“大棒”宣称要对欧盟出口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高额关税,迫使欧盟迅速做出反应,制定出强硬的反制措施准备与美国拼个你死我活。然而,特朗普突然出人意料的迅速对欧盟扔出“胡萝卜”,告诉欧盟“若想要避免遭美国征收钢铁和铝关税,就必须和美国联手一起对付中国”。
很明显,见利忘义的欧盟最终还是接受了美国的“胡萝卜”,据英国《金融时报》20日发表题为《欧盟在钢铁贸易战争中倒向美国》的报道称,欧洲和美国工业正在为来自于中国钢铁产能过剩所产生的问题付出代价,为此,欧盟贸易代表日前到访华盛顿,在争取为欧洲制造商获得钢铁关税豁免的同时,还希望“与美国及其全球其他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此,该报道分析称“欧盟为争取获得美国的关税豁免,不惜开罪中国”。
实际上,特朗普之所以会突然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中美贸易逆差以及所谓的“钢铁产能过剩”,这仅仅只是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借口,而真正的原因在于特朗普军事围堵中国的亚太战略,由于亚太地区绝大多数国家对美国在南海和印度洋的军事行动采取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加之特朗普政府所谓的“美国优先”强权政策引发各国的警惕,导致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此外,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已经足以遏制美国在该地区任何的军事冒险图谋,这无疑让超级大国“很没面子”。


更重要的是,随着亚投行的发展壮大,“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延伸和扩展,中国全球影响力的逐步增强,与美国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局面,在国际社会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中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据《参考消息》日前的报道称,近段时间以来,美国盖普洛公司、大西洋理事会、英国广播公司、俄罗斯社会舆论基金会以及拉美晴雨表等多家知名民调机构、智库以及媒体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量数据表明,中国在全球的领导力和影响力、经济发展潜力、政府和媒体公信力等方面的“得分”持续上涨,尤其是全球民众对中国领导力的认可度已经超越美国。
尽管中国本身无心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但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的认可度不断增强,已经在有意无意的触及了美国的霸权利益,按照英国《经济学人》网站的说法就是“美国只能通过遏制中国,以此来维持自身的国际地位”。由此可见,中美贸易逆差以及所谓的“产能过剩”,这并不是特朗普疯狂的理由,而美国维持数十年全球霸权正在受到来自中国的强力挑战,才是导致特朗普疯狂的真正原因。
然而,美国在军事战略方面已经无法挑战中国的崛起,难道贸易战就能对中国实施有效的遏制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据美国著名金融分析网站“零对冲”此前所发表的分析称“如果中美贸易战真的打响,对世界的影响将远超曾经的美日之争,而中国将在这场贸易战中获胜,美国经济将遭受持久损害”,对此,美国大多数媒体和贸易专家也都持相同的观点。
实际上,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将赋予中国政府在贸易战中彻底战胜美国的能力。而相对于美国来说,征收中国商品关税虽然能增加政府收入、保证国内工业的利益以及增加就业率等好处,然而,将让进口美国的商品价格飙升,最终倒霉的就是美国的各类行业和普通消费者。对此,据路透社的消息称,日前,代表美国最大的一些公司的45家行业联合会致信特朗普,敦促其不要对中国商品强征关税,认为这将对美国经济和消费者“尤其有害”。


此外,尽管欧盟工业也和美国一样,因为外来商品在价格优势方面的挤压而面临困境,但相比于美国,目前正陷入经济衰退的欧盟更需要来自中国的经济支持,因此不大可能会追随美国一起与中国打贸易战。由此可见,如果特朗普执意要与中国打响这场损人害己的贸易战,结果将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此,美国《华盛顿邮报》向特朗普发出警告称“和中国打贸易战将对美国经济产生消极后果,并且在中国可能对美国发起报复时,导致盟国取代美国在中国的商业存在”。

很明显,这并不是美国媒体在“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早已经预料到这场贸易大战的结果就是:美国输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