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乌兰布统古战场,完整篇!

2025-06-29 15:18:27   

很早就有人说过,人类的历史,本质上就是在血战中前行!这句话可算是至理名言,因为有些本质性的东西,不通过战争是永远不会解决也永远不会进步。既然有战争,那么就必然有战场。对中原王朝来说,历史上最大的威胁,一直来源于北方。也就是西北,正北,与东北。到了近现代,更大的威胁才来自海洋。但是北方边防也不敢说就万事大吉了。瀚海的本意,并不是浩瀚的海洋,而是单纯指漠南草原与漠北之间的一大片东西绵延上千公里,南北至少500公里纵深的荒漠无人区。这里也不单纯是沙漠。而是草原,沙地,以及几百公里无水源的大戈壁的混合地带,可以说是一道天然屏障,也是人文环境分界线,数千年来一直具有重大军事地理意义。所谓:瀚海阑干百丈冰,就是指严冬的戈壁大漠。

图片

过去实地去过乌鞘岭牧场,祁连山牧场,那拉提草原,本质上其实都是山地牧场。而真正的大草原当然在蒙古高原之上,居然是数十年来第一次现场感受,第一站就到了乌兰布统。1980年代,还在上中学的时候,书本上还叫做乌兰布通。乌兰布统草原,也是著名景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的一部分。乌兰布统为蒙语,意思为红色的坛形山,实指大、小红山。以草原、湖泊、沙地、湿地、林地为主,大多保存完好;也是著名的古战场遗迹。公元1690年,即康熙二十九年,大清帝国与准噶尔汗国的东侵之军,在乌兰布通峰大战一场,两军各使解数,双方死伤惨重。据亲历战况的传教士的记载,双方以大炮火枪互轰开始,激战竟日,双方士卒多次近战。

图片

最终以准噶尔军弹药耗尽,噶尔丹汗偷偷撤退告终。准噶尔部是漠西蒙古的一个分支,其先人其实就是在土木堡之变中全歼出塞明军,并生俘明英宗的瓦剌部;而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其实就是当年瓦剌太师也先的直系后人。太师并不是蒙古大汗,只能说是其中一部分的实际执政话事人。而瓦剌也不是蒙古本部,而属于漠西蒙古,外来的归顺者。其头领也先更不属黄金家族。也就是说,也先到噶尔丹一脉相承,但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却没有直接关系。元朝灭亡后,尤其是经明初的历次北伐、犁庭扫穴。蒙古草原上统治关系被严重打乱,不再成为一个统一的政权。于是大的部落都开始纷纷自立为王。很快分为瓦剌、鞑靼与兀良哈3部。其中鞑靼在东,瓦剌在西。鞑靼与兀良哈部,仍然认为只有,

图片

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才能有资格当全草原的大汗。但是一直不属于蒙古本部与黄金家族直属的瓦剌部根本不听这一套,开始独立发展壮大。于是在明初,甚至比属于东蒙古正牌大汗统治的鞑靼更能打!一度差点占领京城灭亡大明。而到了明末,东北建州女真开始迅速崛起,快速征服漠南蒙古并与其联姻。此时漠南蒙古的首领是林丹汗,属于正牌黄金家族出身,也是理论上的全蒙古大汗。但是林丹汗打不过皇太极与多尔衮,在内蒙草原无法立足,只能拖家带口牵马赶牛的全族西渡黄河,翻越祁连山到青海另谋出路。但是青海的水草完全没法与内蒙比,族群越混越差,林丹汗也很快挂了。其妻儿把全蒙古大汗的金印,拱手呈给皇太极以示归顺。这样从原则上来讲,全蒙古大汗之位、天下草原的共主,

图片

就不再属黄金家族,而变成了后金大汗;被尊称为,博格达汗,意思就是天可汗!当年李世民就曾经获得过这个尊称。而历史上第2个获得这个尊号的即是皇太极。那么后来的历代清帝,也自然继承这个尊号。但问题是漠南蒙古认了新主人,但是漠北与漠西未必认这个账!尤其是漠西4部中已经崛起的准噶尔部,不但不认新领导,甚至还想与之均分天下!1670年,瓦剌也先直系后人,准噶尔汗僧格被暗杀后,其弟噶尔丹自XI藏返回,在DA赖LA嘛以及和硕特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支持下登上了准噶尔大汗之位,然而僧格的儿子策妄阿拉布坦一直对叔叔噶尔丹不服。因为噶尔丹是DA赖的学生,因此受封活佛身份。这一点对草原各部都有很大的信仰压力。活佛半人半仙。普通人根本不敢与之正面对抗。

图片


这也是噶尔丹仅仅率领3万部队,就能横扫漠北,一直打到距离京师正北仅仅六百里的乌兰布统草原的一大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噶尔丹的扩张,得到了同样积极向东侵略的沙俄的大力支持:3万准噶尔军基本都装备俄式火绳枪,甚至还有瑞典人指导制造的欧洲新式火炮。一旦对上仍然处于中世纪水平的蒙古骑射,自然优势巨大。1688年,即康熙二十七年,噶尔丹亲率领3万大军,越过杭爱山,向漠北喀尔喀蒙古地区大举进攻。噶尔丹自漠西对漠北喀尔喀地区的进攻,正好与沙俄自贝加尔湖向东向南的进攻构成钳形攻势,使正在与沙俄作战的喀尔喀军腹背受敌!喀尔喀实力最强的土谢图汗难以抵挡两面攻势,只能撤回在北线与沙俄作战的部队,沙俄随即由贝加尔湖向东向南大幅度扩张!

图片

这直接导致几乎同时发生的尼布楚划界谈判的清廷顿时被动!最后再谈这个问题。喀尔喀部与噶尔丹军激战3天,根本打不过,全军溃散,贵族们只能带领部民牛羊全部退入漠南草原,决心正式内附朝廷。轻易的横扫整个漠北,让噶尔丹野心极度膨胀。1689年,噶尔丹只带着2万精锐长驱直入,一路打到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锡林郭勒盟内的乌珠穆沁,仅一个波次直接贯穿整个蒙古高原,直抵京师正上方!朝廷派大将阿尔尼也率2万人迎击,居然被迅速打到全军覆没!此时的噶尔丹发现大清正规军也不过如此,更加信心爆棚,居然主动给康熙下战书,说什么:圣上君南方,我长北方!颇有当年曹孟德下战书吓唬孙权的做派。初战失利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师,全城震动,店铺关门,九门戒备,

图片

一担米迅速上涨到3两半白银!似乎当年土木堡之变的阴影就要重临!但康熙帝可不是明英宗!噶尔丹的主动上门挑衅,让其大怒。决定御驾亲征!皇帝之所以决心亲临战场,一方面是准噶尔军以先进火器为主,让初战缺乏火器的清军信心崩溃;也让后来出动的主力军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而皇帝亲冒炮火药石上阵,可以大大鼓舞士气。更重要的是,噶尔丹本人顶着活佛头衔,对一贯信佛的满蒙官兵像提前施了魔咒一样,不敢轻易与之拼命。只有同样头顶各种“圣光”的大清皇帝兼全草原天可汗的亲自出马,才能当即破其金身、压其风头,这样下面的兵将们就敢放手痛扁他了!明天继续深入谈乌兰布统之战。所有配图都是今天现场拍摄,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接上篇,康熙皇帝虽然当时,

图片

只有三十多岁,但是熟读兵法,战略战术布局老练,深知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下攻城的道理。首先要做的是对准噶尔势力的内部战略分化,而朝廷的情报系统非常灵敏,很早就得知策妄阿拉布坦与其叔噶尔丹的严重不合,甚至不止一次的大规模兵戎相见!于是积极联络策,暗示不排除协助其夺回准噶尔大汗之位,等于给严重东出的噶尔丹在战略上断其后路,釜底抽薪!事实证明这个行动非常有效,导致噶尔丹从乌兰布统撤走后,其实再也没有能力回到准噶尔统治的核心地带、水草丰美的伊犁河谷,只能常年流浪在更苦寒的北方,导致其最终彻底败亡。另外,康熙还派遣使者警告沙俄,防止沙俄直接出兵干涉此战,或者趁乱快速占据整个漠北喀尔喀的土地。由于沙俄担心与大清的贸易利益,

图片

受到影响;更在于当时还根本不存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等现代化设施,沙俄在远东的总兵力也不过几千人。打打武器严重落后,实力也相当有限的土谢图汗还凑合,实际上根本无力在贝加尔湖以东以南,与十万之众的正规清军大战一场。故在朝廷交涉后,始终未向噶尔丹提供任何兵力上的援助,武器上也缩小了输入规模;尤其是紧急取消了原定向噶尔丹出售3000支滑膛枪的决定,这对后来的战事影响很大。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康熙皇帝钦点10万大军,从古北口与喜峰口出长城塞,准备与噶尔丹决一死战!为确保万无一失,在十万八旗之外,康熙还要求盛京与科尔沁两部出兵2万参与夹击。但实际上因为路途遥远,这支偏师根本没能来得及赶到战场。当然,也不排除被噶尔丹先前的辉煌战绩给吓怕了。

图片

故意逡巡不前,等待双方最终决出胜负之后,他们再决定最终要帮谁!而所谓十万大军中,只有5万多是真正一线的战斗兵员,而另外5万只能负责在后面押运粮草辎重。这5万大军分两路出塞:康熙的大哥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胤褆为副将,率兵3万为左路军,出古北口。命皇弟和硕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为副将,率兵2万为右路军出喜峰口!陪同康熙出征的,还有皇帝的舅舅、内大臣佟国纲、佟国维,内大臣索额图、明珠等朝廷重臣。临行前,康熙帝还作壮行诗一首:获丑宁遗类,筹边重此行。据鞍军令奏,横槊凯书成。烟火疆隅堠,牛羊塞上耕。遐荒安一体,归奏慰予情!福全率左路大军首先在乌兰布通40里开外驻扎,营盘四十座,连营六十余里,

图片

阔二十余里,首尾联络,屹如山立!清军各路参战部队,除科尔沁方向偏师和盛京部队外,于七月下旬先后到齐。全军官兵连同后勤人员在内,约10万之众。八月下旬,先前失败的阿尔尼也率领残部3000人与福全会合。从出征军队规模与指挥机构的上层人员配备来看,康熙帝其实已经基本赌上了入关以后,朝廷的几乎全部身家。可以说是入关以后所面临的最大战略风险!如果此战失败被噶尔丹击溃,那么必然直接动摇国本。不但今后在京师无法立足,恐怕连东北老家也保不住。至于整个草原世界,从此则彻底无法染指;甚至关内的统治也必将风雨飘摇。但是康熙皇帝当断则断,战略自信从来没有动摇。这就是站在历史的风头浪尖敢于紧握日月旋转的大勇气与大智慧!虽然康熙昭告天下,说自己这次,

图片

是御驾亲征,但是却突然受了风寒大病一场,只能临时回京修养。因此乌兰布统之战,康熙本人其实并没有在现场,实际总指挥是其亲哥大将军福全。当然如果康熙在乌兰布统现场,那么噶尔丹大概率是溜不掉的,就没有后来的漠北之战了。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就康熙回京养病期间,太子胤礽前来迎接。在这个江山社稷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康熙看到胤礽并无忧戚之意,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反倒似乎盼着父皇早死,让他自己好趁乱立即接班!导致康熙内心非常厌恶,自此埋下了废立太子的决心。再看看乌兰布统战场的实际情况:1690年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左路军统帅福全在吐力根河安营扎寨;对手噶尔丹亲率劲骑2万余名,尾随阿尔尼部溃兵深入到乌兰布通,在山脚下安营,布下驼城!

图片

指挥大帐就设在乌兰布统峰顶。所谓的乌兰布通峰其实是一座红色的小山,泡子河与哈而哈河从乌兰布通的西北汇入萨里克河,再向北注入西拉木伦河。乌兰布通山南坡是无法攀登的峭壁,北面则是一个可以攀登的陡坡,但易守难攻,噶尔丹部队觅山林深堑,倚险结营,布阵于山上林内。所谓的驼城,就是将数千峰骆驼缚足卧地,背上加箱垛,上边蒙上湿毡,环形排列,形成临时城池,摆开阵势,誓与对手决战到底。火力方面,清军拥有铁心火炮和子母炮。然而噶尔丹军结阵严密,还有密林掩护,沼泽地阻拦,士兵们隐藏在驼城之内用沙俄支援的滑膛枪和弓箭据守。大将军福全所率都是八旗的顶尖精锐,却没见识过驼城战术,还自认有火炮优势。于是派佟国纲侧翼迂回,幻想将噶尔丹布置的驼城,

图片

一次性炸个稀烂。但是清军主力显然小看了噶尔丹军的实战水平,况且佟国纲部是抬着沉重的大炮从下往上仰攻,正好让噶尔丹的骑兵预备队可以大规模的向下冲锋。佟国纲部很快陷入混乱,准格尔的火枪狙击手,一枪就将本次冲锋的主将佟国纲击落马下丧命!随带冲锋的部队立即溃散!国舅爷的阵亡,直接让几乎所有清军上层胆寒。有位二品正白旗副都统当场吓得上不了马。被部下硬推上马后,又说自己中暑头晕,二次跌下来。最后干脆回到帐篷里蒙头大睡不敢出门!甚至包括索额图与明珠等一品朝廷大员,也纷纷命令数百上千的精锐士兵,都必须提前围在自己身边以防万一,而不准他们冲锋到一线。这导致首战中真正对战准噶尔的实际兵力严重不足!这种朝廷高官们普遍胆小怕死的行为,

图片

导致了中下层官兵的严重不满,纷纷表示:挑选我辈原拟获战获追,讵意只令防护?总指挥福全对此无计可施。毕竟虽然名为一线统帅,但是八旗制度决定了各旗主的实际权威远远大于所谓的抚远大将军。于是福全只能在佟国纲部溃散之后,又搞了几波正面骑兵冲锋。前锋参领格斯泰、前锋统领迈图直入敌营,冲锋数合,被准噶尔军围起来杀死。于是福全只能采取打不过就拖的战术。即使清兵的火器平均水平不如准噶尔军,但是却人多势众。总兵力几乎是对手的4到5倍,后勤补给线也近得多。于是双方不再直接冲击对手的大营,开始了远距离的火器火炮对射。于是数量与存量更有优势的八旗兵就逐步占据了优势,2万多准噶尔兵所携带的弹药,很快就基本打光了。而此时常宁所率领的,

图片

2万右路大军,也即将赶到一线战场;时间再拖下去,噶尔丹本人与2万手下,必然会被彻底包饺子!于是噶尔丹就派了DA赖的弟子济隆作使者去福全营中,假意求和。福全也答应求和,准备等常宁赶到再彻底合围。但噶尔丹显然不敢再等,稳住福全之后,收拾兵马辎重连夜渡过萨里克河,向西北提桶跑路了!这一路上,准军还焚烧草地、堵塞水源,以断绝追兵。乌兰布统大战,朝廷兵马战死的比准军多得多,国舅佟国纲阵亡,敌人顺利全军撤走,在战术上显然十分不完美。康熙帝得知全面战报后非常恼怒;但是战略上确实胜利了。也让朝廷渡过了入关之后最大的一场战略危机,因此公告天下宣布在乌兰布统系统性大胜。更不可思议的是,噶尔丹的部队在西撤的途中,居然在军中爆发了疾疫,

图片

白白又损失了七八千的兵力。而其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带兵偷袭科布多,把噶尔丹的老巢彻底抹平,尽收噶尔丹之妻子人民而去。于是乎准噶尔大汗对全草原之主的幻想彻底幻灭。此后历经康雍乾超过100年,准噶尔部虽然屡次与朝廷作对,甚至有和通泊之战等所谓的战略性大反攻,但是战场基本局限在了西北内陆,已经无力再次染指杭爱山以东的漠北与漠南,直到乾隆朝被彻底剿灭。总共超过600万平方公里的宝贵国土被朝廷最终纳入正式版图。由此可见,乌兰布统之战的“大胜”,具有影响上千年的战略意义。也正是这次战斗,让世界历史上所谓最后的一个草原帝国真正的由盛转衰,也为数千年来无法解决的游牧人群南下侵扰的历史做了最后一次终结。为鼎盛时代,总面积超过1350万平方公里的,

图片

大清帝国的版图,进行了一次战略性奠基。而到今天还能有960万平方公里,不得不说大清中前期综合贡献的不可磨灭。大清近三百年,就算有万般不是,但是仅仅奠定近现代辽阔的版图,还通过摊丁入亩等手段大量增加人口规模,仅仅土地与人口基数这两项,就足够堪称功劳巨大!当然乌兰布统大战的代价也是很大的,这就是让尼布楚划界谈判十分被动。一开始甚至有可能沿着勒拿河为界,拿下整个远东直到阿拉斯加,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国土。真那样,大清帝国在1820年之前的总领土面积将超过1800万平方公里,绝对是全球第一陆上大国;并且独占整个北太平洋、白令海峡与楚科奇海的丰饶物产。毕竟当时沙俄在贝加尔湖以东的所有殖民据点,加起来也不到5000人。如果双方有正式,

图片

条约确定以勒拿河为界,那么事后赶走这些强盗并不难。毕竟贝加尔湖以东,历史上完全就是黄种人的固有家园。只可惜当时为了急于稳住沙俄,不但主动放弃了外兴安岭以北以东的数百万平方公里,甚至连贝加尔湖以东以南也大幅度主动退让,导致这个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宝库彻底的失去。当然现在抱怨古人是毫无意义的。西伯利亚与远东沿海先不提,起码恢复秋海棠的基本国土范围,却是义不容辞!要知道漠北绝不是单纯的风沙苦寒之地,当今拿出任何一项矿产,都是世界级的。还有人说那300万人一贯叛逆!那是没有真正回归,等本部人均过3万刀,恐怕会主动要求回来。更何况人都是可以后天教育的,归回后最多2代人40年,绝对会彻底扭转他们的世界观。谁能想到当年郑克爽投诚后,

图片

全族都坚决加入八旗之列,那种新皈依者的狂热,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因此现代人都应该充分学习与总结康熙帝的敢于冒险、敢于决断、敢于斗争,以至于取得最后的战略大胜!如果海岛与漠北最终回归,那样5000年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件,99.99%都发生在本土范围之内,总归都是一家人内部的吵吵闹闹。到时候谁还去争论元朝算不算中华正统?大清有没有耽误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顺利发芽?这才是真正的辉煌盛世!